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文/金錯刀頻道給鄭爽天價片酬的公司,要涼了!8月27日證監(jiān)會發(fā)文,對該企業(yè)予以處罰,副董事長被判終身市場禁入,內(nèi)部17人牽連其中。這家公司,就是曾出品了《戰(zhàn)狼2》的北京文化。最火爆的時候,北京文化幾乎每年都有爆款電影,實力直追巔峰時期的華誼
文/ 金錯刀頻道
給鄭爽天價片酬的公司,要涼了!
8月27日證監(jiān)會發(fā)文,對該企業(yè)予以處罰,副董事長被判終身市場禁入,內(nèi)部17人牽連其中。
這家公司,就是曾出品了《戰(zhàn)狼2》的北京文化。
最火爆的時候,北京文化幾乎每年都有爆款電影,實力直追巔峰時期的華誼兄弟。至今,國產(chǎn)電影票房排行榜里,前三名中,有兩部都是北京文化出品。
實力一流,因為人才一流。北京文化內(nèi)部,牛人云集。
例如董事長宋歌,清華大學畢業(yè),曾任萬達影視總經(jīng)理,操盤過電影《失戀33天》,以1400萬的成本拿下3億的票房,直接捧紅了白百何。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雖然北京文化的爆款電影不斷,卻多次爆雷,最近2年更是巨虧30億!
拿了一手好牌的北京文化,為什么打得這么爛?
1
沒人看好的冷門題材,都被它做爆了
接連出品了《戰(zhàn)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藥神》《你好,李煥英》這樣的電影,北京文化可以說是過去幾年最火的影視公司,一手好牌傲視群雄。
但這副好牌,是怎么來的呢?
北京文化有兩個絕招,一是賭爆款,二是做冷門。
1、想更快成功,就要敢“賭”
很多人想不明白,北京文化為什么成功得這么快,爆款電影一年一個?
第一個關(guān)鍵原因,就是敢賭。
作為北京文化的董事長,宋歌就很有“賭”性。
北京文化選片中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保底票房。
保底票房其實就是一種賭,對賭。
以《戰(zhàn)狼2》為例,在開拍前,宋歌只看了看劇本,就聯(lián)合聚合影聯(lián)喊出8億的票房保底。如果沒達到,北京文化花錢給吳京補上窟窿,如果超了,超出的部分北京文化按比例抽成。
左吳京,右宋歌
對賭協(xié)議后,北京文化為《戰(zhàn)狼2》投入了1.4億,其中6000萬用來做宣發(fā),剩下的8000萬,其實就是給吳京的一份保險。
當時的保底發(fā)行,有很多失敗案例,風險很大。所以有業(yè)內(nèi)人士評價:“北京文化太激進了!”
但是結(jié)果眾所周知,北京文化賭贏了。《戰(zhàn)狼2》拿下57億票房,北京文化賺了一大筆!
2017年財報顯示,《戰(zhàn)狼2》為北京文化帶來收入為3億元,項目盈利1.6億,占公司2017年凈利潤的一半。
2、從冷門題材里挖寶
北京文化的另一個絕招,是擅長把冷門題材做成“熱門趨勢”。
一直以來,中國電影有個大熱門:喜劇。
曾經(jīng)徐崢的《泰囧》、《唐探》都是典型代表。
但北京文化不走尋常路,他們找項目的標準是:強刺激、強共鳴、強共情。
這套標準,讓他們挖到了不少冷門寶藏題材。
比如曾經(jīng)一拍就翻車的科幻類,豆瓣上大多都是評分都是5分以下,可以說是國內(nèi)第一冷門。
但北京文化的硬科幻《流浪地球》,不僅火得一塌糊涂,甚至把2019年還定義成了中國科幻元年。
但是,北京文化為了這部電影,“貼身”支持吳京。為了讓場景更加真實,北京文化甚至幫劇組聯(lián)系上了非洲的軍隊和國外反派。
到了《我不是藥神》,一個沉重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實際上在中國市場很不討喜。然而北京文化前后投入了7500萬元,一點不怕虧本。
最后《我不是藥神》票房大爆,北京文化不僅收獲了1.8億利潤,還連續(xù)迎來三個漲停板,市值漲了約40億!
一次又一次地押中爆款,讓北京文化風頭一時無倆。
然而就是這么一個突襲的黑馬,在閃耀背后,竟藏著驚天黑幕。
2
接連暴雷,鄭爽只是咖位最小的一個
每年押中一個爆款,這樣的成績堪稱亮眼。
但讓人意外地是,北京文化的經(jīng)營狀況并不怎么好看:2019年虧23.06億,2020年虧7.67億。
隨著“鄭爽天價片酬案”被曝光,一個不為人知的北京文化徹底浮出水面。
真實的北京文化,遠比表面看起來復雜得多。
1、賺的不如賠的多
北京文化雖能押中爆款,但翻車的時候更多。
比如2016年的《我不是潘金蓮》4.83億,未能完成保底票房;《勇敢的心2》根本就沒有上映。
圖片來源:《我不是潘金蓮》
保底票房5億的《二代妖精》,最終止步于2.92億,剩下的3億多都要由北京文化來出。
另一方面,因為很多電影是多個公司共同出品,北京文化最終獲得的收益并不多,比如票房47億的《流浪地球》,中影是主出品方,北京文化只拿到9800萬左右,當年還虧損24億。
每年有多個電影翻車,賺的都不夠賠的。
也因此,北京文化的市值,從2015年的310億,跌到2017年的106億后,到2019年就只剩62.3億,如今只有32.4億,刺激超過過山車。
2、偽造業(yè)績,被鄭爽拖下水
為了穩(wěn)定業(yè)績,北京文化開始了暗箱操作,加杠桿對賭,用多種手段造假。
為什么要造業(yè)績?
