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是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說的話,而在我們國家,沒有一座山能夠撼動昆侖山的地位。
在神話傳說中,昆侖山可謂是知名度最高的仙山,傳說這里是西王母的住所,這里有瑤池仙境,有不死藥;昆侖山也是女媧煉石補天,精衛填海,白娘子盜取仙草和嫦娥奔月等背景所在地。
除此之外,昆侖山也經常出現在我國詩人的詩句中,比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若非群玉山頭見,便向瑤臺月下逢;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
由于昆侖山的文化地位實在是高,以至于人們將昆侖山譽為“中華龍脈之祖”,“萬山之祖”“中國第一神山”等。
既然昆侖山被譽為神山,那為什么昆侖山脈中有一個“地獄之門”,人和牲畜一旦進入,就很難脫身呢?
首先我們要說,其實昆侖山的概念早在先秦時就已經出現,但和如今我們所說的昆侖山沒有什么關系。
后來張騫出使西域,路過昆侖山脈,見到這里盛產美玉,且是黃河的源頭,和古籍記載的昆侖山非常相似,因此人們就將和田河的源頭山脈,命名為“昆侖山”。
我們現如今所說的昆侖山并不是一座山,而是昆侖山脈,按照地勢高低又分為:西段,中段和東段。
其中在昆侖山中段,有一個峽谷叫做“那棱格勒峽谷”,這個峽谷又被稱之為地獄之門,傳說人走進去就很難出來。
這里雖然水草茂密,但野生動物遺骸遍布,散發出一股陰冷之氣,據說附近的牧民寧愿讓牛羊餓著,也不愿意讓它們踏入到這片谷地。
關于這里,有很多神秘的傳說,傳說中這里有一種食人怪獸,人們一旦誤入其中,就會遭遇它們的攻擊,曾經有膽大的牧民進入其中,結果卻一去不復返。
其次每次暴雨之后,當地山谷的野生動物就會大量死亡,山坡和山谷上到處都是羚羊、野驢等動物的遺骸。而要知道的是,這種現象絕非偶然。
1983年時,曾經有一個牧民為了尋找丟失的馬群而來到這片山谷,但是過了幾天馬回來了,人卻再也沒有走出來。
人們發現他的遺體出現在一座小山上,身上的衣服已經破碎不堪,嘴巴大張,怒目圓瞪,似乎遇到了非常恐怖的東西,但是他身上卻沒有任何傷痕,顯然不是遭遇了食肉動物的攻擊。
同年7月,一支地質考察隊也來到了這里,但沒想到的是,他們剛在這里安營扎寨不久,就遭遇了雷電襲擊,并且其中一名炊事員遭遇了雷電,直接被雷電擊中失去意識。
幸運的是他并沒有死亡,事后據他回憶,在當時只聽到一聲雷響,然后就全身麻木,兩眼發黑地暈了過去。
那么問題來了,那棱格勒峽谷為何如此怪異,人和牲畜一旦進入就會遭遇襲擊呢?
那棱格勒峽谷其實地理環境非常好,由于位于峽谷之中,所以兩邊的地勢較高,冰雪融水以及周圍的降水會匯聚到峽谷之中,滋養著這里的土地,所以每年雨季時這里水草豐美,吸引不少野生動物。
只是,那棱格勒峽谷的地層中,存在著大量的強磁性玄武巖, 磁鐵礦脈及石英閃長巖體等,這些巖石和磁鐵礦導致了這里產生了強大的磁場。
另外,由于那棱格勒峽谷周圍都是山脈的阻擋,使得這里的氣流難以流動到其他地方,只能在局部流動。再加上這里的磁場較強,增強了云團放電的數量和強度,使得這里經常發生雷暴現象。
我們知道,當打雷時,高大的物體會因為“尖端放電”而吸引雷電,因此沒有大型樹木能夠在這里存活,而人和動物就是這里的高大物體,在雷暴現象發生時,人和動物就成為了“引雷針”,導致人和動物們經常被雷電擊中。
即使一些人和動物沒有被雷電直接擊中,也會因為“跨步電壓”而觸電,加劇了事故的嚴重程度。
當然了,由于這里是峽谷,海拔較低,再加上水草豐美,盡管這里經常遭遇雷暴,但仍舊有不少野生動物通過這里覓食,或者遷徙,還有一些食肉動物也會聞訊趕來。
久而久之這里就積蓄了大量的動物遺骸,以至于當人們進入到這里時,看到這種景象不免會受到驚嚇,以至于將其稱之為“死亡谷”。
馬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