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孩子被診斷自閉癥,除了給孩子選擇機構干預,譜系家長還會糾結要不要給孩子辦殘疾證?關于殘疾證家長的顧慮辦?擔心給孩子貼上「殘疾」的標簽會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就業(yè)萬一孩子以后康復情況良好呢?不辦?康復費用太昂貴,家庭生活壓力太大擔心孩子未來
孩子被診斷自閉癥,除了給孩子選擇機構干預,譜系家長還會糾結要不要給孩子辦殘疾證?
關于殘疾證家長的顧慮
辦?
擔心給孩子貼上「殘疾」的標簽
會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就業(yè)
萬一孩子以后康復情況良好呢?
不辦?
康復費用太昂貴,家庭生活壓力太大
擔心孩子未來沒人照顧、沒有保障
于是,是否要給孩子辦殘疾證,成了擺在家長面前的一項特別現(xiàn)實的問題。
有的家長說得好:“家長心態(tài)很重要,首先家長自己要接受自己的孩子,至于辦不辦證,每個家庭不一樣,完全取決于家長自己,家庭商量好之后定奪即可。”
有關殘疾證關鍵問題
關于辦理殘疾人證和康復補貼申請,以下幾個關鍵問題,爸媽們一定要事先了解:
01
如果辦證的話,自閉癥/孤獨癥能夠辦哪一類殘疾證呢?
凡符合殘疾標準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及多重殘疾人均可申領殘疾人證。
根據(jù)國內(nèi)的殘疾評定標準,孤獨癥通常會被評定為“精神殘疾”或“語言殘疾”、“智力殘疾”,具體會由殘聯(lián)指定醫(yī)院進行評定,家長們可以重點關注下。
評定表中的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劃分,是與補助金額相關的,其中一級最為嚴重,四級相對較輕。
02
殘疾證有幾種形式?
殘疾人證由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統(tǒng)一印制,套印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印章。地方殘聯(lián)負責發(fā)放和管理。視力殘疾人證采用紅色外皮,其他類別殘疾人證采用綠色外皮。有視力殘疾的多重殘疾人可采用紅色外皮的視力殘疾人證。
03
殘疾證一定要在戶口所在地申領嗎?
從中國殘聯(lián)獲悉,2021年6月28日起,殘疾人證辦理不再受戶籍地限制,新辦、換領、遷移、掛失補辦、注銷、殘疾類別(等級)變更等6項事項實行“跨省通辦”。
根據(jù)政策要求,申請人在常居住地殘聯(lián)辦理殘疾證申請時,除提交當?shù)貧埪?lián)要求的證明材料和相關資料外,還應當提交當?shù)氐挠行Ь幼∽C。
04
殘疾證信息會跟隨檔案嗎?
殘疾證不會跟隨人事檔案,而是由殘聯(lián)統(tǒng)一管理,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有嚴格規(guī)定,不隨意對外公開殘疾人個人信息。
05
殘疾證可以注銷嗎?
殘疾證有效期為十年,到期后需要重新評定,對于一些預后良好的孤獨癥孩子,重新評定后可以選擇注銷殘疾證(辦證記錄會留在殘聯(lián)數(shù)據(jù)庫里)。
06
申領康復補貼是不是一定要領殘疾證?
各地政策會有所不同,如遼寧的實施意見中表示,無需辦理殘疾證也可申請訓練補助;天津市規(guī)定持有殘疾人證或有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也有地方規(guī)定是7周歲以上需持證。具體政策需要咨詢當?shù)貧埪?lián)。
07
康復補貼一定要在戶口所在地申領嗎?
