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王銘葦: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作為仁義之邦的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對山的崇拜,所以選出了三山五岳八座名山。三山五岳雖不是中國最高的山,卻是中國最有名的山,五岳舉世皆知,但三山卻被很多人弄混了。今天,我就三山五岳整體來給大家普及一下。
“五岳歸來不看山”,五岳被稱為華夏名山之首。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聞名于世。
泰山是“五岳”之首,素有中華國山、天下第一山之美譽,同時也是古代部分皇帝祭天封禪的名山。
泰山位于山東泰安,東望黃海,西襟黃河,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更是華夏歷史文化的縮影。
華山位于陜西華陰市,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岳,自古華山一條路,險居五岳之首。
由于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歷代君王祭西岳,都是在山下西岳廟中舉行大典。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谷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
衡山位于湖南衡陽,地臨湘水之濱,山上茂林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因而有“南岳獨秀”的美稱。
衡山是上古時期君王唐堯、虞舜巡疆狩獵祭祀社稷,夏禹殺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有寺、廟、庵、觀200多處,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處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兩顆真身舍利子,就珍藏于衡山南臺寺的金剛舍利塔中。因此,衡山也是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
恒山位于山西渾源,相傳四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
恒山古稱玄武山,是道教全真派圣地。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具在其中,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塞。恒山號稱“人天北柱”、“絕塞名山”,最有名的是道教三十六洞天第五洞天北岳恒山洞、懸空寺、恒山十八景。
五岳之中嵩山最為古老。早在36億年前,地球其它地方還沉睡海底時,嵩山就已橫空出世,傲然成陸。
《詩經》有“嵩高惟岳,峻極于天”,嵩山不同于其它四岳之處在于“奧”。
嵩山是炎黃祖源,三代都地,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圣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嵩山集地質地貌的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于一身,為世界地質上獨一無二的“五世同堂”。
相對于五岳,三山就顯得有些神秘了。
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齊人徐福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此后很多人都以為這海中的三座神山,就是“三山五岳”中的三山。
其實真實三山為: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的黃山市,有著“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黃山為道教圣地,歷史上的遺址遺跡眾多,奇松、怪石、云海、溫泉被稱為黃山四奇。“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就是黃山的名片。
廬山位于江西九江,它瀕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美譽。
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巒、噴雪鳴雷的銀泉飛瀑、瞬息萬變的云海奇觀、盛夏如春的涼爽氣候。李白《望廬山瀑布》說的瀑布、唐寅《廬山圖》中的觀音橋、周敦頤《愛蓮說》里的愛蓮池、毛主席的“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具在廬山。
雁蕩山位于浙江溫州,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中國“東南第一山”。
雁蕩山又名雁山,因山頂湖中蘆葦茂密,結草為蕩,南秋之雁多宿于此,故名雁蕩山。雁蕩山由東雁蕩山、西雁蕩山、南雁蕩山,北雁蕩山和中雁蕩山組成。雁蕩山開鑿于南北朝,興盛于唐、宋,最著名的為十院、十六亭、十八寺。
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