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天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
見證嫦娥六號月背起飛的重要時刻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今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帶著采集的月球樣品,成功從月背起飛。剛剛在現場,我們也見證了這個點火起飛的全過程,可以說堪稱完美。
從6月2日早上6點多,嫦娥六號著陸月背之后,還完成了月背采樣、國旗展示等相關工作。月宮取寶結果怎么樣,我們請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專家榮志飛介紹一下。
入軌精度要求高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剛剛在現場,我和榮老師也是見證了嫦娥六號上升器在月面起飛的全程。短短6分鐘時間很震撼。這個月面起飛難在哪?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榮志飛:起飛過程比較順利,6分鐘的時間完成了入軌。那它難在哪呢?首先起飛入軌精度要求高,這樣才能為后續和軌返組合體的交會對接創造良好的條件。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我們面前有一個模型,可以給大家演示一下。嫦娥六號有四器組成,“軌道器+返回器”和“著陸器+上升器”。降落月背的是著上組合體,而軌返組合體就留在了月球軌道上。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榮志飛:這個是月面起飛的上升器,著陸器就留在了月背上。這個月面起飛,就相當于在月球完成一次發射,不過它與地面發射不同的是,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射塔架系統。
和它一起著陸月背的著陸器,就充當了上升器的“臨時發射塔架”。
此外,月面起飛參數是地面精準計算的,地面測控人員要根據著陸的位置和姿態、環月的軌道,為上升器計算出最佳的飛行方向和參數,保障上升器以這種方式起飛。這樣才能以最省燃料的方式進入交會對接初始軌道,與一直在月球軌道運行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
月面起飛
必須零窗口按時起飛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榮志飛:由于月面起飛的時間點是零窗口,要求上升器必須按時起飛。
這是因為月球自轉周期是一個月,一旦錯過了,對接窗口就得再等一個月。
人家知道在火箭發射的時候會有一個導流槽將火箭的尾焰排出,但是上升器與著陸器之間預留的導流槽空間比較小,為此在著陸器上設計了導流槽,發動機點火后會處在一個高溫環境下,需要上升器具有隔熱設計。目前來看,月面起飛非常完美。
鉆具鉆取+機械臂表取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我們知道在落月之后,嫦娥六號就開始了月背月球樣品的采集工作,分為鉆取和表取兩種方式進行。這個工作完成得怎么樣呢?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榮志飛:為了提高采樣效率,可以說是天上地上一起努力。表取采樣更加智能了,同樣,地面飛控系統也為此進行了智能規劃,保障了天上地上同步進行,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從這個視頻來看,看起來像一個中國的“中”字的造型。
在月球背面展示五星紅旗
完成采樣任務之后,還進行了月面國旗的展示。
總臺央視記者 崔霞:我當時在現場也看到了月背五星紅旗展開的照片。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榮志飛:這次也是一個創新,國旗是通過著陸器上的國旗展示系統來進行展示,在月球背面有一個國旗展開的過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