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不少公眾場所或居民樓樓道甚至賓館房間的房頂上,都能看到一種乳白色的煙感報警器。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這些隨處可見的煙感報警器,對煙民吸煙時產生的煙霧卻不怎么敏感,甚至有時還會出現亂報警的尷尬現象。公眾:煙感報警器遇煙草“報警難”家住豐
不少公眾場所或居民樓樓道甚至賓館房間的房頂上,都能看到一種乳白色的煙感報警器。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卻發現,這些隨處可見的煙感報警器,對煙民吸煙時產生的煙霧卻不怎么敏感,甚至有時還會出現亂報警的尷尬現象。
公眾:煙感報警器遇煙草“報警難”
家住豐臺區的居民張先生對記者說了一件最近讓他頗為頭疼的事情:他們家小區總有一些不自覺的煙民在樓道里吸煙。“經常一進樓道就聞到一股嗆人的煙味兒,有時樓梯內還散落著一些煙頭。每次我都得讓孩子捂著鼻子快走幾步。”
抱怨之余,張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明明看到樓道的天花板上有煙感報警器,但是它怎么也沒有報警呢?難道它探測不出吸煙產生的煙霧?”“我們公司辦公區的天花板上就有煙感報警器,晚上加班時,偶爾有同事偷偷在工位上吸煙,卻從來沒見它響過。”一位私企職員陳女士表示,自己很反感二手煙,但同事之間礙于情面,并不好意思提醒。“如果煙感報警器能起作用,對一些不自覺的人就能有一定約束力。”
酒店:客房內吸煙行為難監控
最近半年,從北京市控煙志愿者暗訪結果看,本市酒店、賓館的違法吸煙投訴排名已經躍居第三位,僅次于餐館和寫字樓。
“酒店客房的控煙,真是個老大難問題。”一位酒店從業者坦言,酒店客房的私密性導致勸阻吸煙難度大大增加。客人走后,客服人員經常能發現客房中煙霧繚繞、煙灰煙蒂隨處亂丟的現象,室內殘存二手煙味道更是令人難以接受,再入住客人要求退換房間情況時有發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很多酒店、賓館的客房里都會有禁煙提示,并裝有煙感報警器,但客房內的違法吸煙情況仍然幾乎每天上演。
首都大酒店相關負責人程女士表示,盡管客房里都裝有煙感報警器,但由于單人吸煙的煙霧量沒有那么大,加上客人可能會在吸煙同時開著窗或排風扇,所以煙感報警器往往會檢測不到。“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過因酒店客人吸煙導致的報警情況。”
對于在客房里抽煙的現象,程女士表示,我們通常只能等客人離店后,對房間進行徹底清理,比如開窗通風,對容易吸附煙味、有害物質的棉制品和地毯進行清洗,并且對相關客房暫停售賣幾天,等煙味兒全部散去再重新啟用。
在酒店內部收取衛生清潔費,屬于酒店業處理違法吸煙行為的國際慣例。采訪中,香格里拉飯店負責人表示,該酒店2016年8月開始向在客房內吸煙的客人收取500元至2000元的客房清潔費。然而,由于客房內的吸煙行為難以監控,這項措施在實行過程中并不容易,很多吸煙客人會拒不承認吸煙行為,有的還會討價還價,不肯支付客房清潔費。
商家:煙感報警器重點探測火災濃煙
那么,煙感報警器到底能不能檢測到煙草產生的煙霧呢?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煙感報警器的商家數量不少,價格在幾元到十幾元不等。很多煙感報警器都宣稱有光電傳感器或雙向傳感器,“5秒報警,快速反應”、“360度全方位探測, 不遺漏任何一個角落”。
有的煙感報警器宣傳海報里,甚至就是人們手拿一支點燃的香煙放在煙感報警器下方的畫面。然而,當記者詢問商家,在電梯、樓梯間或賓館客房里,煙感報警器對吸煙產生的煙霧是否會報警時,得到的答案無一例外全是否定的。
其中一位商家表示,如果吸煙者吐出的煙霧直接對著煙感報警器吹,那肯定是會報警的。但是現在的煙感報警器通常都安裝在房頂上,這時人要是在其下方距離較遠的位置抽煙,報警的概率就會非常低。
