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5.20這個表達愛意的日子,在北京朝陽區秀水園社區也發生了一件充滿著“大愛”的事。中共鏈家集團黨委與北京鏈家在這里舉辦了“社區好鄰居”共建項目的啟動儀式,宣布將發揮公司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打造社區服務站、便民服務隊、社區共建隊、愛心公益隊等“一站三隊”的新型社區公益服務體系。
“一站三隊”全方位連接社區
“一站”即將鏈家門店打造成“社區服務站”,以此為核心向社區居民提供包含應急打印復印、應急充電、應急雨具、應急電話、應急上網、詢路指引、便民飲水、愛心圖書捐贈接收點、走失人員臨時聯絡站、手機使用到店咨詢答疑在內的“十大便民服務”。在此基礎上,門店通過打造三支社區服務隊,來全方位服務所在社區。
“便民服務隊”為社區居民提供包括助老助殘服務、代收快遞、以及解決力所能及的社區居住問題及公共應急事件等生活類服務與幫助。
“社區共建隊”主要為社區提供包括例如維護社區環境衛生、參與社區精神文明宣導,遇有重大節日節慶活動參與社區巡查、維護社區安全秩序等維護、建設、宣導服務。
“愛心公益隊”在社區不定期開展房產交易風險講座、老人智能手機課程培訓、愛心公益圖書館捐贈、孤寡老人及殘障人士慰問活動等公益類活動。
鏈家集團副總裁、鏈家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賈生平介紹:“此次‘社區好鄰居’打造的‘一站三隊’中, ‘便民服務隊’和‘愛心公益隊’承擔著鏈家社區公益服務的落地見效工作,主要涉及‘便民服務’和‘我來教您用手機’兩個項目。”
用公益探索解決社會問題
鏈家便民服務開始于2014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鏈家門店每月可服務居民28.4萬人次,其中應急打印復印每月用紙約10萬張,應急雨具每月借出頻次超6萬人次,走失兒童臨時聯絡站迄今已幫助30名孩子;通過在社區募集二手圖書,鏈家已在鄉村小學建立了159所愛心圖書館;大地美容項目也已覆蓋20個城市的4100余個社區,累計服務時長超過250萬個小時。
在社區公益的基礎上,鏈家也開始探索如何用公益的力量深入解決一些社會問題。據民政部的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了70%。兩代人之間的空間距離與心理距離造成了普遍的代際溝通問題,很多老年人面臨缺乏精神關懷的問題,再加上老年人在智能手機使用上的局限,數字媒介環境下的異地家庭代際溝通問題更為凸顯。
基于這一洞察,鏈家在2018年6月面向社區老人試點建立了5支服務隊,其中90%接受服務的老人均表示對“手機使用答疑”的需求最為強烈。基于這些反饋,“手機定期培訓”和“到店答疑”得以成為鏈家新的社區公益項目。“通過社區老年手機課公益服務項目的開展,讓老人和孩子、和社會建立起長期的互動關系,并深入地相互了解與互幫互助,是我們更為看重的項目價值。” 賈生平說。
從2004年第一次公益行動至今,鏈家已經走過了十三年的公益之路。作為一家植根社區的企業,鏈家圍繞著精準扶貧、社區便民、助老等展開了一系列社會公益項目實踐,堅持用溫度書寫企業價責任,用公益善行回饋社會,將一個“國民品牌”的社會責任落到實處。
“好的公益是動機和效果的統一,希望通過北京鏈家‘社區好鄰居’共建項目的啟動和落地,在門店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示范帶動下,我們的標桿門店能夠把一項項公益活動落到實處,為美好的社區生活作出鏈家人的新貢獻。”賈生平表示。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