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你可能不知道,野生娃娃魚雖然是一種國家保護動物,但是如今人工養殖的娃娃魚,是可以食用的。娃娃魚因肉質肥美鮮嫩且較為稀有,所以價格極高,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2000元一斤,卻還有價無市。當年供不應求的娃娃魚,現在卻無人問津,這是怎么回事呢?娃
你可能不知道,野生娃娃魚雖然是一種國家保護動物,但是如今人工養殖的娃娃魚,是可以食用的。
娃娃魚因肉質肥美鮮嫩且較為稀有,所以價格極高,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2000元一斤,卻還有價無市。當年供不應求的娃娃魚,現在卻無人問津,這是怎么回事呢?
娃娃魚學名其實叫“大鯢”,它是一種長有大尾的兩棲動物,常生活在我國河北、河南等地的巖洞、石穴當中。
一般來說,成年的娃娃魚可以長到半米多長,而有記錄以來最大的,更是達到了2米。娃娃魚頭扁而身體較寬,有一個大尾巴,整個外形有點像一個大號的壁虎。
至于為什么會稱它為“娃娃魚”,這是因為傳說它的叫聲聽上去,特別像嬰兒的啼哭聲。
然而,據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娃娃魚屬于兩棲動物,這類生物往往都是沒有聲帶的,所以是不可能發出叫聲的。
通過長期觀察,人們發現它在吃東西吞咽食物的時候,倒是會發出一些聲音,但是與小孩子哭的聲音卻毫不相關。
所以,也有些人認為,娃娃魚之所以叫“娃娃魚”,很可能是因為娃娃魚的造型看上去短短胖胖的,再加上體型也比較大,看上去像個小嬰兒,所以才有了此名。
那么,為什么如此稀有的動物,曾經賣2000元都有價無市,現在幾十塊一斤卻無人問津呢?
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野生娃娃魚是一級保護動物,然而,隨著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立馬便涌入了大量娃娃魚養殖戶。
前期可能還好,價格還能買上去,但當市面上娃娃魚的數量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就開始變大,而相應地,價格便會持續下滑。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市場本身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娃娃魚都屬于一種保護動物,所以凡是聽到有娃娃魚賣的地方,首先就會認為是不是違法的,這就導致很多人不敢嘗試。
而且,娃娃魚本身又不是魚,而是兩棲動物,很多人對吃兩棲動物還是比較排斥的,一個是長得嚇人,另外一個就是擔心寄生蟲。
這就像很多人對于牛蛙很不感冒,是一樣的。而對于那些知道養殖娃娃魚可以食用的食客來說,群體只有那么多,又不可能把娃娃魚當主食吃。
第三個原因,由于養殖技術越來越成熟,養殖娃娃魚的成本也變得越來越低,養殖戶們對娃娃魚的“賤賣”,造成市場價格崩盤。
要知道最開始的娃娃魚貴,是因為引入娃娃魚種苗的價格高。當養殖戶們的娃娃魚越養越多又賣不出去后,急于想回本的他們,便開始想要拉其它養殖戶“下水”,以極低的價格售出娃娃魚幼苗,這又導致了后續的娃娃魚價格越來越低。
所以也能看出,有很多的娃娃魚其實并沒有被引入市場,而是被出售給了其它新入行的養殖戶。
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所以如今的娃娃魚只得賣出“白菜價”,還這么不受人歡迎。
雖然低價的確對好娃娃魚這口的食客來說是好事,但娃娃魚的價格,已經不可能再恢復到往日的輝煌了。
當然,也有的朋友可能會認為,雖然娃娃魚的身價下跌了,但這不也間接表示,娃娃魚可能也將因此脫離瀕危動物的行列了不是嗎?這應該是好事吧?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那些被人們野放的娃娃魚,很多都沒有進行遺傳分析,更沒有檢查過有沒有攜帶什么病原體。
所以,如果這些養殖的娃娃魚,如果貿然野放,與野生娃娃魚相交,很有可能導致野生娃娃魚的基因發生改變,而這種現象可能會導致我國野生娃娃魚徹底滅絕。
所以,雖然如今養殖的娃娃魚看似數量挺多,但在對于保護野生娃娃魚來說,幾乎還沒有起到任何幫助,現存的野生娃娃魚仍然面臨瀕危,需要人們的特別保護。
如果我們在外面的餐館遇到出售娃娃魚的,請一定要弄清它的來源,不要誤食野生娃娃魚。
李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