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泡打粉,又叫發泡粉、發酵粉,常用于制作蛋糕、松餅等面點中。那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有關泡打粉的話題,一起來看看吧。
泡打粉,屬于一種復配膨松劑,也就是里面的成分不止有一種,而是由多種成分組合而成。我們可以把這些成分簡單分為下面3大類:
成分一:小蘇打
泡打粉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小蘇打。小蘇打,學名叫碳酸氫鈉,屬于一種堿性化學物質,在潮濕、炎熱或者酸性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同時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這些氣體會使和好的面團發生膨脹,從而使做出的面點吃起來更加松軟。
雖說小蘇打可以使面團結構變得更蓬松,但是因為其自身較強的堿性,做出的面點口感上會有所損失,如果一不小心放過量,吃起來容易發苦。因此,人們就在泡打粉中加入了第二類成分:酸性材料。
成分二:酸性材料
泡打粉的成分里除了小蘇打外,還會添加一部分酸性材料,最常見的有塔塔粉。加入酸性材料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其和小蘇打在遇水發生反應的過程中,加速二氧化碳氣體的釋放,另一方面是中和掉小蘇打帶有的部分堿味,來達到酸堿度的平衡。
成分三:玉米淀粉
除了小蘇打和酸性材料外,泡打粉中還會添加的第三種成分,就是玉米淀粉。玉米淀粉充當的是一個“填充劑”的角色,用來隔開泡打粉中的堿性小蘇打和酸性材料,以避免它們過早發生反應。
在了解了泡打粉里面的成分后,相信大家對這一膨松劑也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必須要說的是,泡打粉和小蘇打不是一種東西,泡打粉里面除了小蘇打外,還有其它的成分,不能互相替代使用。
前面跟大家介紹了泡打粉中的成分構成,相信大家接下來最關心的,莫過于泡打粉怎么用。在使用泡打粉時,有兩個地方非常關鍵,一個是用的量,另一個就是放的順序。
在制作面點時,泡打粉不是放得越多越好,量過多,會影響到面點的口感,因此大家要拿捏好比例。一般來說,面粉和泡打粉的用量比例在100:2左右即可,即每100克面粉中加入2克左右泡打粉。
而在放的順序上,大家也不可忽略,一定要先將面粉和泡打粉在干的狀態下拌勻,再加入水等液體。如果直接把泡打粉倒入水中,會立刻產生大量氣體,還沒等把面粉揉成團,反應就已經發生了。
結語
由上可知,泡打粉主要由三種成分構成,分別是小蘇打、酸性材料和玉米淀粉,不同的成分,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金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