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趙普中國匠人大學校長編者按:她叫喬雪,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喬師傅”。從2013年創業至今,喬師傅做皮具已經8個年頭了。她說家里三代都是皮匠。盡管從小耳濡目染,一開始她不過是興趣而已,加之后來父母希望她能擺脫“皮匠”的身份,通過讀書升學來
文/趙普 中國匠人大學校長
編者按:她叫喬雪,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喬師傅”。從2013年創業至今,喬師傅做皮具已經8個年頭了。她說家里三代都是皮匠。盡管從小耳濡目染,一開始她不過是興趣而已,加之后來父母希望她能擺脫“皮匠”的身份,通過讀書升學來獲得一份相對穩定體面的工作,此前她從未想過以此謀生。當時已經取得工商管理碩士的她一邊做著零星小生意,一邊準備考會計證,預備過上父母期望的“安穩人生”。沒想到一個意外信息,開啟了她的匠人之旅。
采訪者為中國匠人大學校長趙普,受訪者為抖音賬號“皮雕大師喬師傅”主人公喬雪,以下分別簡化為趙、喬。
意外
2019年初,喬師傅在抖音平臺注冊了一個賬號,叫“皮雕大師喬師傅”,用來記錄自己制作皮具的過程。賬號起初反響平平,收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直到抖音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后,喬師傅申請了這個項目。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祖傳了幾代的手藝居然會因為一個互聯網合作項目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趙:你是怎么在抖音走紅的?
喬:很驚訝,以前我們的抖音賬號幾乎沒什么人關注,在與專業的傳統文化MCN合作后,我們開始發布一系列專業高質量內容,隨之聚集起了大量口碑良好的粉絲。我的品牌得到了傳播,銷售額大幅度提升。抖音用戶對非遺的認可超出了我的預期。祖傳的手藝仿佛是一塊磁石,吸引了很多人欣賞它、了解它。
趙:你在粉絲暴增以后,心態有沒有變化?還能繼續專心做手藝嗎?
喬:心態是有變化,但是絕不會膨脹哈。抖音給參與這個計劃的匠人傾斜了很多流量,使我有足夠的底氣來做好這件事。我也在這個平臺上面看到了很多其他傳承人的故事。別人能做好的,我們應該也能做好啊。我們清楚的認識到,酒好也怕巷子深,如果沒有優質平臺,以及流量支持,我的賬號也不會這么快爆火,這么快就實現了不錯的變現能力。
困惑
一段時間后,粉絲漲幅下降,直播轉化難以達到預期,短視頻制作出新太難……喬師傅沒想到,爆紅過后,雖然盈利有相當的提升,但持續增長依舊是難題……
趙:在走紅后,你都面對哪些具體問難題呢?
喬:主要是優質短視頻的產出量不足,視頻制作效率低,由內容直接變現的能力偏低。我也會動搖,真的有那么多人喜歡我的手藝嗎?這件事真的有意義嗎?屏幕前的人究竟在看什么?是看我的手藝呢,還是手藝背后的故事呢?然后我就通過平臺尋找答案。結論是:抖音用戶看手藝本身,也看手藝背后的故事。所以我就堅定起來,我要把這些手藝背后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趙:你的解決方案是什么呢?
喬: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堅持做好自己的手藝,用自己的優質產品來贏得客戶。關于變現難的問題,我們目前能想到的方法就是提升產品附加值,從設計角度尋找突破口,讓商品與耐人尋味的故事聯系在一起,以內容驅動為導向去吸引消費者。我相信觀看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多,畢竟好故事總是有人愿意聽的嘛。
趙:方法有效嗎?
喬:有效。因為抖音平臺的政策很穩定,在我和奇人匠心團隊共同的努力下,作品質量在慢慢提升,直播轉化也有提升,變現能力理所當然也就提升了。
希望
通過短視頻和每周固定的直播,喬師傅發現有很多人確實喜歡她的作品,喜歡她的傳承故事。不管線上線下,她都可以走出一條實現優質商業轉化的路徑。
趙: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發現很多人喜歡自己作品的呢?
喬:從大家給我的評論和留言里發現的。我能感覺出來那是真心的、不含雜質的喜歡。也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也就更有動力,我必須要保證自己的產出配得上他們的喜歡。
趙:你是如何通過抖音來展現自己的優勢?
喬:首先是要保持規律的短視頻發布,直播也要如期安排。我們手藝的不斷創新,要做到傳承與創新的相結合,要符合現代審美。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與抖音用戶溝通來獲取。我們屬于非遺,在文化屬性上占有先天優勢,我們的創作故事又強化了內容驅動,加上手工制作直播過程中的交互體驗,事實上加速了我們的創新進程。
趙:你覺得傳承的真正希望是什么呢?
