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重陽節在農歷九月九日,九為陽數,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名“重陽”,也稱“重九”。重陽節是老年人的傳統節日。
這天,登高、戴茱萸、吃重陽糕是重陽的習俗。
重陽節吃重陽糕,也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糕”與“高”諧音,寓義生活水平步步升高、吉祥如意。人們常常在這個節日給老年人制作重陽糕,以示尊老敬老。
重陽糕沒有固定品種,各地在重陽節吃的松軟糕類都稱之為重陽糕。如上海的松糕、蜜糕,福州的九重稞等。
俗話說,吃羊肉、喝羊湯,吃完身體好健康。重陽節吃羊肉,“羊”與“陽”諧音,應重陽之典。且秋冬吃羊肉,此時味道鮮美肥嫩,且能補身防寒。
重陽要吃長壽面,因面條外形綿長,便被人們賦予了延年益壽的美好意味。重陽節,給家中長輩吃一碗面,寓意老人們能壽高九九。
在北方,有重陽節吃羊肉面的傳統。
重陽節,在西南等地區,打糍粑、吃吃糍粑也是一種習俗。
糍粑,一種糯米制成的傳統小吃,圓形的糍粑有著團圓、圓滿的寓意。
“佳節入重陽,持螯切嫩姜”。重陽節前后,正是螃蟹膏滿黃肥之時,因此重陽節還有吃螃蟹的習俗。
蒸蟹的時候,將螃蟹綁好放入鍋中,如此蒸出的螃蟹外形更完整; 蒸蟹的時候,腹部朝上可以避免蟹黃流失。
吃蟹的時候,再配上一盅黃酒,可以中和蟹的寒性。
重陽日,歷來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重陽飲菊花茶、喝菊花酒,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有諺語道:“喝了蘿卜湯,全家不遭殃”。重陽時節,濰坊昌邑人會喝上一碗辣蘿卜湯,以求驅寒保暖、散去寒邪,全家健健康康。
白蘿卜可以和梨一起榨汁喝或煮著吃,潤肺、清熱;白蘿卜+羊肉解油膩,補氣益血;白蘿卜+鯽魚,溫中下氣、健脾利濕;白蘿卜+海帶一起煮湯有化痰消腫的功效,把蔥段、姜片和白蘿卜片一起煮湯,有散寒、止咳的功效。
此外,在浙江,還有吃重陽粽的習俗。在菏澤鄄城縣,會烙焦餅來祭祀財神……
在這個“九九”之節,愿您長長“久久”,祝福您家中的長輩,重陽快樂!
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