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就一系列重大問題發表了講話,史稱南方談話。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是在國內國際形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南方談話發表后,迅速成為實踐的有力指導,從而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鄧小平在珠海拱北粵海酒店芳園樓旋轉餐廳上俯瞰拱北和澳門兩地
在鄧小平科技思想中的經典語言,具有總領地位的就是:“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鄧小平南方談話中關于科技問題的論述,分散在他參觀多個高科技企業的過程中,而把高科技項目和現代化企業作為考察的重點,則是鄧小平在中外各地參觀視察的一貫特色。
●對高技術設備和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自1988年鄧小平經過長期思考正式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后,一方面他十分看重自己的這一理論創新,多次進行閘述,并將其提高到事關民族振興的高度;另一方面他又對此持非常謹慎的態度,一直沒有采用非常確鑿的口吻,而是在許多場合進行反復來證,尤其是在接近實踐的場合。在南方考察中即是如此。
首先是在深圳,1月20日上午,鄧小平前往當時深圳最先進的高科技企業——先科激光公司視察。在公司的貴賓廳,鄧小平聽取了關于公司發展情況的介紹,對先科的高技術設備和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從貴賓廳到激光視盤生產車間三十米長的過道上,許多職工熱烈鼓掌歡迎鄧小平。聽說這些職工大多數是二十五歲到三十歲,由全國各地招聘來的,大部分是科技人員。鄧小平說:“很好,高科技項目要讓年輕人干,希望在青年人身上。”在激光視盤生產車間,鄧小平問及原材料是否進口?我國目前能否生產?產品質量怎樣才能保證?他還特別問到“版權怎么解決”,當公司董事長葉華明說是按國際慣例辦,向外國電影公司購買版權時,他肯定地說:“應該這樣,要遵守國際有關知識產權的規定。”離開車間前,鄧小平又問到公司當年的生產目標。聽說公司當年要生產五十萬張激光視盤,二百五十部激光視盤電影,國產片和外國片一樣多, 其中還有科教片和一部分卡拉OK,總產值可達三億多元,利潤八千萬元時,鄧小平高興地說:“很好,希望你們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鄧小平視察珠海經濟特區生化制藥廠
●在科學技術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
接著是在珠海,關于科技問題鄧小平主要是在這里談的。
1月24日上午,鄧小平來到珠海特區生物化學制藥廠視察。1991年,這家僅有八十人的企業人均創稅達十二萬元。
在參觀生產車間時,鄧小平拿起裝凝血酶的小藥瓶連續提了幾個問題。當聽說凝血酶已經成功地打入了國際市場時,他十分贊賞地說:“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中國自己的名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這就要靠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出把力,這樣才能擺脫被人欺負的局面。”
在一個車間門口,鄧小平透過玻璃門,向里面起立鼓掌的科技人員親切招手。他停住腳步,轉身對陪同的廠長遲斌元和省市負責人說:“在科學技術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你們這個廠的科技發展成果就是一席之地的一部分。中國應該每年有新的東西,每一天都有新的東西,這樣才能占領陣地。盡管我歲數大了,但我感到很有希望。這十年進步很快,但今后進步會比這十年更快。全國各行各業都要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每一行都要樹立明確的戰略目標。我們過去打仗就是用這種方法。”
走到一座樓梯的轉彎處,鄧小平看到墻上掛著一塊寫有“不求虛名,只求實干”的標語牌,停下腳步,輕聲地念了一遍,贊許地說:“對,就是要實干。”
▲1992年2月10日,鄧小平視察上海貝嶺微電子有限公司,在高倍顯微鏡下觀看芯片
●用實踐來證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月25日上午,鄧小平來到珠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亞洲仿真控制系統工程有限公司參觀。這是一家創建于1988年的高科技企業,研制項目被列如國家“火炬”計劃。當鄧小平走進大廳時,早已等候在此的科技人員和公司員工用熱烈的掌聲向他表示歡迎。鄧小平看著在場的眾多年輕人,非常高興地說:“祝賀,祝賀你們年輕人!”公司總經理游景玉向鄧小平介紹:“仿真系統工程在世界上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興起的高科學技術。這類系統工程,采取模擬的方法解決了航天、航海、軍事、電站等復雜行業訓練人員的重大課題。”
鄧小平走進公司的計算機房,認真地詢問公司的科研和生產情況,以及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一臺三十萬千瓦模擬電機組正在微機控制下進行工作,讓人感到正置身于大型火力發電站的控制室。鄧小平顯得十分興奮,他豎起大拇指輕輕地晃動著說:“我相信你們能在發展高科技方面帶個頭。”游景玉還向鄧小平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科研、生產和科技隊伍等情況,最重要的談話就發生在這里。當游景玉匯報到亞仿公司走的是一條科技、生產、放益相結合的道路時,鄧小平問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論斷你認為站得住腳嗎?“游景玉回答說:“我認為完全站得住腳,我們是用實踐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我們的實踐,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實踐,都會說明這個問題。”鄧小平說:“就是靠你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這是正確的。”
隨后,鄧小平問游景玉是不是留美學生?游景玉回答說:她曾去美國接受培訓,負責引進仿真技術。公司有一批人在美國學習過。在美國,他們每天工作十個小時,決心把祖國的高科技事業發展起來。鄧小平沉思片刻后談到:“你們帶頭,所有出國學習的人,希望他們都回來。不管他們過去政治態度怎樣,回來我們妥善安排他們。他們要做貢獻,只有回國,起碼國內是相信他們的。”
游景玉匯報:公司投產第一年,人均產值達二十多萬元。鄧小平馬上接著說:“更重要的是水平。 近一二十年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多快啊!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了一批產業的發展。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
▲鄧小平視察珠海
●科技的希望在年輕人
游景玉還介紹:他們公司105人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博土、碩士和高中級科技人員。鄧小平看著機房內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良好的工作條件,頗為感慨地對科技人員說:你們現在的條件比(20世紀)50年代好得多了。“大家要記住那個年代,錢學森、李四光、錢三強那批老科學家,在那么困難的條件下,把兩彈一星和好多高科技搞起來,應該說,現在的科學家更幸福。”鄧小平在一臺計算機旁停了下來,與一位正在操作的年輕人交談,他說:“要握一握年輕人的手,科技的希望在年輕人。當然,老科學家也是很重要的。我是看新鮮的,越新越好,越高越好,越新越高?越高興啊!我高興,人民高興,中國這個國家高興。”鄧小平環視在場的人,堅定地說:“全國各行各業要共同努力,來證明我們可以干很多事情。”
鄧小平離開亞仿公司前,員工們站在大廳為他送行。一位年輕人向他伸出手來,“我要和大家拉一拉手”,他說著便握住年輕人的手。于是,一排手臂齊刷刷地伸在他面前。鄧小平從前排轉到后排,和大家一一握手。他說:“我很高興,我們有這么年輕的科技隊伍。”與公司科技人員一起合影留念后,鄧小平再次繞到后排,與站在那里的幾位年輕人握手,并語重心長地說:“對國家要愛喲!中國要發達起來,中國窮了幾千年了,現在是改變這種狀況的時候了。”
【結語】
南方談話是鄧小平憑借其卓越特質,在特定歷史背景下開展的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歷史行動,包含了非常豐富的思想內容。今天,重溫南方談話,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此次談話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史上的豐碑,為中國打開了現代化道路的新局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其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來源|讀者報)(資料原出處:《“南方談話”從何而來》周錕/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