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環境、免疫、激素水平、基因等相關。它不僅讓你反反復復痛,還能引起多種嚴重病變。一、癥狀上:類風濕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對稱、持續的關節疼痛、腫脹,常伴晨僵,多見于近端指間關節、掌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原因可能與感染、環境、免疫、激素水平、基因等相關。它不僅讓你反反復復痛,還能引起多種嚴重病變。
一、癥狀上:
類風濕關節炎主要表現為對稱、持續的關節疼痛、腫脹,常伴晨僵,多見于近端指間關節、掌指關節、腕、肘和足趾關節等;中晚期患者可出現關節的畸形、脫位等。
二、它有哪些危害
1.類風濕關節炎不僅會讓你全身疼痛、軀體和關節僵硬,骨質疏松,還會造成你失眠焦慮,抑郁以及各種并發癥等等,包括肌無力,血管炎,心肌炎,眼部疾病。還是我國主要致殘性疾病之一;
三、類風濕如何確診
2010年ACR/EULAR關于RA新的分類標準: 總得分6分以上可確診RA。
溫馨提示: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要結合相關的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等進行綜合判斷。
那么,類風濕與哪幾種人要注意?
1.長期吸煙者;
2.免疫紊亂的人:體檢發現具有類風濕因子、抗CCP、AKA、APF、ANA等陽性的人;
3.不愛干凈的人;
4.高糖高脂飲食的人;
5。家族有人得類風濕的人;
類風濕治療方式:
類風濕關節炎治療尚無特效療法,主要目的在于減輕關節炎癥反應,抑制病變發展及不可逆骨質破壞,盡可能保護關節和肌肉的功能,最終達到病情完全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的目標。
治療方法主要包括:患者教育、早期治療、聯合用藥、個體化治療方案以及功能鍛煉。
早期關節炎治療指南
1.患者出現關節炎表現(伴隨疼痛或晨僵的關節腫脹)應該在發病6周內立即轉至風濕病專科醫生診治。
2.目前篩選判斷早期關節炎的方法是臨床檢查,在制定治療決策時應考慮多關節腫脹、急性時相反應物、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抗體這些危險因素。
3.非甾體類抗炎藥是有效的對癥治療藥物,但應在評估胃腸道、腎臟和心血管風險后,盡可能短時間應用最低有效劑量。
4.早期積極應對處理疼痛癥狀、改善功能障礙,了解預后(并發癥)及治療方法非常重要。
長期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病程漫長,目前能夠緩解治療風濕病的抗風濕藥(DMARDs)分為兩大類,即:合成DMARDs和生物DMARDs;前者包括傳統合成 DMARDs和靶向合成DMARDs,后者包括生物制劑和生物類似物。
1.類風濕性關節炎一經診斷就應使用合成DMARDs藥物治療。
對于活動性RA患者,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應作為治療方案中首選的DMARD藥物之一。雷公藤制劑如雷公藤多苷和昆仙膠囊目前可以作為替代MTX的中藥制劑,療效肯定。
如MTX禁忌或不能耐受,其他可以作為DMARDs首選的西藥包括柳氮磺吡啶、來氟米特、硫酸羥氯喹等。
2.糖皮質激素可與其他DMARDs藥物聯合短期應用于初始治療階段 。如最初DMARDs方案治療未能達標,在有預后不良因素的患者應考慮 加用生物制劑。目前經驗首選TNF-ɑ 抑制劑如益賽普、恩利和阿達木單抗,并與 MTX 等DMARDs聯合使用 。
3.如治療后患者病情持續緩解,可考慮逐漸減藥,首先減量或停用糖皮質激素,其次減生物制劑。
功能鍛煉(非藥物治療)
有條件的應該在風濕科醫師、其他內科醫生指導下,制定保護關節、進行適度范圍內的關節運動。也可以經常性地活動以至參加有氧運動可改善關節的靈活性、肌肉力量、瑜伽、關節靈活鍛煉都是很必要的。
手術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發展到后期,可能發生殘疾,手術治療是對那些關節和功能已經遭到嚴重破壞的人使用。有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后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等方法。
結語:發現自己出現關節炎表現(伴隨疼痛或晨僵的關節腫脹),一定要盡早去風濕科看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病情能得到很大的緩解和控制。
李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