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幾年,各種網紅食物不斷推出,其中自熱鍋在銷售最為火爆,甚至某品牌自熱鍋在2019年一年中就創下10億元的銷售額,可謂是風靡一時,就連火鍋行業巨頭海底撈也加入其中,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售賣自家的自熱火鍋。與傳統的快速食品方便面相比,自熱鍋更
最近幾年,各種網紅食物不斷推出,其中自熱鍋在銷售最為火爆,甚至某品牌自熱鍋在2019年一年中就創下10億元的銷售額,可謂是風靡一時,就連火鍋行業巨頭海底撈也加入其中,開始在各大電商平臺售賣自家的自熱火鍋。
與傳統的快速食品方便面相比,自熱鍋更方便實惠,不論何時何地,只需要一碗涼水便能將其加熱,而且有火鍋自熱鍋、米飯自熱鍋多個種類供人們選擇,但從2019年之后,自熱鍋并沒有像人們預想的那樣銷量不斷增長,反而逐漸不火了,甚至有很多網友表示不再愿意嘗試。為啥自熱鍋不火了?其實歸根結底有以下4個原因。
原因一:性價比低
通常情況下,一盒自熱鍋的價格要15元以上,還是全素的,如果想吃肉,那價格可能至少需要20元了,而且不論是素的還是葷的自熱鍋,菜量都比較少,一份自熱鍋一個成年人基本不夠吃。其實自熱鍋自身的食材、包裝、研發等成本并不高,商家為了提高知名度加大了宣傳成本,導致食材成本所占的比重卻遠不如宣傳成本,這樣本末倒置,性比價當然就不會很高了。
相對較于傳統的泡面,一份自熱鍋的價格至少可以買3、4桶泡面了,所以很多時候,尤其是在火車上,人們更愿意選擇泡面,有面有湯會吃的很舒服,也更容易吃飽。即使追求時尚潮流的年輕人,在吃過幾次自熱鍋之后,也逐漸回歸了泡面的行列中。
原因二:口味、質量爭議大
對于自熱鍋來說,不管是品質還是口味都有較大的爭議,有些網友覺得還不錯,而有些網友則覺得難吃。這是由于自熱鍋中的食材都是熟的,為了增加食材的保質期,里面添加了不少防腐劑等物質,而且品牌眾多,質量參差不齊,導致很多朋友買到的自熱鍋口感不佳,嘗試一次之后便不愿意再嘗試了。
原因三:競爭比較激烈
當某品牌的自熱鍋一年賣了10億元人民幣時,很多商家看到自熱鍋的利潤空間后,便紛紛開始生產自熱鍋、創造自己的品牌,從而使得大量的資本進入市場,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很多商家認為你有火鍋自熱鍋、米飯自熱鍋等,我就能上市熱干面自熱鍋、臭豆腐自熱鍋等,形成了“萬物皆可自熱”的格局。
結果很多消費者還沒有習慣第一種、第二種口味,第三種、第四種、第五種等就緊接著上市了,讓人措手不及,新鮮感吸引了大批人去嘗試,但是隨著新鮮感消失殆盡之后,自熱鍋的銷量便開始出現下滑的尷尬局面。而泡面雖然口味和品牌也比較多,但推出新品很慢,經過時間的沉淀,消費者比較容易接受。
原因四:受眾范圍小
對于美味的食物,人們講究食材新鮮和烹飪得當,而自熱鍋只需要加入自熱包、水,便能利用水蒸氣將食物加熱,但這大多數人一時間并不能完全接受,所以違反了人們對美食烹飪的認知,愿意嘗試購買自熱鍋的大多數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相對于泡面來講,自熱鍋的受眾范圍就小很多。
——老井說——
自熱鍋前兩年坐在了風口上,銷售額節節攀升,但人們嘗過鮮之后,對其價格、口感、方便程度都不是太滿意,購買的興趣也是大幅下降,很難替代方便面、粉絲、螺螄粉等方便食品,但在戶外探險、缺乏熱水等特殊領域,還是有很大的用處的,也并不會一下子消亡掉,只會優勝劣汰,保留一些真正有實力的自熱鍋廠家。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張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