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來源/賽柏藍▍作者/遙望一錘定音,第五批國采中選結果正式公布1第五批國采正式結果發布今日(6月28日)下午,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公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通知》——經過3天的公示期后,上海陽光采購網正式公布中選結果。此前據央視
▍來源/賽柏藍
▍作者/遙望
一錘定音,第五批國采中選結果正式公布
1
第五批國采正式結果發布
今日(6月28日)下午,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公布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結果的通知》——經過3天的公示期后,上海陽光采購網正式公布中選結果。
此前據央視新聞的報道,全國患者有望于2021年10月使用上中選藥品。
6月23日,第五批國采擬中選結果在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正式公布,不過5天,第五批國采就迎來了最終的中選結果。
據賽柏藍核對,與擬中選結果相比,正式版的第五批國采結果并無變化——共61個藥品采購成功,148家藥企的251個產品獲擬中選資格,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6%,最高降價98.3%。
具體來看,貝朗醫療、利奧制藥、梯瓦、賽諾菲、印度太陽藥業、田邊三菱、GE醫療、葛蘭素史克等10家外資企業的11個產品中選,138家國內企業的240個產品中選——一方面,外資中選企業創歷次集采最高;另一方面、齊魯、科倫、揚子江等國內頭部制藥企業的表現依然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兩個產品有大型跨國仿制藥企業入場分羹。一個是印度太陽藥業中標的比卡魯胺片,一個是以色列梯瓦成功拿下的阿法骨化醇軟膠囊,值得注意的是該品種的原研藥企也通過頗有誠意的降幅順利中選了這一品種。
根據第五批全國藥品集采文件的規定,中選藥品的采購周期最長可達3年,采購量最高可至約定采購量的80%。
具體來看:
4家及以上企業中選的品種采購周期為3年(1家或2家,1年;3家,2年;4家及以上,3年),4家及以上中選的共享約定采購量的80%(1家中選50%,2家中選60%,3家中選70%)
其中,阿奇霉素注射劑、氟康唑注射劑、利奈唑胺葡萄糖注射液、莫西沙星滴眼劑、替硝唑口服常釋劑型、頭孢呋辛注射劑、頭孢曲松注射劑、頭孢他啶注射劑、頭孢唑林注射劑型、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型、布地奈德吸入劑等11個品種,每一檔比普通集采藥品的采購量減少10%。
不過由于注射劑本身的市場體量較大,大品種云集,且采購金額占比較高,預計上述品種最終的采購量將仍然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和以往幾批集采不同的是,《全國藥品集中采購中選后供應品種清單》提出了一個新情況——“帶▲的品種,若中選企業不滿足該品種采購目錄內所有規格,其所缺規格的首年約定采購量不計,殘缺規格的價格聯動方案另行通知”。
據賽柏藍統計,涉及上述情況的品種有:注射用艾司奧美拉唑鈉、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碘海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中/長鏈脂肪乳注射液(C8~24 Ve)6個。
這些品種會否迎來新的價格方案,賽柏藍也將保持關注。
2
第五輪集采新變化
和以往幾批次國采不同的是,隨著集采的推進,一些新的變化和信號也值得關注——如外企參與度提高、企業之間的競爭趨緩、企業的報價趨于理性、資本市場對于企業中選開始給出好的反饋、藥企面臨的價格壓力有所降低。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阿斯利康、輝瑞等不少原研藥企,由于不敵國內仿制藥企業的價格優勢,對于國采的態度仍然傾向于選擇性參與甚至戰略性棄標。
對于這些跨國藥企來說,他們不得不逐漸選擇轉戰零售渠道,并針對這一渠道的特性去調整推廣團隊和相應的推廣策略。此外,全公司層面的原研藥剝離,甚至架構調整也是可能的動作。
與此同時,長期培育創新藥這一利潤增長點,并通過參與每年一次的國談尋求推動產品進入公立醫院市場,成為了不少跨國藥企的常態化動作。
眾所周知,雖然很多中選品種在單價降低的情況下,不得不面臨采購數量大幅上升,但采購總金額下降的局面,部分品種甚至直接跌出公立醫院銷售額TOP20——如,阿卡波糖片、瑞舒伐他汀鈣片、恩替卡韋分散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
但是多數中選的上市藥企在公告中還是提到了不少中選國采的積極效應——比如,華海藥業就提到,藥品集采在執行上要求醫療機構優先使用集中采購中選品種,并確保完成約定采購量。
本次擬中選產品價格與原價相比有一定程度下降。若后續簽訂采購合同并實施后,將有利于該產品快速打開國內銷售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促進公司制劑業務的進一步發展,提升公司的品牌影響力,對公司未來經營具有積極影響。
可以說,國內頭部仿制藥企業積極參與國采,并持續擴大在仿制藥市場的占有率已經成為遠期趨勢。與此同時,中小企業也不得不積極轉型以維系自己的一席之地。
回顧前五輪國采可以看到,2018年12月至今,國家集采已開展了五批,共218個品種中選,平均降幅最小在50%,最大在59%,而最高降幅均在90%以上。
五批國采涉及市場容量達2200億元,占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化學藥品采購金額的30%。
隨著國家組織藥品集采的逐漸推進以及每輪集采結果的落地,倒推到企業、產業身上,產生的連鎖效應無疑是深遠而徹底的。
張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