國務院發(fā)布的《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意見》,各地可以依據(jù)自身具體情況,制定相應靈活的救助政策。
有不少城市規(guī)定康復機構選擇一般遵循就近原則,但確需跨地區(qū)康復的經(jīng)戶籍所在地區(qū)(市)、縣殘聯(lián)審核同意后可轉介其他地區(qū)定點機構接受康復服務。
在異地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服務發(fā)生的費用,由異地康復機構提供相應證明及票據(jù),經(jīng)戶籍所在地殘聯(lián)及相關部門審核后予以發(fā)放補貼。
具體政策需要咨詢當?shù)貧埪?lián)。
全國最新孤獨癥康復補貼標準
山東省
救助對象為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且未滿18周歲的殘疾兒童或持有符合規(guī)定的殘疾診斷證明且未滿7周歲的疑似殘疾兒童,需為本地戶籍或有居住證。
救助標準:0-17歲的孤獨癥兒童在定點機構集中康復訓練救助每年不少于10個月,每個月補助不超過1500元,每年補助不超過15000元,最多補貼4年。
“機構+社區(qū)+家庭”模式,每年“機構”補助4500元,社區(qū)補助500元。
▲資料來源:2020年12月發(fā)布的《山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及電話咨詢
除以上救助標準外,各地下轄的市、區(qū)、縣按規(guī)定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擴大救助對象范圍,提高救助標準。這里整理了山東部分市區(qū)的補助標準,要了解具體補貼政策,家長們可以咨詢戶籍所在地所在市、區(qū)、縣殘聯(lián)。
青島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資料來源:《關于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通知》(青殘聯(lián)字 〔 2020〕9號);
▲資料來源:關于印發(fā)《濟南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的通知,濟殘聯(lián)〔2021]14號
▲資料來源:關于貫徹落實《山東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的通知,煙殘聯(lián)〔2021〕13號
▲資料來源:關于印發(fā)《濰坊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的通知,濰殘字〔2021)25號
▲資料來源:關于印發(fā)《濟寧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的通知,濟殘聯(lián)字〔2021]7號
▲資料來源:關于印發(fā)《日照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細則》的通知,日殘聯(lián)發(fā)〔2021〕18號
河北省
救助對象為具有河北省戶籍(居住證),診斷明確且有康復需求的0-6歲殘疾兒童。
救助標準:孤獨癥兒童每人年補助康復訓練費12000元。
2021年,河北省將部分家庭困難和低齡殘疾兒童(約占救助兒童數(shù)的50%)的救助標準由12000元提高至18000元。經(jīng)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市、縣級政府制定。
▲資料來源:2018年11月發(fā)布的《河北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方案》
遼寧省
救助對象:具有遼寧戶籍、0-7歲、在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等方面有出生缺陷和發(fā)育異常、需要進行早期干預和康復訓練的兒童(有無辦理殘疾人證均可)。
手術、康復訓練項目救助標準由原來的12000元提高至18000元,將救助年齡從0-7歲擴大到0-14歲,給予低保、建檔立卡(低收入)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每人每年20000元生活補助,為困難家庭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提供堅強保障。
福建省
救助對象為未滿18周歲的本省戶籍殘疾兒童,其中7-17歲申請康復救助的殘疾兒童,須具有本省戶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
救助標準: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救助標準調(diào)整為每人每年不超過17000元,每月不超過1700元。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服務救助標準調(diào)整為每人每年不超過20000元,每月不超過2000元。
在福州,未滿18周歲的孤獨癥家庭每年最多可領取到28000元的康復救助補貼。
▲資料來源:2021年8月發(fā)布的《福州市自閉癥兒童康復幫扶若干措施(試行)》
湖北省
救助對象為湖北省戶籍的0-10歲殘疾兒童。
救助標準: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補貼每年1.6萬元(10個月)。另外,殘聯(lián)與財政部門共同出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家庭生活補助實施方案》,對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家庭每月給予500元生活補貼,每年補助10個月(不足10個月的按實際訓練時長計算)。
在武漢,0-7歲的孤獨癥兒童每年最高可領取2.2萬元的康復補貼,7-14歲的孤獨癥兒童每年最高可領取2萬元的康復補貼。
▲資料來源:2021年6月《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家庭生活補助實施方案》、2019年3月《武漢市殘疾兒童精準康復服務實施方案》
上海市
“陽光寶寶卡”是上海市衛(wèi)生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上海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專門為0-16歲智力、聽力、肢體、視力、自閉癥等5類殘疾兒童推出的特殊康復服務。
根據(jù)規(guī)定,凡持有“陽光寶寶卡”的兒童可以到“陽光寶寶卡”指定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享有相應的經(jīng)費補貼。
補貼標準:視力、聽力、言語、智力類,每人每年10000元;肢體類,每人每年15000元;肢體(腦癱)、孤獨癥類,每人每年24000元。
另外,針對困難及重度殘疾人補助如下:
? 本市重殘無業(yè)人員、低保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統(tǒng)一為每人每月410元。
? 本市低收入家庭中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290元。
? 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的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
