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鵝時間長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的會遇到鵝的“飛機翅“”的現象。什么是鵝的“飛機翅”呢?鵝的“飛機翅”就是鵝的翻翅現象,有單側翻的,也有雙側翻的,特別是雙側翻的,橫架在身體的兩側,就像飛機的翅膀一樣,所以大家也就非常形象的稱之為“飛機翅“。那么
養鵝時間長的朋友可能或多或少的會遇到鵝的“飛機翅“”的現象。
什么是鵝的“飛機翅”呢?
鵝的“飛機翅”就是鵝的翻翅現象,有單側翻的,也有雙側翻的,特別是雙側翻的,橫架在身體的兩側,就像飛機的翅膀一樣,所以大家也就非常形象的稱之為“飛機翅“。
那么“飛機翅”現象有哪些害處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采取哪些預防的措施才能有效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呢?小農莊結合17年來的養鵝經歷來和大家聊一聊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一、“飛機翅”在鵝業生產中有哪些害處呢?
說起“飛機翅”的害處,想必養過鵝有過這種經歷的朋友都很清楚,這害處呢,至少有3點:
(一)影響美觀,商品鵝的銷售價格會受到影響
外翻的翅膀除了影響美觀外,更重要的是影響到商品鵝的銷售價格,因為這種外翻的翅膀的大翅羽毛,由于大翅的變形,基本失去了商品的價值。大家可能都知道,這大翅的羽毛主要是用來生產羽毛球的,每根大翅的羽毛價格在0.3元左右,一只鵝共有大翅13或14根,也就是說一只鵝的大翅羽毛價值在4元左右。這樣的話,養殖戶們賣商品鵝的時候,如果出現了這種“飛機翅”的鵝,每只就會被扣除4元左右。假如養2000只鵝,出現這種翻翅現象的鵝有20%的話,即400只,那么這個養殖戶就要少收入1600元,這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二)影響交配,大大降低了種蛋的受精率
無論是外翻翅膀的公鵝或是母鵝都會影響到交配,從而影響到種蛋的孵化率問題。對于公鵝來說,外翻的翅膀,讓其失去了交配時的平衡能力,完成與母鵝的交配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雙外翻翅膀的公鵝,根本就沒辦法與母鵝進行交配。為什么這樣說呢?如果您長期的觀察鵝的日常行為,您就會發現,公鵝在交配時,需要依靠兩只翅膀的輔助完成與母鵝的交配。
而對于母鵝而言,外翻的翅膀同樣會影響與公鵝的交配,雖然沒有公鵝的影響那么絕對,但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由于這種原因,在選擇種鵝時,有經驗的種鵝養殖戶,會在選留后備種鵝時就將其剔除,作為商品鵝處理掉。
(三)靠自然孵化的養殖戶,外翻翅膀的母鵝基本是不可以利用其作自然孵化用的
我國的鵝品種除了四川白鵝、豁眼鵝(五龍鵝)、太湖鵝等幾個品種的鵝很少有抱窩的習性外,其它的鵝品種幾乎都存在著很強的抱窩性,所以很多地方的農戶至今還保留著用母鵝孵化小鵝的習慣。尤為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鵝品種是浙東白鵝,也被稱為“白色四季鵝”,為什么被稱為“白色四季鵝”呢?就是因為大部分的浙東白鵝有四個產蛋期,每個產蛋期結束后,都會抱窩,所以飼養浙東白鵝的農戶會利用這種習性,靠母鵝來完成種蛋的孵化。
這種行為較強的鵝還有安徽西部六安地區的皖西白鵝、雁鵝。當然新疆伊犁地區的塔城飛鵝(伊犁鵝),這種習性就更強啦。
鵝在自然孵化的過程中,要靠翅膀的下垂覆蓋到鵝蛋上,形成一個閉合的作用,從而保存住溫度和熱量,達到給鵝蛋加溫的目的,那么外翻翅膀的鵝顯然是無法達到這一點的,所以,外翻翅膀的鵝是沒有辦法完成自然孵化任務的。
二、“飛機翅”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小農莊17年的養鵝過程中接觸到了很多的鵝品種,有浙東白鵝、四川白鵝、太湖鵝、豁眼鵝、皖西白鵝、雁鵝、三花雜交鵝等一些品種。在這些品種的飼養過程中發現了一個規律,出現“飛機翅”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總結起來主要有4種情況。
(一)越是生長速度快的品種,翻翅率越高
