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常喝茶的朋友們可能聽說過沱茶,但是您知道沱茶屬于什么茶?沱茶的由來?沱茶的沖泡方法?沱茶的選購方法?
一、沱茶屬于什么茶
沱茶是一種制成圓錐窩頭狀的緊壓茶,主要產地是云南,一般用黑茶制造,也有綠茶沱茶。
沱茶是為便于馬幫運輸,一般將幾個用油紙包好的茶坨連起,外包稻草做成長條的草把。
一個茶坨的分量比一塊茶磚要小得多,更容易購買和零售。沱茶上面看上去像一個圓面包,從底下看像一只厚碗,中間下凹,頗具特色。
沱茶外形緊結端正、色澤烏潤、白毫顯露、湯色澄黃明亮、香氣清正高潔、滋味醇爽回甘、葉底嫩勻、經久耐泡。
沱茶依原料不同有綠茶沱茶和黑茶沱茶之分。綠茶沱茶是以較細嫩的曬青綠毛茶為原料,經蒸壓而制成,稱云南沱茶;黑茶沱茶是以普洱茶為原料,經蒸壓而制成,稱云南普洱沱茶。
二、沱茶的由來
1.1902年云南大理下關的"復春和"等制茶商號開始了在一種稱之為"團茶"的基礎上進行沱茶的研制,1917年成功定型,其造型獨特,狀如碗臼。滇人習慣把塊狀物體稱為"坨",因此初始取名"坨茶"。
2.1917年,沱茶通過喜洲、鶴慶等商幫在山川開設的裕利絲廠等渠道,由馬幫馱運入川,沿長江而下,遠銷川、渝等地,"敘府"(即今宜賓地區)用當地沱江水泡飲,其味甚佳。
沱江水、下關茶,這一名茶佳水的完美結合,使"沱茶"聲譽倍增,久而久之,"坨茶"也就逐漸演變成"沱茶"了。至此,開啟了沱茶的百年黃金年代。
三、沱茶的沖泡方法
1.從沱茶上取下茶葉。
①準備好茶針(也可以用茶刀)、茶盒以及放茶的茶荷。
②打開包裝,檢查裸茶的完整性。
③緊壓茶比較硬,使用茶針時一定要小心注意。
④把茶錐沿沱茶的外渦邊剝撬,也可以從沱茶內渦邊沿用力插入。
⑤用同樣的方法順著茶沿的間隙一層一層地撬開。
⑥把散開的普洱茶放入茶荷內待用,清理掉茶盤內的茶灰。
2.沱茶的沖泡
①選器:普洱沱茶沖泡宜選腹大的茶器,用容量大的茶器可以避免茶湯過濃。
②投茶:一般一泡茶的干茶投放量約占茶器的五分之一,稍微沒過茶器底部即可。
③洗茶:沸水入器,滌塵潤茶,洗茶為了去除干茶上的浮塵,同時喚醒茶味。
④泡茶:再將沸水注入茶器中,加以悶泡即可,時間可由自己的品味掌握。
⑤出湯:建議首泡悶泡的時間不宜超過10秒,后面每一泡的時間遞增10秒即可。
⑥分茶:將公杯中的茶湯分到杯中,這樣就可以輕松享受普洱沱茶的茶味了。
3.茶湯展示
一泡(時間沸水悶泡10秒)香氣純正,湯色淺黃明亮,入口有淡淡蜜香,湯水質感厚重,喉部有清涼感。
三泡(時間沸水悶泡10秒)香氣高揚,湯色橙黃透亮,滋味醇厚飽滿,湯質愈發稠厚,一呼一吸,蜜香明顯,回甘迅速。
五泡(時間沸水悶泡10秒)香氣濃郁,湯色金黃透亮,似黃金之色,湯中蜜糖香氣伴隨淡淡花香,輕柔舒適。茶湯保持濃稠醇厚,滋味協調,回甘持續不斷,滿嘴香甜,杯底蜜香明顯。
七泡(時間沸水悶泡25秒)香氣清和,湯色略轉淡,明黃,依舊透亮,淡淡蜜香,湯水質不失細膩,滋味仍醇,耐泡度高。
四、沱茶的選購方法
1.新制、沒有入倉的沱茶
①從外觀看,色澤不要過雜,以墨綠色為優,芽毫顯露,茶菁肥壯,沒有枝梗碎末、緊壓適中的為佳。
②從湯色看,最佳品質的是金黃色,要避免出現碧綠色或暗紅色。
③葉底以完整為佳,過多碎末枝梗不僅外觀不佳、沖泡不易控制,也將影響后續陳化。葉底須柔韌有彈性,避免有爛葉。
入倉:指的是普洱茶儲存于某一處倉儲環境和空間中,以通過人為的方式去加溫加濕或減溫減濕,來加速、延緩茶葉轉化的存儲方式。
未入倉:指的是普洱茶自然存放,期間沒有通過人為干預的方式令其自然轉化的倉儲方式。
干倉普洱:一般指貯存茶葉的空間長時間通風、干燥,相對濕度在50%-70%左右,茶葉水份含量長時間不超過7%。
2.入過倉的沱茶:外觀色澤最好也能保持干凈油亮,葉底仍保持柔韌,湯色雖深紅但必須清亮。
因為沱茶緊壓度高,所以時常出現外觀干凈,但內部仍布滿白霜,這也是選購時應注意的。另外,若茶菁十分干凈,但卻出現異常紅變,且外觀與內部茶菁顏色差異很大,這樣的茶葉一定不能要!
金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