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人民網發布的一篇題為《生態修復還是變相采砂?背后受益人是誰?記者電話被一秒掛斷…》的文章,再度引起了人們關于河砂的討論。文中提到,曾經河南安陽漳河峽谷國家濕地公園下游七八公里處,河床地勢平坦,砂石星羅棋布,游客常在岸邊釣魚、燒烤。可從
近日,人民網發布的一篇題為《生態修復還是變相采砂?背后受益人是誰?記者電話被一秒掛斷…》的文章,再度引起了人們關于河砂的討論。文中提到,曾經河南安陽漳河峽谷國家濕地公園下游七八公里處,河床地勢平坦,砂石星羅棋布,游客常在岸邊釣魚、燒烤。可從2020年底,大量挖掘機進入河道,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將河道挖得千瘡百孔,最深的地方有10余米。
可氣的是這種挖沙行為還是打著“河道清淤”和“生態修復”的旗號,雖然在記者的層層追責之下背后主謀逐漸露出水面,可記者電話過去不是關機就是被一秒掛斷,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種赤裸裸的心虛行為就更證明了他們的違法行為。據有關濕地保護的專家介紹,當地對河道的這種深挖行為,不僅不會起到修復河道的效果,反而還會破壞河流的底棲系統,還會破壞河床下的潛流層。記者介紹,望著面目全非的河道,村民們說得最多的詞語就是“原生態”。
在文章后面的評論區也充斥著大量采挖河道的行為,可見當下這種“疏通河道”行為之猖狂。催生這些違法行為的背后一定是巨大的利益,而能給他們帶來利益的就是河道中的河砂,說起河砂來也奇怪,曾經我國大量出口河砂,靠河砂來增加外匯,如今國內卻出現河砂“一噸難求”的狀態,也難怪有人為了河砂不惜違法,那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農村隨處可見的“資源”竟有如此大的魔力?
曾經出口河砂創外匯
我們常說中國地大物博,各種物產豐富,我們隨處可見的沙子自然也是資源之一,據記載,上世紀七十年代我們就曾出口沙子到其他國家來換取外匯,其中數據最清晰的是2008年,那一年我國共出口了五百七十萬噸沙子,賺回了兩千五百萬美元,沙子出口最巔峰的時候出口量達到2000萬噸,創下上億的外匯。
如今“一砂難求”,要靠進口
沙子看似是很常見的東西,但是沙子資源的行程卻需要成百上千年的歷史,每一粒沙子都是上游的巖石隨著河水滾動摩擦,再加上河水的沖刷,由一塊塊大石頭分解而來,沙子資源形成速度緩慢。而最近幾年沙子的需求卻不斷暴漲,任何建筑在離不開水泥的同時也離不開沙子,據數據統計,在建筑行業沙子的用量是水泥的十倍。這幾年房地產產業的高速發展,高鐵、機場、高速公路都在大量建設,哪一樣都離不開沙子。
在各方面都需要大量河砂的時候,國家水利部門卻出臺《關于開展全國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的相關法規,要求叫停采沙船作業,大力抓捕盜采河沙的行為,這就導致河砂開采大幅減少。
需求量在不斷增加,供應量卻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據報道僅廣東清遠、惠州等地的河砂缺口就高達2000萬方,可想而知全國的河砂缺口有多大。隨著河砂缺口的不斷增加,河砂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十年時間翻了十倍,當下一噸河砂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5-30元,一方的價格差不多在210-240元。
可能有人會問,同樣都是沙子,我國有一望無際的沙漠,僅新疆的沙漠面積就占到了新疆總面積的26%,也有長達18400km的海岸線,哪個地方都有大量的沙子可以用,為什么不用沙漠的沙子和海沙來替代河砂呢?
這是因為沙漠的沙子粒徑太小,一般情況下建筑上使用的沙子粒徑在2-4mm之間,而沙漠沙子由于是巖石風化形成的,通常粒徑僅有0.2mm左右,遠遠達不到建筑用砂的指標,因為沙漠沙子吸水性太強會影響水泥的固化,另外沙漠沙子中含有大量的粘土和有機雜質,遠不及以石英等硅酸鹽類無機化合物為主要成分的河砂的強度高,強行使用沙漠沙蓋出來的房子就真的是豆腐渣工程。而海沙中則含有大量的可溶性鹽和堿類物質,使用后其中這些物質會對混凝土本身及內部的鋼筋結構造成腐蝕,降低混凝土的穩定性。
所以,我們現在的建筑用的只能是河砂。由于國內河砂供應不足,據中國砂石協會和中國砂石骨料網了解,2018年和2019年兩年我國就從東南亞進口了2512.58萬噸河砂,這其中有數據可查的包括2019年2月浙江進口的5.56萬噸馬來西亞黃沙,2019年3月進口的6200噸菲律賓河砂,2019年8月進口6.4萬噸馬來西亞河砂。
缺口導致高價,高價催生違法行為
河砂的巨大缺口促使河砂的價格大幅提升,在高額利潤的誘惑下有人不惜鋌而走險。而河道清淤、生態修復就是這幾年一些不法人員想出來的歪點子。他們打著清理河道的名義,在清理河道中淤泥的同時采挖大量河砂,為了躲避執法人員的查處,這種行為多在夜間進行。雖然《水利部關于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依法整治疏浚河道、航道和涉水工程產生的砂石一般不得在市場經營銷售,確需經營銷售的,按經營性采砂管理,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統一組織經營管理。但依然有人借著管理漏洞頂風采挖河砂,填滿自己的腰包。
拿什么拯救我們的河砂?
河砂雖然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是由于需求量大再生速度遠遠無法滿足需求,要想拯救河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尋找河砂的替代品,目前比較有希望的就是使用礦石采挖過程中的尾礦,在采挖礦產時通常都會產生大量的尾礦,這些尾礦通常堆積一起還會污染環境,如果能將這些尾礦加工成沙子替代河砂使用,那就是一舉兩得,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河砂的供應壓力,也解決了尾礦的處理難題。
另外,對于河砂的使用也不是一禁了之,畢竟作為可再生資源適當開采使用還可以起到疏通河道的效果,只是像安陽地區的那種肆意采挖行為并不可取,而是要在科學的指導下有計劃有規劃得開采,以達到河砂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