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借”賦能金融機構,既是順應時代發展趨勢,也是利用技術手段實現更好的金融科技服務。
過去幾年消費金融行業“突飛猛進”,成績亮眼,引人矚目。但隨著入局者的增多,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獲客成本隨之水漲船高。為擴大市場份額,各路金融機構使出“十八般武藝”來吸引消費者,而且如何保持留存用戶活躍度也成為行業一大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簡單、粗暴的風控和營銷策略難以獲得預期成效,金融機構需要擯棄高速增長階段的粗放用戶運營模式,通過精細的數據分析對已有的存量客戶進行深度挖掘,才能留住優質用戶。
團隊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用科技賦能金融是大勢所趨。而眾多的持牌金融機構,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了沃土。“去哪借”,通過構建生態圈,發展金融科技,將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建設。
面臨數量眾多的“休眠”用戶,金融機構很難精準定位金融需求較強的用戶。長期以來致力于賦能金融機構服務的“去哪借”,可以依據平臺內海量的真實樣本表現數據和評分模型,通過精準獲客、精細化運營等方式盤活“休眠”用戶,幫助金融機構留住屬于自己的優質核心用戶。
為盤活如此龐大的存量用戶資源,各金融機構也進行過各種嘗試。但傳統的營銷策略會給金融機構帶來高額的營銷費用,對應的用戶轉化率并不理想。互聯網流量的入口被瓜分、傳統銀行互聯網產品的同質化競爭非常嚴重。傳統銀行的從業者,日益感覺到獲客不易、活客更難。“去哪借”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分析體系、HAS風控體系和AI決策體系三大體系,整合升級為“三體”智能決策引擎,其核心的功能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基于“三體”智能決策引擎的大數據分析體系,“三體”的AI決策體系運用了邏輯判斷、智能語音、可視化數據監控等方式,為金融服務做技術支持,幫助金融機構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截止到2019年1月,“去哪借”已幫助200+金融機構實現了3500萬用戶的輸入,用戶全面覆蓋了我國一二三線城市及下沉地區。未來“去哪借”將會繼續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不僅給金融機構賦能,也希望能夠很好地服務于有金融需求的大眾, 建設起良好的金融科技服務生態圈,推進普惠金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