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兩周,知食君通過整理國家公布的1232個配方,揭秘了奶粉中關于原料、工藝等方面大家的認知誤區,比如生牛乳不一定是采用濕法工藝,生牛乳的奶粉中也會添加“大包粉”,以及不用生牛乳的奶粉企業不代表沒實力。現在,國家公布的通過注冊的配方也已經增加
前兩周,知食君通過整理國家公布的1232個配方,揭秘了奶粉中關于原料、工藝等方面大家的認知誤區,比如生牛乳不一定是采用濕法工藝,生牛乳的奶粉中也會添加“大包粉”,以及不用生牛乳的奶粉企業不代表沒實力。
現在,國家公布的通過注冊的配方也已經增加到1253個。而通過整理知食君發現,奶粉品類中正“火”的羊奶粉,也有一些大家可能容易忽略的內容,比如羊奶粉里的原料不一定都是羊乳提煉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誤區:羊奶粉的原料都是來源于羊奶
羊奶粉近幾年頗受消費者青睞。在我們的一般認知中,既然是叫羊奶粉,那么所有原料,至少和“奶”有關的原料,都應該來自羊奶。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知食君發現,很多羊奶粉的配料表中卻寫著“脫鹽牛乳清粉”、“牛乳清蛋白粉”,或是“脫鹽乳清粉(來源牛乳)”。
而知食君統計1253個配方發現,目前通過配方注冊的羊奶粉一共有267個配方89個系列,而其中能查到的,添加的脫鹽乳清粉或者乳清蛋白粉來源是牛乳的,就有47個系列,超過一半。其中也不乏一些比較大的品牌,比如百躍的“百躍”、“百躍益貝比”、“百躍古象”等系列,以及朵恩、美可高特、優能佳等品牌,也有產品加入了“牛乳原料”。
那么這樣的“牛羊混合”國家是否允許?企業為什么要這么做?二者的營養價值有沒有什么差別?羊奶粉一直宣傳的能“避免牛奶蛋白過敏”會受到影響嗎?
國家允許“牛羊混合”,但要標注清楚
知食君查閱發現,現行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兒配方食品》(GB10765—2010)中規定,“乳基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應大于或等于60%”,不過標準中并沒有區分這些乳清蛋白應該來自于牛還是羊。
而現行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第三章第三十一條中則規定,產品名稱中有動物性來源的,應當根據產品配方在配料表中如實標明使用的生乳、乳粉、乳清(蛋白)粉等乳制品原料的動物性來源。使用的乳制品原料有兩種以上動物性來源時,應當標明各種動物性來源原料所占比例。
也就是說,只要乳粉原料是羊乳粉,就可以稱為“羊奶粉”,而且我國目前的政策是允許羊奶粉中添加牛乳清蛋白的,但前提是要按照比例標準來,且在配料表當中標注清楚。不過知食君也發現,這些標注了來源是牛乳的奶粉配料表上,絕大部分都沒有寫明牛羊奶原料分別占的比例。
“而且從心理上來講,消費者肯定是更希望買的羊奶粉中,添加的是純羊乳的成分。”有業內人士表示。
羊乳清粉又貴又稀缺,不足以支撐“純羊奶粉”需要
而企業采用牛羊混合的原因也很簡單,以乳清粉為例,有業內人士告訴知食君,“現在國內很多產品屬于這類情況——酪蛋白用的‘羊’,而乳清用的‘牛’,這是因為現在羊乳清粉又貴又稀缺。”
據知食君了解,羊乳清粉是生產羊奶酪產生的乳清液干燥得到的副產品,有數據顯示,1千克原奶中僅含有5.4%的乳清干物質,因此羊乳清對原奶的數量要求較高。而中國沒有食用奶酪的習慣,國內即使是一些大牧場,也很難滿足這么多企業的供應需要,多數是依賴進口。
而隨著羊奶粉大火,羊乳清粉的價格也不斷升高,甚至曾達到15萬元每噸的高價,便宜時每噸也在8-9萬元左右,讓一般的商家承受不起。
相比之下,牛乳清粉已經形成穩定的產業鏈,不僅生產工藝更為穩定,而且規模化的生產也能夠在產量和品質上提供更多保障,成為一些企業的選擇。
牛羊乳清營養價值差別不大,羊奶粉不易過敏屬忽悠
那么“牛羊混合”的奶粉和“純羊奶粉”相比,在營養上會有下降嗎?食品工程博士云無心表示,只要是合格的配方奶粉,不管蛋白質是來自于牛奶還是羊奶,都能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但也不會有其他“更好”的地方。
知食君查閱資料發現,牛羊乳清粉的營養成分組成和含量基本相同,主要營養成分是乳糖和α-乳白蛋白及β-乳球蛋白,這2種蛋白質均為優質蛋白,所以牛羊乳清粉的營養價值也基本相同。
而有些寶媽擔心牛奶乳糖不耐受,或者牛奶蛋白過敏的問題,事實上不用擔心。因為導致牛奶蛋白過敏的過敏原是酪蛋白,不過不管是什么乳清粉,成分中酪蛋白的含量都極少,因此,羊奶粉中添加牛乳清粉是安全的。
不過云無心認為,部分商家說的“羊奶粉不易過敏”純屬忽悠,如果嬰幼兒對牛奶過敏,認為喝羊奶粉就能解決問題,只是一廂情愿。
乳業專家宋亮同時補充,如果是已經出現重度不耐受的嬰幼兒,還得吃專業的水解蛋白配方奶這類“特配粉”產品才管用,因為其無論喝哪種羊奶粉都可能不耐受,這時候已經不是“牛羊混合”和“純羊乳”羊奶粉的問題了。
高同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