“煙感報警器主要是監測火災煙霧的,并不是針對煙草煙霧的探測儀器。”另一位商家則十分干脆地表示,煙感報警器內部的傳感器并沒有那么敏感,吸一兩只煙的煙霧濃度達不到報警的標準。
消防部門:是否觸發報警跟煙霧濃度有關
“毋庸置疑,煙感報警器對香煙的煙霧應該是很敏感的,甚至有時候屋內粉塵顆粒超過一定量都會報警,更何況煙霧這么小的微粒。”通州區消防支隊防火處宣傳科干部祁興龍表示,一些裝有煙感報警器的公共場所,如果有人在下面或附近抽煙,都可能觸發煙感報警器,這也是為了能第一時間進行火災預警。“只要煙感報警器一響,相關公共場所的中控室或微型消防站應立即啟動火災預警處置流程。”
對于有一些公共場所煙感報警器對香煙煙霧不敏感的現象,祁興龍表示,煙感報警器并不是不會報警,而是有一定幾率,這也跟煙霧濃度有關。
煙感報警器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一些煙霧的微小顆粒進入到報警器,當氣孔感知到煙氣達到一定量之后,才會進行報警。因此,當公共場所環境空間比較大或者吸煙者的位置距離煙感報警器比較遠時,煙霧如果沒有達到相當的濃度,也可能不會觸發煙感報警器。
此外,也可能存在某些公共場所消防器材設施保養不到位、使用了敏感度過低的劣質產品,或者有人為將煙感報警器關閉的違法行為等情況。
消防部門提示,點燃的香煙本身就是一種明火,很多室內火災都是因為臥床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公眾要摒棄在室內公共場所違法吸煙的不良習慣;社會單位要對公共場所的消防器材、設施進行定期維護、保養,確保其靈敏、可靠,能達到火災預警的目的;此外,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控煙執法宣傳力度,讓公眾了解違法吸煙的危害和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控煙協會: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已上崗
北京市控煙協會和中國疾控中心日前聯合本市十余家知名酒店發起了酒店客房全面無煙行動,其中一項就是要利用先進技術手段監控無煙客房。北京市控煙協會在市科委的支持下,研發了一種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
北京市控煙協會會長張建樞說,這個便攜式煙霧探測器,與微電腦大小差不多,可以背挎在身上。它能通過傳感器排除油煙、霧霾,進行煙草煙霧的特異性檢測與判斷,可用于學校、醫院、會議室、辦公室、超市、酒店、網吧、休閑場所等大型公共場所的煙霧檢測。“這種煙霧探測器對煙草煙霧的靈敏度很高,當時就可以檢測出場所里有沒有人吸過煙。”
記者了解到,目前這款高靈敏度煙霧探測器已經開始陪同本市部分控煙志愿者一起上崗了。截至目前,東城、海淀、石景山、豐臺等八個區的控煙志愿者隊伍已經配備了這一高科技裝備。志愿者們到被舉報的違法吸煙場所現場核查時,經常會用到它。
張建樞還透露,目前深圳一個街道正在試點一種對煙草煙霧非常敏感的小設備。這個巴掌大小、像個小音箱一樣的裝置,名字叫“電子鼻”。它可以安裝在墻體上,與wifi連接,并通過傳感器,精確識別煙草產生的煙霧,并觸發報警。中控室的監測人員不僅能鎖定每一個“電子鼻”周邊出現煙草煙霧的位置,還能分析出煙霧濃度在持續升高還是下降,并由此判斷違法吸煙行為已經終止還是在持續進行中。
“這個‘電子鼻’成本也不算太高,但目前還是在試點探索階段,并沒有進入規模化生產。我們也在關注著他們使用的情況,如果將來真的效果不錯,也會考慮引進到北京,在公眾場所嘗試推廣。”張建樞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劉歡
編輯:匡峰
流程編輯:吳越
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