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飛貸金融科技與齊齊哈爾農商行于深圳共同簽署金融科技全面合作協議。飛貸金融科技將向齊齊哈爾農商行輸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服務,這標志著農商行在實現普惠金融業務數字化升級方面開啟了更為積極、主動的新思路和新嘗試。
這也是飛貸金融科技繼與人保財險、北京銀行、華潤信托、通聯支付等涵蓋保險、銀行、信托、支付四大金融子行業頭部企業達成合作后的又一具有代表性的整體技術輸出合作案例。
齊齊哈爾農商行董事長李德忱與飛貸金融科技總裁曾旭暉簽署合作協議
簽約現場,齊齊哈爾農商行董事長李德忱與飛貸金融科技總裁曾旭暉出席并簽署了協議。飛貸金融科技將向齊齊哈爾農商行提供基于三大平臺六大服務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支持齊齊哈爾農商行在風險可控、試錯成本極低的情況下規模化發展移動信貸業務,助力其推動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區別于市面上常見的一次性技術采購、資源采購,飛貸金融科技與齊齊哈爾農商行簽署的是覆蓋業務全流程、運營全體系的移動信貸整體技術,這是農商行領域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新形式的探尋,也意味著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機構深層次共融的又一邁進。
契合農商行轉型升級 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成中小銀行合作首選
農商行作為商業銀行的一種重要類型,在服務實體經濟、農業發展以及踐行普惠金融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金融科技”這一風口下,農商行正紛紛跟進,嘗試通過新技術升級傳統業務、新模式優化服務體驗,力求打造更智能的普惠服務體系。但其數字普惠之路并非一帆風順,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深圳)聯盟發布的《2018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金融科技的大背景下,農商行發展形勢嚴峻。報告認為,人才、技術和體制是農商行發展金融科技的三大制約瓶頸,原有團隊的能力不足以及新人才引入困難、技術儲備及投入不夠、機制不支持,對于絕大多數農商行來說,僅僅依靠自身力量發展金融科技,即使是跟上行業現有水平,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在此情況下,許多農商行更為看重與外部的合作。
作為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服務商,飛貸移動信貸整體技術完美契合了農商行等中小銀行的需求,其“整體輸出、大規模實踐驗證、不依賴特定資源、支持合作伙伴能力建設”四大核心優勢,已獲市場檢驗及認可。尤其是“支持合作伙伴能力建設”廣受青睞,飛貸金融科技會作為“陪練”,提供包括解決方案建議、系統開發實施、上線后聯合運營以及前沿技術的持續升級等方面的支持,并在合作中將科技、風控、大數據等相關技術向合作方完成知識轉移,破解合作方能力建設的難點。
服務龐大農商行群體 移動信貸整體技術推動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落地
數據顯示,2017年末全國共有農村商業銀行1262家,總資產規模約24萬億元,分別占全國農村金融機構的32.5%和74.46%,分別占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27.74%和10.07%。預計2020年農信社改制基本完成后,農商行將超過2200家,占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近50%。這一數據背后,是龐大的金融科技轉型升級需求。
而像飛貸金融科技這類具有全流程技術持續研發優化能力、過往有過豐富金融業務實踐經驗、能夠鏈接各類資源以及形成整體的應用型輸出解決方案等方面優勢的金融科技企業,將極大助力更多中小金融機構發展普惠業務,擔當起新時期發展普惠金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