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愛生活愛研究愛分享我是王時珍吃糖炒栗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秋天是板栗收獲的季節,吃栗子便也在這個季節里升至熱度高峰。秋季結束之后,栗子進入久藏,作為一種怎么做都好吃的食材,在冬日里慢慢消化。板栗在中國已經培育了兩三千年,可能比秦朝所在的時期還要
愛生活 愛研究 愛分享
我是王時珍
吃糖炒栗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秋天是板栗收獲的季節,吃栗子便也在這個季節里升至熱度高峰。秋季結束之后,栗子進入久藏,作為一種怎么做都好吃的食材,在冬日里慢慢消化。
板栗在中國已經培育了兩三千年,可能比秦朝所在的時期還要靠前。按照那個時期普通人對食物的理解,之所以選中栗子做重點培育,無外乎兩個原因:第一抗餓,第二好吃。
事實上,確實如此。
栗子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南歐中世紀時期居住在森林里的居民會把栗子當主食吃。我國也有用板栗粉做面點的習慣,板栗磨成面,摻入白面或者玉米面,蒸熟即食。此為“抗餓”。
栗子含糖量也比較高,“好吃”便來源于此。所以無論是做成面點或是栗子糕這樣的甜點,都是再適合不過了。
但栗子好處多多,營養價值非常高,相比起來,果腹不過是最基本的功能。
厚腸胃
據《本草綱目》記載,栗子性味“咸溫,可以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耐饑”。
栗子可以健脾胃,提高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結論,因為含有較高的膳食纖維,可有效促進腸蠕動,加速消化,并在改善吸收能力上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補腎氣
吃栗子更大的補益在于補腎。
有腎病的人,腰膝酸軟的中老年人,甚至是受有外傷恢復期的病人,都非常適合吃栗子。
孫思邈稱栗子為“腎之果也”,因他味道微咸,而咸補腎。
李時珍也認為栗子在五果之中屬水。他曾在《本草綱目》中記錄過一則醫案:有人因身體內寒,嚴重腹瀉不止,給這個病人吃下二三十個熟栗子之后,腹瀉一下子就止住了。原因就是因為“腎主大便,栗能通腎”。
因腎虛導致腰膝酸軟、腿腳無力的醫案也有一則:生栗子放在布袋子里,在干燥處風干,每天白天吃十個,再配以豬肝生滾白粥,即可強身健體。
因為從營養價值的保留上看,風干優于曬干,而油炒又優于蒸煮。
栗子與糖尿病
栗子可以預防糖尿病,但已經患有糖尿病的病人,需要控制吃栗子的數量。
因為富含膳食纖維,所以就像粗糧一樣,是現代人調劑日常精米精面的好食材。而且栗子還能穩定血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調解血壓。準三高人群都非常適合吃。
但對于已經確診糖尿病的病人和其他三高疾病人群,需要控制栗子的攝入量,少吃一點為宜。
吃栗子是否會便秘?
前文提到栗子“厚腸胃”,他對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其實是有益的。
但還提到腹瀉之人吃栗子能止瀉,那這是不是意味著不腹瀉的人吃栗子就會便秘呢?
對于正常人來說,正常吃栗子不會導致便秘。只有已經出現便秘癥狀的人,才需要暫時忌口,以免加重便秘的癥狀。
對于本身消化能力比較弱的人,可以吃煮栗子,相比于炒栗子來說,煮熟的栗子更容易消化。吃栗子時不要狼吞虎咽,一定要在嘴里多嚼一會兒,最好是嚼出漿和津液一起吞下,補益作用更好。
飲食的內容小王寫了這么久,體會最深的唯有一點,世間飲食沒有對錯,只有搭配和時機有對錯。
適量飲食,均衡營養,豐富品類,應時應季地選擇大自然的豐收,就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準則。
關于栗子今天就先說這么多。
圖片來源:網絡
「往期推薦」
天麻: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治老年病緩解精神衰弱
參考文獻
【1】李時珍著,黃志杰、胡永年編,《本草綱目類編 本草綱目中藥學》
【2】米蘭人文大學官網The health benefits of chestnuts:https://www.hunimed.eu/news/health-benefits-chestnuts/
劉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