? 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二級的殘疾人和三級智力、三級精神殘疾人,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
注:上海市陽光寶寶卡康復訓練補貼政策2022年1月起有重大變化:
? 2022年補貼對象從原來的0至16周歲擴大至未滿18歲人員;
? 本市康復機構,從原來的約定機構,調(diào)整為依法登記設立的醫(y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業(yè)務范圍、經(jīng)營范圍為兒童康復服務的社會組織、企業(yè);外省市定點康復機構納入康復范圍;
? 申請地點調(diào)整為全市所有街鎮(zhèn)社區(qū)事務受理中心。
廣東省
康復救助對象主要為廣東省戶籍0-6歲(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
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和孤獨癥兒童:為接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補助,每年訓練時間不少于10個月(每人每年補助10個月)。
具體康復服務內(nèi)容及規(guī)范按照國家殘疾兒童康復救助“七彩夢行動計劃”和貧困智力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的有關要求執(zhí)行,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新的服務規(guī)范后按新規(guī)范執(zhí)行。
(1)全日制康復訓練:每個訓練日在康復機構的康復訓練時間不少于5小時,每周單訓不少于1小時,補助標準為:公辦康復機構1200元/人·月,非公辦康復機構2000元/人·月。
(2)非全日制康復訓練:3歲以下或接受普通幼兒教育、普通小學教育的受助人可采取一對一的親子同訓、預約單訓、家庭指導或集體教學等,每個訓練日在康復機構的康復訓練時間不少于3小時,每周單訓不少于1小時;或每周單訓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1小時;或每周開展不少于3小時且康復效果與上述模式相當?shù)募w教學。補助標準為:公辦康復機構600元/人·月,非公辦康復機構1000元/人·月。非全日制康復訓練補助經(jīng)費由同級財政安排。
浙江省
救助對象為具有浙江省戶籍,未滿7周歲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多重殘疾兒童和孤獨癥譜系障礙(以下簡稱孤獨癥)兒童,以及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7—18周歲各類殘疾兒童。
未滿7周歲的孤獨癥兒童可直接以醫(yī)學診斷證明書作為申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貼的依據(jù)。7周歲及以上的殘疾兒童,須依法辦理殘疾人證方可申請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貼。
未滿7周歲的孤獨癥兒童每月最高補貼3000元,每年最高補貼30000元。
未滿9周歲,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不具備義務教育入學條件的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憑戶籍所在地或監(jiān)護人居住證發(fā)放地、社保繳納地縣(市、區(qū))教育部門蓋章出具的緩學或休學證明,按此項標準享受補貼。
7-18周歲低保低邊家庭孤獨癥兒童每月最高補貼2400元,每年最高補貼24000元。
▲資料來源:2022年3月發(fā)布的《浙江省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制度工作細則(修訂版)》
江蘇省
救助對象為本省戶籍0-14 周歲的殘疾兒童。
救助標準:針對孤獨癥家庭,江蘇省省級康復救助標準為:0-6歲每人1400元/月;7-14歲每人1200元/月。
另外,各市救助標準不同。
在蘇州,0-6歲的孤獨癥兒童每月可領取最高3400元的補貼,每年最多可領取12個月。7-14歲的自閉癥兒童每月可領取2900元的康復補貼,15-18歲(不含18周歲)的自閉癥兒童每月可領取1500元的補貼。
在無錫,0-6周歲的孤獨癥兒童每人可領取4萬元/年。
在南京,0-6周歲的孤獨癥兒童每人可領取2.3萬元/年。對7-17周歲的孤獨癥兒童,以0-6周歲同類康復項目標準的85%為7周歲基數(shù),每增加1歲遞減500元。
北京市
救助對象為北京市戶籍的0-15周歲殘疾兒童,持有殘疾證或疑似殘疾診斷。每年領取補貼不超過36000元。
▲圖源:2019年《北京市殘疾兒童基本康復目錄》
北京市戶籍的16周歲及以上殘疾人,經(jīng)專業(yè)評估后可申請轉銜訓練或日間康復照料項目補貼。每年可申請最高25000元的補貼。
▲圖源:2021年《北京市殘疾人基本康復目錄》
申請方式:0-15周歲兒童康復補貼可通過“北京市殘疾人康復服務系統(tǒng)”申請。16周歲及以上殘疾人康復補貼咨詢區(qū)殘聯(lián)。
江西省
救助對象為具有江西省戶籍,0-6歲,有康復需求和診斷明確的孤獨癥兒童。
救助標準:對0-6歲的孤獨癥兒童,救助標準為15000元/人/年。
▲資料來源:2018年9月發(fā)布的《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另外,根據(jù)《南昌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和《南昌市8-15歲殘疾兒童鞏固康復救助辦法的通知》,具有南昌市戶籍或南昌市居住證的0-7周歲孤獨癥兒童,補助標準為20000元/人/年,8-15周歲孤獨癥兒童10000元/人/年。
吉林省
根據(jù)《吉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補貼對象為:具有吉林省戶籍(或持有吉林省內(nèi)居住證),有康復需求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且已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持具有診斷資質(zhì)的縣級以上醫(yī)療機構出具的醫(yī)學診斷的殘疾兒童。
救助標準:對自閉癥家庭,每年可領取24000元的康復訓練補貼,每年康復訓練不少于10個月。
各市(州)、縣(市、區(qū))政府要依據(jù)本地情況在省確定的項目和標準基礎上,分類確定本地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的經(jīng)費補助標準,增加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年齡范圍。
以長春市為例,對0-6歲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補貼每年最高24000元,對7-15歲孤獨癥兒童教育及康復訓練每年最高補貼18000元。
四川省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每名孤獨癥兒童,開展康復訓練的,領取補貼不超過2萬元/年。
但省內(nèi)各地具體政策略有不同,以成都市為例:
康復補貼對象為符合以下救助條件的0~15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接受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補貼康復訓練費,每人每月累計最高補貼0.35萬元(每月訓練日日均不超過300元/人),每人全年累計補貼最高3萬元。
