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今日頭條西安頻道接@用戶3035660145803反映:西安市土門慶安02樓是1990年興建,1991年入住,一層4戶共6層。由于沒有電梯,有條件的或買或租,都搬出去住了。剩下沒轍的只好苦苦堅持。但對七八十歲的人來講,生活得十分艱難,特
在今日頭條西安頻道接@用戶3035660145803 反映:西安市土門慶安02樓是1990年興建,1991年入住,一層4戶共6層。由于沒有電梯,有條件的或買或租,都搬出去住了。剩下沒轍的只好苦苦堅持。但對七八十歲的人來講,生活得十分艱難,特別是癱瘓病人,腰腿疼病人每次就醫只能由兒子背上背下,很難!建議安裝一部共享電梯。
老年住戶:上下樓需要休息好幾趟,半身不遂的病人更難
4月14日,華商全媒體聯系到反映人、今日頭條用戶溫先生。溫先生介紹說,他所居住的土門慶安02樓現在只有24戶住戶,都是老年人。他和老伴住在6樓,上下樓非常困難,需要休息好幾趟。他的鄰居是一位半身不遂的病人,更困難,每次去醫院,都要讓兒子背著上下樓。“我想呼吁政府給我們小區加裝一部電梯。我看新聞上有那種共享電梯,使用一次付費一次那種,我覺得很好,不知道能否實現?”
記者就此事聯系到蓮湖區住建局,工作人員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程序、規定,在文件里都能查到,這個屬于自費項目,前期所有的費用都是住戶自己承擔,等加裝電梯完成之后,通過驗收,每部電梯有15萬元的補貼。
相關文件:城六區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每部可補貼15萬元
記者登錄西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方網站,查閱《西安市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了解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按照“政府引導、單位負責、業主自愿、因地制宜、簡化手續、試點先行”的原則,支持相關單位開展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工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鼓勵與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提升改造相結合,系統完善老舊住宅小區使用功能,提高宜居水平。所需資金以業主單位(房屋所有權人)自籌為主,財政補貼為輔,鼓勵社會其他資金積極參與。
根據《試點方案》,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試點范圍為:新城區、蓮湖區、碑林區、雁塔區、未央區和灞橋區內,5年內未列入棚戶區改造和拆遷計劃,2000年以前,4層以上無電梯住宅小區,可申請進入試點項目。西安市建委、市財政局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西安市老舊住宅小區更新完善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市政辦函[2015]59號),對項目給予15萬元/部的財政補貼。
如何辦理:申報需征得2/3以上業主同意
根據《試點方案》,老舊住宅小區加建電梯實施主體,是房屋產權單位、原房改售房單位,或是其書面委托的住宅管理單位、物業服務企業,負責項目申報、方案公示、資金籌集、設備采購、工程實施、維護管理等工作,并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
實施主體委托設計單位,對加裝電梯項目技術可行性進行初步判定。初判可行的項目,編制包括設計、資金、施工、采購、維護等內容的實施方案,公示征求居民意見并簽訂相關協議后,向區建住局書面申報。區建住、區規劃等部門指導責任單位開展前期工作。
區建住局組織規劃分局等相關部門對申報項目及資料進行初步審查,初審合格項目報送市建委。初審規則包括: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達到本單元或者本幢房屋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2/3以上的業主同意。老舊住宅小區具有合法權屬證明或者合法報批手續的,均可申報加建電梯,應當基本滿足規劃、消防等要求,在原建筑建設用地紅線范圍內,對城市規劃無重大影響,不影響建筑結構安全。
4月14日,華商全媒體記者將此信息反饋給溫先生。溫先生說,這個小區原來屬于慶安廠,現在已經交給社會上了,有外聘的物業公司,下一步得去找物業申請。
華商全媒體記者:毛蜜娜
有困難上今日頭條西安頻道找【頭條幫忙】,華商全媒體記者會第一時間跟進。
【版權聲明】本文首發在【今日頭條】,著作權歸【華商報】所有,今日頭條已獲得首發期內的信息網絡傳播獨家授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兩種渠道可提供新聞線索:1、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2、華商報小程序:進入微信小程序搜索華商報,點擊“爆料”即可發送線索或求助信息。
高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