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三更半夜,躺在床上,你卻保持清醒無法入眠?
早晨八點,鬧鐘不斷,你卻還在昏昏欲睡難以睜眼?
如果是,那么你的生物鐘需要調整啦!
01 生物鐘是什么?
臨床上的“生物鐘”是指可以調節人體生命活動節律的神經結構,分主控鐘及外周鐘,主控鐘的位置在下丘腦視交叉上核;外周鐘則不僅分布在整個大腦,還分布在全身各器官及組織。
人體的生命活動晝夜節律為24.18小時,主控鐘每天需要和外界授時因子校準,以確保每個生命活動的24小時節律正常運轉。
可以影響主控鐘的因素被稱為“授時因子”,授時因子包括明暗變化的太陽光、運動及社會活動、進餐習慣等。
對人體最有效最重要的授時因子是太陽光,因為主控鐘調控的“褪黑素分泌時相”、“核心體溫及皮質醇分泌時相”都受到太陽光的明暗變化影響。
生物鐘失調的3種類型:
生物鐘失調性又稱為“睡眠—覺醒”晝夜節律失調,主要癥狀是入睡困難、早醒、白天嗜睡、疲勞或多項均有。生物鐘失調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內源性晝夜節律失調,主要原因是生物鐘的結構或功能紊亂;
·第二類是外源性晝夜節律失調,主要包括時差變化生物鐘紊亂和倒班工作生物鐘紊亂;
·第三類是非特殊“睡眠—覺醒”晝夜節律失調。
如果反復失眠超過三個月或經常白天嗜睡,且起因于內源性晝夜節律失調或外源性晝夜節律失調,嚴重到影響日常身體、精神、工作、學習等,則被認為是生物鐘鐘壞了!
02 生物鐘紊亂對各個器官有什么影響?
生物鐘是控制我們晝夜覺醒和睡眠規律的重要因素,大多數人的生物鐘被劃分為白天和夜晚,長期的晝夜顛倒會造成人體生物鐘紊亂,生物鐘紊亂對我們人體又有什么影響呢?
想要了解生物鐘紊亂對人體有什么影響,首先要了解各個時間段器官的運轉:
子時(23點至1點):膽汁分泌最多的時刻,適合進入睡眠。
丑時(1點至3點):肝血的物質進行交換,利于養肝生血。此時盡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寅時(3點至5點):肺開始運行血液,把肝臟儲備的新鮮血液輸送到身體的各個血脈。
卯時(5點至7點):大腸運轉加快,促進早晨排泄。
辰時(7點至9點):胃運轉加速,促進食物進行消化。
巳時(9點至11點):脾開始運轉,全身的氣血也開始運轉,此時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午時(11點至13點):心的運轉速度達到最高,利于周圍血液循環和消化。
末時(13點至15點):小腸開始清理廢物以及吸收營養,加工處理人體內各種營養元素。
申時(15點至17點):膀胱運轉速度開始加快,加速小腸清理下注的水液以及身上的火氣。
酉時(17點至19點):腎基本處于休息狀態,此時不宜過勞。
戌時(19點至21點):心臟運轉加快,開始主泄、主血。
亥時(21點至23點):三焦連通百脈,百脈開始修養,人體此時應該入睡。
從各個器官的運轉時間以及相關科學研究表明,長期的熬夜會擾亂我們的生物鐘,導致體重增加,免疫力增加,同時誘發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尤其是三班倒的工作人員患2型糖尿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比普通人群高。
03 失衡的生物鐘,怎么調回來?
“養生道理雖然我們都懂,但是當生物鐘已經紊亂時,有什么方法調整或補救嗎?”康叔總結了調整生物鐘主要使用的幾種方法:
?光照療法
利用亮度高的人造光源來模擬太陽光,讓生物鐘紊亂的人在指定的時間在燈箱下照射,從而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達到調節生物鐘的效果。
?時間療法
經常失眠的患者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連續幾天晚睡幾小時,來重新設置生物鐘,這個方法通常要持續兩周左右。這種方法個人在家里比較難做到,因為需要回避環境中有關自然時間的各種提示,臨床上需要在醫院中嚴格實施。
?“4個7秒”呼吸法
第一個7秒:吸氣的同時放松身體,想象你的全身每個部位都充滿活力,從腳趾到膝蓋,再到跨部、腹部、肩部、雙手臂以及頭部......
第二個7秒:屏住呼吸,讓你的身體逐漸安靜、放松……
第三個7秒:呼氣,想象你身體的各種負面情緒正在慢慢釋放;
第四個7秒:屏住呼吸,然后重復第一、二、三個步驟,重復7遍。
生物鐘的調整是一個打破現有習慣再重組的過程,因此是循序漸進的,也許短時間內會造成身體不適,但決心和堅持,就是唯一的方法,或許需要半個月,一個月,甚至更久,但對于長久的健康而言,這只是很小的一段時間。
關注康叔,呵護睡眠健康!
高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