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規(guī)定補助對象為具有湖南省戶籍或有效居住證,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征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由定點康復機構為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視功能訓練,聽覺言語功能訓練,運動、認知、溝通及適應性訓練的全面康復。
視力殘疾兒童每人一次性救助1000元,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孤獨癥殘疾兒童每人每月救助1500元,每年不超過15000元。
另外,長沙市把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的年齡定為0至14歲,救助標準為每人每年2萬元。
山西省
救助對象為0-6歲,符合救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 肢體(包括腦癱)、智力(包括發(fā)育障礙、發(fā)育遲緩、智力低下)殘疾和孤獨癥兒童;部分救助項目擴展到7-14歲。
需具有山西省常住戶口或居住證,并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或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定點醫(yī)院診斷建議書。
救助標準:
經(jīng)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定點醫(yī)院確診的0-6歲殘疾兒童,按 400元/人給予其一次性篩查診斷費用救助。
為0-6歲的殘疾兒童提供定點康復機構全日制康復訓練。每年訓練時間不少于10個月。救助標準為15000元/人/年。
對因各種原因未能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救助的殘疾兒童,由定點康復機構或基層家庭醫(yī)生團隊提供社區(qū)個案康復訓練服務。每年服務時間不少于10個月,每月不少于1次,每次時間不少于2小時。救助標準為3000元/人/年。
由定點康復機構為0-6歲殘疾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復知識培訓、心理輔導、康復咨詢與指導、參與康復決策過程、尋求解決家庭困境有效途徑等服務。每年服務時間不少于10個月,每月服務不少于2次,每次服務時間不少于2小時。已接受社區(qū)個案康復訓練服務的殘疾兒童,不再享受支持性康復服務。救助標準為1000元/人/年。
▲資料來源:2018年11月發(fā)布的《山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河南省
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具有河南省常住戶口或居住證。
康復訓練補貼標準:視力殘疾兒童平均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000元,聽力、語言、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平均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16000元。
另外,鄭州0-14歲的孤獨癥兒童平均補助標準為19000元/人/年,其中,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收養(yǎng)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yǎng)范圍的殘疾兒童平均補助標準為20000元/人/年。
重慶市
重慶市政府出臺的《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明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對象為具有重慶市戶籍且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視力殘疾兒童定向技能行走等康復訓練滿8天,每人補助0.1萬元,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每年康復訓練滿10個月,每人補助2萬元。
甘肅省
救助對象為具有甘肅戶籍(含居住證發(fā)放地在甘肅)且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各市、縣(區(qū)),可依據(jù)實際情況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
救助標準:為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機構內(nèi)基本康復訓練,每人每年20000元。
青海省
《青海省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在對年齡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孤獨癥等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的基礎上,擴大范圍到對7-17周歲持證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
在殘疾兒童救助的標準上,0-6周歲殘疾兒童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費每人每年最高補助20000元;
7-17周歲持證殘疾兒童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年最高補助8000元。
天津市
救助對象為年齡0-7歲,具有天津市戶籍,或者其父親(母親)有天津市居住證并連續(xù)3年在天津市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持有殘疾人證或有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接受本《辦法》所列康復救助項目服務。
對0-7歲聽力、肢體、智力、多重殘疾兒童和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康復訓練費用補助每月不超過0.2萬元,每年度不超過2萬元。
▲資料來源:2018年9月發(fā)布的《天津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辦法》
貴州省
康復救助對象為貴州省戶籍(或在貴州省領取居住證)經(jīng)濟困難家庭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也可放寬對救助對象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
康復訓練補助標準:每人每年補助訓練費不低于1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
云南西省
救助對象為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戶籍:具有云南省戶籍(或在云南省領取居住證);
