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很多地方,很多人喜歡吃自榨花生油,就是自己種的花生或者自己去買劃算,然后去榨油坊進行加工,“無添加”、“純天然”,大家覺得這樣的花生油才健康。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花生油“無添加”、“純天然”即使屬實也未必安全。原因很簡單,“無添加”不能清除
在很多地方,很多人喜歡吃自榨花生油,就是自己種的花生或者自己去買劃算,然后去榨油坊進行加工,“無添加”、“純天然”,大家覺得這樣的花生油才健康。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花生油“無添加”、“純天然”即使屬實也未必安全。原因很簡單,“無添加”不能清除花生油中“純天然”的危害。
為什么自榨花生油不安全
農貿市場的壓榨油工藝不完善,榨油坊的土榨花生油流程主要有破碎,壓榨,蒸炒等流程。它不能對花生進行精煉,就會有很大可能存在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問題,以及高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問題。
黃曲霉素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是已知霉菌中毒素最強的的,其毒性比砒霜毒60多倍。因此黃曲霉素被世界衛生組織劃定為1類致癌物。
黃曲霉毒素對細胞有毒性作用,它能誘發肝癌等癌癥。黃曲霉素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細胞的內質網微粒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進行代謝,代謝后的黃曲霉毒素更強,甚至比有機農藥的毒性還厲害。其中黃曲霉素B1毒性最大。
黃曲霉素B1經常在玉米、花生、棉花種子等一些干果中能檢測到,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嚴重。
散裝花生油也不安全
除此之外,很多人喜歡去買散裝的花生油,號稱“現榨現賣”,然而散裝花生油市場無論是在原料收購、儲存、加工,還是在成品銷售上都很難達標,最終導致散裝花生油中高致癌物黃曲霉毒素嚴重超標。
這些榨油坊多數沒有專門的原料儲存室,散裝花生油儲存條件差大多陰暗潮濕不通風,一般容器更難保障存儲安全,而且這些容器重復使用,易造成交叉污染,更何況在銷售時還不時將容器露天打開,難保蟲蠅灰塵不會叮附落入。
花生原料投放前未經過嚴格挑選,部分霉變花生也被用于提煉成油,因為作為加工原料的花生無論好壞都會有市場,即使是霉變的花生,都會有人要,畢竟是用來榨油的,甚至可以這么說有些霉變的花生會更受榨油坊歡迎,因為這種花生不會有人買來吃,價格低廉。
加工過程中也沒有進一步精煉和采取任何去毒減毒措施,另外花生油生產設備陳舊,未經過任何清洗、消毒,導致在加工過程中設備中的重金屬轉移到油中; 另一方面種植過程中,土壤水體中的重金屬也會在油料作物體內累積,并進入食用油中。
央視《焦點訪談》就曾揭露了現榨花生油的內幕,很多榨油坊存在生產步驟“偷工減料”、摻假嚴重,或混入棕櫚油、發霉的花生來榨油三大問題。
廈門市曾對個體榨油坊進行質檢,合格率僅為66%,主要質量問題就是黃曲霉毒素B1 和重金屬鉛的污染。
企業生產的花生油為什么安全
而大企業使用先進機器生產,生產過程中分多道工序,包括原料、輔料驗收;儲藏;磁選;分級篩選;破碎;軋胚;蒸炒;水化脫膠;一濾;二濾等過程。其中花生油精煉工藝流程包括脫膠、脫酸、脫色以及脫臭四個工段,每一工段都可去除掉相應的雜質,其中就包括黃曲霉毒素。精煉后的花生油符合國家標準,油生產出來后,還將對油進行黃曲霉素含量檢測,符合國家標準才能出貨。
一直以來,“古法、農家、自制”的食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或許是“眼見為實”,當著您的面做出來的食物似乎帶著感情。或許是出于對機械文明的排斥和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大家更愿意回味幾十年前的老味道、老手藝。
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具有規模優勢和更優化的產業鏈布局,工業化生產可以做到在同等質量水平的前提下更低的成本,這也是為什么工業化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經之路。
比如小作坊2.5斤花生才能出1斤油,按照10元1斤的售價,估計連原料都買不來。而在工業化生產的條件下,花生的出油率大概在50%左右,也就是說平均2斤花生就能出1斤油。
而且工業化生產可以統一標準,而且便于質監部門統一檢測,“批批檢”對于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是很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由于每個“批次”的量都很大,且每批產品的質量均一,因此雖然“批批檢”的成本很高,卻也可以攤薄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但這對于對于小作坊來說,“批次”這個概念幾乎不存在,顧客隨到隨榨,如何能夠統一質量。
如何挑選花生油
當然,我們購買花生油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大品牌,從正規超市購買,認準配料表,如果是調和油,會有大豆油、菜籽油(比花生油便宜得多)等其他油。另外,如果想要檢測大品牌花生油的質量,可以將花生油放置在冰箱里,純正優質的花生油在12℃以下會呈出現凝固或半凝固現象的特質。這是純正花生油的物理特性,同時也是鑒別花生油是否純正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純正花生油打開瓶蓋即可聞到醇正濃郁的花生原香,這一特點同樣取決于壓榨工藝,通過純物理壓榨工藝生產的花生油,能夠將原料的天然原香保留在油品中,而化學浸出工藝則破壞了油脂的活性營養和香味。
何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