在小農莊曾經飼喂過的這些鵝品種中,浙東白鵝的生長速度最高,它的翻翅率也是最高的,在管理不善的情況下,幾乎可以達到30%,這個比例還是很高的。其次是三花雜交鵝,而四川白鵝、太湖鵝和豁眼鵝的翻翅率卻很低,在飼喂的太湖鵝和豁眼鵝中幾乎沒有這種現象的發生。
(二)主要靠放牧或青草飼喂的鵝的翻翅率較低,圈養鵝和主要依靠飼喂精料的鵝的翻翅率明顯偏高
在小農莊17年的養鵝過程中發現一種現象,主要靠放牧或青草飼喂的鵝的翻翅率也明顯低于主要靠精料飼喂的圈養鵝。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個肯定是和密度大、維生素以及礦物質的攝入不合理或偏低有很大的關系。
(三)營養的搭配不合理,尤其是鈣磷的缺乏或比例失調,導致鵝的翻翅現象
鵝翻翅的原因是因為翅膀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骨骼變形導致的,大家知道骨骼的生長過程中要依靠鈣的補給完成,如果這個階段鈣的補給不到位,鈣磷比例失調,就會促進鵝翻翅現象的發生。
(四)缺乏陽光的照射和運動量也是鵝翻膀的一種主要因素
大家知道曬太陽有助于合成維生素D,從而促進鈣的吸收,適當的運動量又有助于骨骼的發育,在缺乏陽光照射的情況下,維生素D的合成無法完成,那么又如何完成鈣的吸收呢?
三、降低鵝翻翅現象的3種有效措施
認識了鵝翻翅的危害性,找到了鵝翻翅的原因,那么如何預防鵝翻翅現象的發生呢?還是要從鵝的翻翅的原因有針對性的解決。
(一)首先要注意飼料搭配的合理性,尤其是礦物質和維生素的補給一定要跟上
俗話說,病從口入,飼料是引起鵝病癥的最大因素。還是之前說的較多的那些話,養殖的成功必須要建立在充分了解您所養殖的對象行為習性和生理習性的基礎上,從而加以順勢而為,才能確保養殖的成功率。
在飼料的配制上,在鵝的每個發育的階段,一定要配制適合這個生長階段的營養全面的飼料,而且一定要注意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合理投入。一般情況下礦物質主要的元素是鈣和磷,二者要占到日糧的1%左右,鈣和磷的比例為2:1。
關于維生素的投入,除了合成的維生素按比例添加以外,小農莊一直是主張種草養鵝的,種草養鵝的主要目的除了降低一部分成本以外,還有更重要的因素就是補充鵝所需要的最天然的、最符合鵝自身生長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在這一點上很多的養殖戶一直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種草養鵝就是為了節約成本,其實它的意義遠非降低成本這么簡單。
(二)增加鵝的運動量以及鵝的“日光浴”
增加鵝的運動量以及鵝的曬太陽的時間,有助于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促進鵝對鈣的轉化與吸收,從而達到促進骨骼發育的目的。所以,養殖戶在財力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對養鵝場地的建設投入,盡可能的擴大鵝的水上運動場的面積和陸地運動場的面積,降低鵝的飼養密度,讓鵝有更大的空間進行運動和“日光浴”。對于有放牧條件的養殖戶,每天保持適當的放牧運動,可以大大的緩解和降低鵝的翻翅現象。
(三)掌握鵝的翻翅的最初發生的階段,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校正
一般情況下,鵝的翻翅的高發期在40~55天這個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的前期,就要特別的重視飼養管理工作,注意觀察鵝的翅膀的發育,一旦發現有翅膀下垂的現象,應及時用繃帶固定對其進行校正,不能任其發展,如果不及時校正的話,一旦形成,就再也無法復位了。
結束語:鵝的“飛機翅”現象雖然不能引起鵝的死亡,但對養鵝經濟效益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要引起養鵝戶的重視。降低或緩解“飛機翅”的發生,作為養鵝戶來說,要建立在充分了解鵝發生翻翅的4個主要原因上,才能有效的對癥預防,從而增加養鵝的收益。
聊聊三農的人和事,分享種植養殖的實操經驗,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如您有更多興趣了解系統的養鵝知識,歡迎閱讀小農莊歷時半年編寫的專欄《我的100節養鵝分享》,里面有您想獲得的更多的更全面的養鵝知識內容。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