2.年齡:0—6歲(其中,語后聾的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年齡可放寬至18歲);
3.家庭經(jīng)濟狀況: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和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yǎng)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yǎng)范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jīng)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
其他經(jīng)濟困難家庭的具體認定辦法,由縣級政府制定。
有條件的地區(qū),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范圍,也可放寬對救助對象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
康復訓練補貼,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
新疆自治區(qū)
根據(j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規(guī)定,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年補貼不低于12000元。
海南省
救助對象為0-17歲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孤獨癥兒童:開展功能評估、康復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訓練、社會參與能力訓練等,每年康復訓練時間不少于10個月。
0-6歲補助標準不少于30000元/人·年;7-17歲補助標準不少于10000元/人·年。
受助殘疾兒童根據(jù)評估結果及實際需要,開展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康復訓練。康復訓練內(nèi)容及規(guī)范按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有關要求執(zhí)行。
在定點康復機構系統(tǒng)康復訓練滿2年,經(jīng)評估確無康復效果和康復潛力的終止該項目救助。
西藏自治區(qū)
救助對象為具有西藏自治區(qū)戶籍(居住證發(fā)放地在西藏)的、診斷明確、有康復需求的0—8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語后聾的聽障兒童申請人工耳蝸植入、肢體殘疾兒童申請矯治手術年齡可放寬至14歲)。
依據(jù)本地救助對象數(shù)量、殘疾類別及殘疾兒童實際康復需求等情況,分類確定康復救助基本服務項目的經(jīng)費保障標準,保障標準應不低于現(xiàn)實施的康復救助標準,并實行全區(qū)統(tǒng)一保障標準,同時建立動態(tài)遞增調(diào)整機制。
以拉薩市為例,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8歲具有拉薩市戶籍、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康復訓練補助每人每年最高補助12000元。
在補助年齡段內(nèi),殘疾兒童原則上每年可申請一次康復訓練,機構訓練時間不得少于10個月/年。
寧夏自治區(qū)
關于救助對象,明確為戶籍(居住證)在寧夏的0-14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救助標準:
為0-6歲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提供機構內(nèi)基本康復訓練,每人每年2萬元。
為7-14歲的聽力語言、肢體、智力和精神殘疾兒童每人每年提供康復救助服務費2000元。
陜西省
《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規(guī)定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0-6歲(含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救助標準:對腦癱、孤獨癥、智力、聽力殘疾兒童的機構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訓練時間不少于1學年。
對城鄉(xiāng)低保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人,每人每月除了正常的訓練費之外,還有500元送訓費,主要考慮解決他們的食宿和交通等費用。
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
救助對象為符合救助條件的0-7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包括城鄉(xiāng)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殘疾兒童;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殘疾兒童;兒童福利機構收留撫養(yǎng)的殘疾兒童;殘疾孤兒;納入特困人員供養(yǎng)范圍的殘疾兒童;其他經(jīng)濟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
康復訓練救助時間原則上每年不超過10個月,各地區(qū)可根據(jù)本地區(qū)實際情況確定救助時間。
救助標準:自閉癥家庭內(nèi)每年最高領取1.5萬元補貼。
▲資料來源:2018年12月發(fā)布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民政府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
黑龍江省
救助對象:具有黑龍江省戶籍(黑龍江省居住證),有康復需求,經(jīng)專業(yè)醫(yī)療機構診斷并評估認定,有相應康復適應指征,通過康復服務可以達到功能重建或改善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救助標準:每人每年康復訓練費1.8萬元(10個月)。
安徽省
救助對象:0-14歲安徽省戶籍的殘疾兒童。
救助標準:針對孤獨癥家庭,安徽省級康復救助標準為:0-14歲每人12000元/年。合肥市孤獨癥兒童每人最高補貼18000元/年。
▲資料來源:2018年12月發(fā)布的《合肥市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及電話咨詢
廣西自治區(qū)
救助對象為有廣西戶籍或居住證、有殘疾人證或相關機構診斷證明、有康復救助需求且符合條件的0-17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
救助標準:
0-6歲孤獨癥兒童救助標準不低于95元/日;
7-12歲孤獨癥兒童選擇按天救助的,課程要求按0-6歲孤獨癥兒童標準執(zhí)行;選擇按周救助的,課程要求按13歲以上孤獨癥兒童標準執(zhí)行。
13歲孤獨癥兒童救助標準為250元/周。
*(以上為各省市救助政策整理,排名不分先后,各地市、區(qū)、縣具體政策實施略有不同,詳細政策請咨詢當?shù)貧埪?lián)。)
部分內(nèi)容來源:暖星社區(qū)
何書一
版權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