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閨蜜,一般是女生之間的稱呼,屬于非常親密的關系。
不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男女之間也開始互稱閨蜜了,宣稱彼此是純友誼。
可是,現實中的男女閨蜜,總是給人一種曖昧的感覺,這種關系大于友情,小于愛情,非常不好把握。
很多男女借純友誼來掩飾曖昧的行為,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甚至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其實,異性之間的關系非常敏感,想要維持真正的純友誼非常難,稍微不注意,關系就越界了。
現實中,很多男女私底下來往頻繁,早已違背了友情的初衷,外人一眼就能看出破綻。
雙方的關系一旦變味,就很難回到過去,友情基本上無法支撐下去,只是各自不肯承認罷了。
那么,男女之間,互稱“閨蜜”,是純友誼嗎?
答案很清楚,那不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曖昧而已,不信你看這些證據:
男女之間,一旦頻繁聊天,語言曖昧,其實關系早就不正常了。
這樣的男女,嘴里說是純友誼,對外宣稱是閨蜜關系,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們的關系不純潔。
因為,他們有事沒事都會聊天,互動過于頻繁,總是說一些曖昧的話語。
而且,兩個人在聊天時,會有意試探對方的心思,一旦有了方便的條件,就會進一步交往。
比如,男人總是暗示想請女人出去消費,迫切想見面,并且把時間和地點也不經意間透露出來了。
再比如,女人表面上把男人當成男閨蜜,但話里話外卻在暗示,不介意發展親密的關系,這就是曖昧的證明。
事實上,真正的純友誼,雙方都很謹慎,言行舉止都有很強的分寸感。
他們也會聊天,但都是一些很正常的話題,從來不會玩曖昧。
而且,聊天的時間不會很長,彼此都懂得避嫌,避免關系越界。
不過,有些男女在交往的時候,完全沒有異性之間的邊界感,只要有機會就會聊天。
這樣的男女,從一開始就抱著某種目的交往,只是為了掩飾曖昧的關系,才想出“男女閨蜜”這種自欺欺人的借口。
不過,就算男女再聰明也會露出痕跡,畢竟,借友情頻繁聊天,打情罵俏,玩曖昧的次數多了,早晚會出事。
男女在交往的時候,如果打著友情的旗號,私底下見面約會,關系肯定不純粹了。
這樣的男女,就算跟別人說兩個人是純友誼,但誰會信呢?
他們只有有時間,就會出去單獨見面,一點都沒有避諱,言行舉止都很親密,早就超出正常的友情范圍了。
而且,有些男女互稱閨蜜,即便被身邊的愛人質疑的時候,也會態度強硬,反過來倒打一耙,說愛人小心眼。
他們沒有界限感,私底下來往頻繁,甚至出現肢體上的接觸,關系早就曖昧了。
朋友吳小姐就交往了一個男閨蜜,兩個人關系非常親密,經常下班以后一起出去玩。
而且,吳小姐在男閨蜜面前,表現得無拘無束,有時候逛街累了,雙方找個地方休息,她還會把頭靠在男閨蜜大腿上。
在吳小姐的手機里,也存著她和男閨蜜大量的相片,雖然他們不承認關系曖昧,但認識他們的人都知道這種關系早就超越友情了。
也因此,吳小姐和男閨蜜的關系越走越近,最終在私下約會的時候,被男朋友撞見。
男朋友讓吳小姐和男閨蜜斷絕來往,但她卻怪男朋友小心眼,不信任她,雙方大吵一架,最終忍痛分手。
所以,當一個人和別的異性頻繁在私下見面,沒有邊界,這就不是友情,而是心照不宣的曖昧。
正常的男女,不會以閨蜜相稱,他們不會玩曖昧,更不會讓身邊的人誤會,非常謹慎。
只有那些本身就不安分的男女,才會借友情當遮羞布,實際上行曖昧之事。
尤其是有家室的男女,跟別的異性成為閨蜜關系,這本身就是有不良的想法。
比如,男人在婚外找紅顏知己,不過是為了掩飾內心尋求刺激的想法。
他們在跟女人交往的時候,一旦抓住機會,很容易做出曖昧的事情。
再比如,女人找男閨蜜,其實就是給自己玩曖昧找一個合理的借口,屬于自欺欺人。
說到底,男女之間互稱閨蜜,不過是雙方揣著明白裝糊涂,為了滿足情感上的欲望。
一旦雙方有合適的機會,很容易發展親密的關系,雙方不承認,無非是關系還沒有捅破。
雖然,現實中也存在純友誼,但真正能恪守邊界的很少,很多男女把友情當成曖昧的借口,這是不爭的事實。
舉止親密的異性,從來就不是純友誼,畢竟,真正的友情,從來都不會玩曖昧。
所以,男女以閨蜜相稱,不過是雙方故意裝傻,都不捅破這層曖昧“窗戶紙”,但關系已經越界了。
總結來說,男女之間,互稱“閨蜜”,根本就不是純友誼,這些證據很明顯:
他們頻繁聊天,語言曖昧;打著友情的旗號,私底下見面約會;互稱閨蜜,本質上就是在玩曖昧。
感情,具有很強的排他性,一旦做不到絕對忠誠,很難順利走下去。
為什么很多婚戀關系分崩離析,無非就是在這段關系里,有一方不安分,跟別的異性過于親密,最終突破了忠誠的底線。
希望男女能夠克制自己,恪守底線,任何時候,都不能借友情玩曖昧,否則,就是婚戀以外的感情游戲,終究會付出代價。
正如席勒說:“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愛情的領域非常的狹小,它狹到只能容下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那便不能稱做愛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戲?!?/p>
但愿現實中的男女,能夠有所警醒!
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