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國內知名互聯網教育平臺要跑路了?近日有媒體報道,CCtalk拖欠客戶6000萬元,疑似“跑路”。
對此,CCtalk公開回應,否認跑路和拖欠6000萬元傳聞。然而,其評論區依然有大量追討欠款的用戶。據悉,自2023年下半年起,CCtalk的提款賬期就越拉越長,眾多用戶表示取錢難,少則幾萬到10萬元,多的有上百萬元。
法定代表人突然變更
大量用戶提現困難
官網顯示,CCtalk是開放式教育平臺,內容涵蓋了語言類、職業教育、藝術、美術、興趣、公考、IT培訓等十幾個品類,匯聚了數萬名講師/創作者。平臺創立于2015年,累計服務23萬機構和個人,學員數量4500萬,課時數量5000萬,學習次數8億次。
據新京報,今年1月,多名線上講師向記者爆料稱,國內在線學習平臺CCtalk出現資金延遲甚至無法到賬的問題,涉及講師百余人,有人數十萬元的后臺資金難以提現。彼時CCtalk平臺運營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平臺沒有卷款跑路,“我們正對歷史結算款進行排期,之后會逐步發放。”
平臺講師李子杰(化名)告訴記者,他在該平臺講授攝影知識,使用CCtalk已5年。他表示,講師在平臺上發布課程,學員購買后,學費會進入平臺賬戶,講師申請提現后7個工作日即可到賬。李子杰稱,此前資金提現功能一直沒有問題。2023年7月,該平臺進行了升級,結算變成了半個月結算一次。李子杰告訴記者,2023年7月后臺顯示提現成功后資金卻遲遲不到銀行卡。“當時我的后臺賬戶有數十萬元學費,和CCtalk方反復催促后到賬了一些,目前還有近11萬元的學費沒有到賬。”在CCtalk講師的一個微信群里,多人稱被拖欠款項,從幾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
彼時CCtalk平臺運營工作人員稱,平臺沒有卷款跑路,“我們正對歷史結算款進行排期,之后會逐步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去年年底,CCtalk運營主體仙櫟科技曾更換法定代表人。
然而,事情并沒有好轉。時至5月,有更多媒體曝出CCtalk大量拖欠用戶錢款的消息。CCtalk接連出現更換法人、資金延遲甚至無法到賬、公眾號遷移等情況,令入駐其中的機構與老師深感不安,關于平臺卷款跑路的猜測不斷出現。
據銀柿財經,CCtalk公開的首個返賬節點是今年的4月30日。但過去近一月時間,多名老師反映錢款少到、未到,少則幾千元,多則數十萬元。記者在一個“CCtalk維權群”看見,其內有400余人,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加入,溝通欠賬事宜。5月26日還有消息稱,CCtalk目前整體欠款資金規模超過6000萬元。
平臺稱“沒有跑路”,用戶在評論區追債
有人被欠上百萬元
5月28日,CCtalk就被傳拖欠客戶6000萬元,疑似“跑路”一事發表聲明,稱此則信息并不準確、有失偏頗。
CCtalk在聲明中稱,沒有“跑路”,將來也不會“跑路”,公司法人、高管及員工100多人均在上海總部正常上班。CCtalk在聲明中承認從去年開始運營資金出現緊張的情況,對于部分機構和個人講師的結算款項未能及時結算,“根據實際情況,我們陸續相應地還款”。
除此之外,CCtalk稱所謂拖欠6000萬元的情況并不準確,“實際上我們針對未能及時結算的老客戶設計了各種方式的欠款抵扣方案,針對今年在CCtalk開課的老客戶我們采用4%的平臺手續費直接用于抵扣去年未到賬的欠款,目前簽訂了抵扣協議并正在抵扣的待結款項約占總體的75%,歷史欠款正在逐步減少,有部分客戶甚至已經全部抵消完欠款。同時我們每個月都在積極溝通和按月排款,我們并不想也不會置之不理。”
CCtalk回應稱,客戶端一直都能正常登錄使用,一切線上課程都可正常觀看。今年前5個月里,經營交易額達2.8億元。
雖然有客戶表示,今年的學費可正常提現,但也有老客戶質疑,2.8億元的交易額,為何不能按時還錢。在該微博評論下仍有不少疑似在CCtalk開課的講師吐槽目前仍未獲得平臺還款,一名叫“翼飛書畫”的網友評論稱,“你還欠我6萬多,拖了快一年了”,而CCtalk則回復稱,“真的很抱歉老師,我們還在努力持續出款中,目前4%抵扣的方案已經得以驗證,我們也是希望可以更快還清。”網友“黃同學H2O”評論稱,去年應該給的錢被單方面拖到今年,到今年4月底,只拿到了不到3%的還款,離CCtalk承諾的20%相差太遠,希望公司解釋,對此,CCtalk并未回應。
面對客戶對于CCtalk這則回應的質疑,記者撥打了CCtalk客服電話,對方建議郵件聯系,但截至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5月31日,CCtalk官方微博又發布結算升級說明,6月3日10:00,結算周期調整為D+1(針對已開通通聯的LV2及以上創作者),即第二天到賬。但在微博評論區,欠款仍是留言網友最關心的話題。
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年Q1中國數字教育用戶體驗與投訴數據報告》,2024年一季度全國數字教育投訴問題類型TOP10中,退款問題占比高達59.09%。退款難已成為互聯網教育行業的頑疾。
審 核丨劉鵬
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