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建設軌道交通,但是地鐵與輕軌的區別,還是有人分不清的。所以我給大家整理一下它們的區別。
地鐵和輕軌有什么區別
1、城市軌道交通申請建造條件

現階段申報發展地鐵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10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30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的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3萬人以上。
申報建設輕軌的城市應達到下述基本條件。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在60億元以上,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城區人口在150萬人以上,規劃線路客流規模達到單向高峰小時1萬人以上。
對經濟條件較好交通擁堵問題比較嚴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軌交通項目予以優先支持。 可見地鐵申請門檻要比輕軌要高。
2、建設成本

地鐵每公里的造價在6億/公里左右,而輕軌每公里的大概是1.5億/公里左右。可見地鐵成本比輕軌高多了。
3、設計指標

輕軌軸重小于13噸,而地鐵軸重大于13噸,輕軌載客量只有幾百,地鐵超過1000人。看來地鐵貴還是有原因的。
4、本質區別

其實它們外形上沒有本質區別,輕軌也可以修在地下,地鐵也可以走地上。輕軌通常只有4節車廂,而地鐵最大為10節車廂。

從運輸能力、車輛設計以及建設投資等方面來看,輕軌與地鐵均有所差別。
其實歸根結底的區別,或者說本質的區別還是運量,地鐵線在高峰小時內,其單向運輸能力分別達到3萬至7萬人次,而輕軌的運力為0.6萬至2萬人次。
運量的大小決定了編組數(地鐵列車編組可達4-10節,輕軌列車編組為2-4節),決定了車輛,決定了軸重,決定了站臺長度(很重要,牽涉到預留用地,而土地對城市而言就是錢,地下車站的直接牽涉到造價,因此客流預測很重要)。

看到這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地鐵與輕軌的主要區別是運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