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市民正在選購假發。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5億人正在飽受脫發困擾,平均每6個人當中就有1人脫發。值得關注的是,脫發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大批“90后”已經加入到脫發大軍中來。脫發號稱“顏值第一大殺手”,愛美的人自然會想方設法
市民正在選購假發。
來自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5億人正在飽受脫發困擾,平均每6個人當中就有1人脫發。值得關注的是,脫發正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大批“90后”已經加入到脫發大軍中來。
脫發號稱“顏值第一大殺手”,愛美的人自然會想方設法挽救形象。因此,生發、植發、假發都成為了熱門選擇。記者在桂林本地走訪發現,“頭頂經濟”確實越來越火,而且年輕消費者占比也越來越高。
植發消費以年輕人為主
央視財經報道,有數據顯示,在目前的植發群體中,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占了57.4%。在2016年至2019年期間,我國植發行業市場規模由57億元躍升到163億元。2020年,植發行業市場規模有突破200億元的趨勢。
七星區一家專門做植發的機構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入駐桂林僅有2年的時間,從開業至今的生意都不錯。
1991年出生的黃文(化名)就在本地某機構進行了植發。他告訴記者,自己的頭發從幾年前開始越來越少,發際線移到了頭頂,只能靠著戴帽子出門見人。在身邊朋友的推薦下,他前幾個月終于進行了植發。
“我種了大概3500個毛囊單位,每個毛囊單位10塊錢,這里就花費了3萬多元。”黃文說,他確實看到很多年輕面孔去植發、護理。
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嚴文杰主任醫師介紹,該醫院從去年開始開展毛發移植手術,“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為雄激素性禿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雄禿。從到醫院植發的人來看,因為雄 禿 植 發 的 可 以 占 到80% 至90%。”嚴文杰說,從到醫院植發人群的年齡構成來看,目前來植發的人占比最高的是20歲至30歲的“90后”群體,占比可以達到70%左右。
桂林假發市場火熱
如今,很多脫發人群把美的希望寄托在了假發上,既不傷身,也不需要做手術,還能發現自己適合哪種發型。因此,桂林的假發市場也比較火熱。
昨日,記者在八桂大廈看到,多家假發銷售店都有顧客在選購。三樓一家假發店的工作人員唐女士告訴記者,當前購買假發的依然以中老年女性居多。不過,近年來購買假發的禿發年輕人也越來越多。
“現在購買假發的年輕人大約可以占到30%,這個占比已經比前幾年要高很多。”。
百貨大樓某品牌假發專賣店工作人員楊先生介紹,今年因為疫情,大家的荷包比較緊,但是假發需求量比較大,所以銷量受影響較小。“中老年、年輕人、男性、女性都比較多,從我們店的情況看,40歲以上的消費者約占30% ,30歲至40歲約40%,30歲以下的約30%,30歲以上的消費者以女性居多,30歲以下的消費者則是以男性居多。”
該商場內另一家假發專賣店的工作人員周女士表示,秋冬季節脫發比較嚴重,天氣比較涼爽,所以現在正是假發銷售的高峰期,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可以賣出30頂假發。“近幾年,桂林賣假發的店確實越來越多了,其中還有一些高端品牌的假發專賣店入駐,很多店還可以定制假發。”
網上假發銷售同樣火熱,記者在某網購平臺搜索假發字樣發現,月銷售量過萬的假發片、假發套比比皆是。
生發產品等銷量增長迅猛
除了植發和買假發,生發產品、養發館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今年11月,百度發布了“2020年輕人消費搜索大數據”,程序員最愛的竟然是頭皮養生館,而“生發劑”也成為了“近30天測評話題下TOP10搜索品類”之一。
與去年相比,今年天貓“雙11”的11月1日開售首日,頭皮護理類產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400%,護發精油增長達500%以上。與此同時,帽子假發、生發儀等一些“物理外掛”產品也在今年備受關注,銷量增長迅猛。
遇到脫發問題到底應該怎么辦呢?嚴文杰主任醫師介紹,脫發分為生理性脫發和病理性脫發兩種。如果是正常生理性脫發無需過于擔心,但是一個人每天脫發80根以上,連續3個月那就屬于非正常的脫發現象,應該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后,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或者選擇植發。
就拿雄禿患者來說,大部分有相關遺傳因素。隨著年齡增加,頭頂部和發際線的毛發會進行性減少,自體毛發移植手術是把枕部不受雄激素影響的毛囊移植到脫發區域。但是雄禿的治療是綜合性的治療,包括了毛發鏡檢測、內科治療、物理治療、毛發移植手術。往往單一的治療手段并不一定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建議針對患者的不同情況,采用更適合患者的治療手段。
嚴文杰表示,除了遺傳因素,脫發因素當然還有飲食、生活習慣、個人壓力等各方面因素有關。所以他建議,受脫發困擾人群應當適當運動,規律、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習慣,避免熬夜,在生活中時常放松心情,學會釋放壓力。另外,頭發燙染的時間也不宜過于頻繁,否則對毛囊也會造成傷害。
王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