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功過自在人心。
就在不久之前的1月29日,世嘉颯美(SEGASammy)集團對外,發布了最新一季的經營體制改革,以及董事會職位變動通知。
“關于董事職位變更以及職位調動的通知”
考慮到去年世嘉集團在游戲行業的慘淡業績,進行大規模的體制改革,自然也沒有什么好奇怪的,但在這份文件上,某項董事會職位變動,卻成為了不少玩家和媒體關注的焦點。
身為“如龍(人中之龍)”系列游戲總監督的名越稔洋,將會在下個財年,解除世嘉董事,以及首席創意總監的職務,但仍將繼續留在公司擔任創意監督,變動將于今年的4月1日正式實行。
盡管沒有明說,但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名越稔洋這是被降職了,部門高管一夜之間變成了普通員工。
考慮到名越稔洋今年已經55歲,并且將自己的大半生都獻給了公司,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緣由,世嘉的高層們大概也不會這么絕情。也因為這樣,關于他被撤職的主要原因,便成為了社交網絡上,玩家們討論的焦點。
名越稔洋
在進入正題之前,請讓我先為不熟悉世嘉的朋友,簡單介紹一下名越稔洋。
1989年入職世嘉的名越稔洋,曾經在世嘉的“第二軟件研究開發部(AM2研)”師從前公司“頭牌”鈴木裕,參加過《VR戰士》《VR賽車》等大熱街機游戲的開發,出師后主導開發了大名鼎鼎的《夢游美國(Daytona USA)》,以及《SpikeOut》等游戲,躋身日本一線制作人。
主機戰爭結束后,名越稔洋作為制作人,在索尼的PS2平臺,主導開發了初代《人中之龍》。2011年,名越稔洋在世嘉建立了自己的“如龍工作室”,并在次年擔任首席創意官一職。雖然在隨著之后的幾年里,世嘉經過了多次結構調整,但名越稔洋一直作為公司僅剩不多的“明星制作人”,活躍在大眾視野中。
頻繁出席各種場合的名越稔洋顯然已經成為了世嘉最重要的臉面(圖源:funglr games)
可想而知,對于名越稔洋本人來說,這次降職一定是一次不小的打擊。
不過讓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在日語網絡社區中,比起惋惜,尖酸刻薄的“幸災樂禍”,反而成為了主流聲音。
在這類人群的眼中,名越降職的理由非常簡單——“芝士牛肉蓋飯事件”
去年,我曾經寫過一篇名為《日本的“沙縣小吃”,在網絡上卷起了一場輿論風暴》的文章,其中就對這個事件有過一次詳細的介紹。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7月,名越在自己的慣例直播節目,《世嘉生放~制作人名越稔洋的干杯生放送》中的一次失言。
“世嘉生放”是一檔每月按時播出的世嘉直播節目,內容以介紹世嘉的動態和活動為主
在節目中,名越稔洋為了考慮節目效果,用“像是會吃芝士牛肉蓋飯”,這一含有“失敗者(Loser)”含義的詞匯,來形容參加“噗喲噗喲”大賽的電競選手,引起了相當大范圍的輿論批判和炎上,不少過激的網友甚至表示,只要名越不下臺,他們就不買世嘉的游戲。
事后世嘉趕緊發表了道歉聲明,并將錄播中這一段的內容刪除,但卻遠不能平息群眾的怒火。
從那之后開始,名越稔洋就一直生活在“網暴”的陰影下,連他自己都在后來的節目中坦言,“長到55歲還沒像這樣惹人生氣過”(有意思的是,因為原話的賓語模糊,不少網友猜測名越是被世嘉高層教訓了)。
直到今天,還有不少網友喜歡用“人中芝牛”來諷刺名越稔洋,在他們看來,名越的下臺完全就是自作自受。
不過在更加客觀理性的網友看來,事情也許并沒有那么簡單。
在被降職之前,名越稔洋在世嘉的職務,是董事會成員兼開發部門的“首席創意總監(Chief Creative Officer)”,用通俗點的話來說,就是管理和審核世嘉旗下,大部分項目的開發和宣傳。
結合這一職務的重要性,自然引得不少玩家猜測,這次降職,也許是名越稔洋為擔任CCO期間,世嘉品牌的落沒所負責任的體現。
事實上,如果我們簡單翻閱世嘉近年來的銷售數據就會發現,這種猜測并非毫無根據。以2019和2020年舉例,世嘉自家的游戲IP,幾乎無一例外地遭遇了“暴死”。
賣得好的都不是自家的
其中,在2016年由粉絲投票第一名為契機,復活的《新櫻花大戰》,僅僅售出了不到二十萬份,而被名越稔洋寄予了厚望,投入了大量資源開發的《人中之龍7》,也只賣出不到五十萬份,反而是旗下子公司“ATLUS”的《女神異聞錄5皇家版》,輕輕松松賣出了百萬級的成績。
有意思的是,在世嘉對《新櫻花大戰》和《人中之龍7》,出現市場形式誤判,投入過多資源的同時,另一款作品《初音未來 歌姬計劃MEGA’39》(以下簡稱“歌姬計劃”)的NS移植版,在日本地區,卻出現了由于供貨量不足,實體版缺貨的窘況。
順帶一提,這款游戲的斷貨現象,出現在首周實體銷量只有三萬多套的前提下
乍看之下,這兩件事情似乎沒有什么直接聯系,但如何進行IP選擇以及市場評估,確實就是名越最重要的工作。實際上,在民間玩家中,有這樣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
名越稔洋似乎在游戲決策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傾向性,首先是對自己不看好的IP減少資源投入,其次是側重索尼的“PlayStation”平臺發行游戲。
結合“歌姬計劃”NS版的遭遇,以及《新櫻花大戰》毫無道理的獨占情況來看,這些說法也確實并非空穴來風,而名越本人的某些言行,更是在有意無意間佐證猜測的最好“證據”。
2018年,作為SIE合作伙伴的名越稔洋,接受過一次日本媒體的采訪,在這次采訪中,名越毫不避諱對于PS2時代,同意和幫助他發行初代“人中之龍”的SCE(現SIE)的感激,和贊美之情,用采訪中的原話來說,SCE是唯一愿意傾聽他意見的對象(在另一篇EDGE的采訪中,名越還明確表示,任天堂和微軟都曾經拒絕他的請求)。
那個時候,正好是日本游戲市場的低迷期,持續萎靡的經濟和日漸浮出水面的“少子化”現象,市場普遍認為游戲應該是給小孩子玩的東西,包括世嘉在內的游戲公司,都不太看好一份講述“黑道故事”的企劃,也正因為這樣,SCE的支持才顯得十分寶貴。
也許是受到自己“人中之龍”系列中,日本黑道所謂“仁義”思想的感染,又或者是看到2013年,《人中之龍1&2HD》在WIIU上的慘淡銷量(其中既有平臺又有作品本身的原因),名越掌權后,世嘉的工作重心便向著索尼平臺偏移。
如果事情真如名越在采訪中所說的那樣,那么基于個人情感的偏心,似乎也就沒有那么難以理解了。
2020年,世嘉歐洲在品牌60周年之際,對名越進行過一次半個小時的專訪,內容涉及名越和世嘉的過去,產品未來的走向和可能性。在這次采訪里,名越稔洋在面對“超級猴子球”相關提問時,表達了自己“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