因為北京文化上市時就簽了一堆復雜的對賭協(xié)議,董事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與投資方承諾了極高的回報。
拿其中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來說:“三年的凈資產(chǎn)收益率均為正。”
不能虧損,北京文化開始瘋狂造假。就從偽造影視收入開始。
電視劇項目《橫店故事》虛造收入2400萬,其他虛增投資、票房造假、與藝人簽訂“陰陽合同”等手段,共完成了5.2億元的凈利潤。
但這還只是開始。賬面造假這事,要么不做,做了就停不下來。
然而問題是,業(yè)績是做出來了,痕跡卻太明顯,一查一個準。
比如凈利潤這一項,2016年比上年同期增長2300%,翻了整整23倍,假得太顯眼。
更驚人的是,2018年《倩女幽魂》和《大宋宮詞》還沒上映,出品方就斬獲了詭異的4.6億元營收。
圖片來源:《倩女幽魂》(未上映)
《倩女幽魂》主角鄭爽,引發(fā)天價片酬案,被罰了2.99億,直接把北京文化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而到這時,鄭爽還只能算一個前菜。
3、財務暴雷,高管相互捅刀
因為分錢鬧別扭,北京文化的兩位董事,演繹了狗血的一幕。
2020年4月30日,北京文化副董事長婁曉曦通過官方認證微博賬號,實名舉報宋歌與公司副總裁張云龍,涉嫌多項業(yè)績造假和虛假披露,甚至還附上了證監(jiān)會的回函圖。
北京文化隨即發(fā)布聲明否認財務造假,稱婁曉曦涉嫌挪用資金,已出逃海外。
而到2020年9月,北京文化的賬面資金只有6400萬元,短期借債已經(jīng)高達8.96億元。
就算后來《你好,李煥英》拿下54億票房,收入總計超過4億元,依然拯救不了北京文化的虧損敗局。
3
忘了初心的北京文化,正在被自己人拋棄
北京文化是怎么一步步把手里的好牌打爛的?
歸根結(jié)底,北京文化失去了做電影的初心。
什么是做電影的初心?
把做好電影放在第一位。
北京文化的宋歌,曾經(jīng)野心勃勃,給自己立下一個小目標:不出10年,就要做到中國前三!
2011年,他通過好友章子怡找到王健林,進入萬達影視,擔任總經(jīng)理,推出《北京愛情故事》、《警察故事2013》、《尋龍訣》一炮而紅,姿勢迅猛被業(yè)內(nèi)稱為“中國電影之狼”。
選中《流浪地球》后,宋歌為《流浪地球》的保駕護航幾乎到了“沒底線”的地步。
在一次采訪中,宋歌說,自己當年做《流浪地球》癡迷得就像“一見鐘情”。
當時演員上陣需要穿一種從美國來的機甲,光修理費就讓劇組超支了4次。
《流浪地球》上映后,票房高達47億。
然而到了今天,北京文化除了高管內(nèi)斗,就是不停地通過造假來填補業(yè)績漏洞。
為了業(yè)績,北京文化疲于奔命,哪里還有精力醉心電影,制造爆款?
8月27日的處罰決定,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北京文化不斷作死、自掘墳墓的后果。
最終,失去初心的北京文化,漸漸地被各方拋棄。
前幾天,北京文化發(fā)布公告,出售“大碗文化”20%的股份。
大碗文化,就是賈玲持股65%的娛樂公司,這代表著北京文化于賈玲也“分手”了。
更早之前,據(jù)內(nèi)部消息透露,《流浪地球2》也找到了新的出品方,或不再與北京文化合作。
不僅如此,北京文化旗下的藝人大量流失,陳道明、陸毅、關(guān)之琳、劉嘉玲、周冬雨等,能走的都走了。
墻倒眾人推,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北京文化,到如今仿佛只是做了一場夢。
結(jié)語:
今年,官方大力整頓娛樂圈,明確指出堅決抵制違法失德、唯流量論、高價片酬等娛樂圈亂象。
但政策打擊不是目的,目的是讓明星回歸專業(yè),讓影視、娛樂相關(guān)企業(yè)回到主營業(yè)務上來。
北京文化曾因為爆款電影走入大眾視野,如今想要回歸,還要拿出讓大眾認可的作品,讓觀眾有好電影可看。
曾經(jīng)的爆款,會逐漸淡出電影歷史。
但“內(nèi)容為王”,永遠都不會過時。
逐漸淡出電影歷史。
但“內(nèi)容為王”,永遠都不會過時。
淡出電影歷史。
但“內(nèi)容為王”,永遠都不會過時。
丁楠一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