喬:依舊是平臺和觀眾。大家都知道希望這個東西很飄渺,我們有時候真覺得累啊,但只要有希望,就仿佛被注入了興奮劑,重新有了強大的動力!
很多匠人不僅手藝好,還有獨到的眼光,不僅可以賣自家產品,也完全可以選擇更多的“文化商品”來賣,甚至可能通過貨品組合來強化和豐富自產商品。
一名活躍在抖音平臺上的帶貨匠人,所需擁有的“美格”在喬師傅的身上完美體現了人美(有故事,會傳播),物美(產品過硬,能夠滿足當下消費者需求),故事美(非遺傳承本就是說不完的故事)。在前不久結束的中國匠人大會上,我概括的文化商品的五特質完全吻合喬師傅的故事。
1、文化屬性。大部分匠人所創造的藝術品具有人文屬性,符合非遺傳承的文化特質;
2、審美格調。喬師傅的作品風格受到多元影響,形成了中西結合的風格、而唐草紋系列、高級定制系列也與當下年輕的審美格調相吻合;
3、內容驅動。喬師傅團隊不斷學習和創新,將手藝和傳承故事有機結合,使消費者在了解商品一般功能后,能得到更多的價值體驗;
4、交互體驗。一件商品在線上的圖片再精美,也不能與線下的真實觸感相比較,而有質感的商品,在交互體驗中則能更勝一籌。手工、溫度、質感、比例等等,只有線上線下交互,才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5、傳播勢能。一件商品是否能進入大眾視野,還需要平臺的流量支持,更多分發推薦,從而獲得用戶的認可,激發用戶的分享意愿,最終實現商品的自然流通。
動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前喬師傅只想著自己一頭扎進熱愛里,如今卻發現,不僅自己在傳承,還可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這是更大的價值實現,令自己幸福滿滿。
生意越做越好,產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喬師傅一個小團隊已經無法支撐生產,她找來了家鄉的貧困婦女、殘疾人一起做計件,有保底薪水,也有產量激勵。
趙:是怎么想到帶動大家一起做手藝的呢?
喬:我們這里有個生態移民村,我就過去給她們培訓,讓他們掌握皮具制作技能,然后一起合作。不管家鄉環境多么差,那也是我們的家鄉啊,我想方設法也要使大家把日子過紅火了。雖然收益并不驚人,但至少能幫助大家解決溫飽問題吧。請家鄉人一起干,這也是傳承非遺文化最好的途徑之一。
趙:動力是什么呢?
喬:動力就是大家一起傳承手機,有更好的生活。我們要在家鄉創造一個屬于我們的故事,所以再苦再累,我們也有信心堅持下去。
趙:招的人多了,成本也會隨之增大,你是如何做到既擴大產能,又保證質量呢?
喬:這是個難題,我們也思考了很久。我覺得首先是觀念上的改變,我們未來不只是售賣皮具啊,還會去賣周邊產品,比如皮具護理油、毛刷等,并且要納入到我們的產業鏈中,才能最終形成既有極致單品,比如一對一的高級訂制;也有凡品,一般人都可以買的起,比如皮封面的筆記本等等。最終形成一個多種多樣態,品類齊全的大工坊。
熱愛
喬師傅是三代皮具制作的傳承人,從小耳濡目染,從淺表喜歡到最后發自內心要做一輩子。即使現在父親體弱,無法親自幫著閨女做手藝了,她也從未想過放棄傳承,這不僅是為了平復父母心中的那一份不確定、甚至不信任,更因為忠于熱愛,就是忠于初心。
趙:“你有沒有想過也許有一天你不再熱愛這個行業了?”
喬:“這是不可能的!從我懵懵懂懂開始接觸它,皮具制作幾乎是我短短幾十年的縱貫線啊。我覺得這是一樁沒有盡頭的事情,傳承、創新、市場,哪一樁都是挑戰,也正因為有挑戰,我才更加熱愛呢。”
喬師傅身上有著很多匠人都有的品質——了不起的堅定與堅守。她還擁有我亟待印證的“新人格經濟特質”,品格、美格、情格、商格,四格兼具。
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匠人大會上,我發現有很多“喬師傅”,他們勇于擁抱市場,擁抱變化,特別是擁抱互聯網工具,且已經因為擁抱的心態與行動,顯現出可觀的效益。喬師傅的抖音之旅,也可以看作是時代融合之旅與老手藝發現之旅。
說到非遺傳承,我想再次重復那幾句我一再強調的話:買賣是最好的保護,使用是最好的傳承,分享是最好的流通。皮匠喬師傅和她的團隊就是一個絕佳的時代樣本。
祝福他們,祝福令人感佩的堅定與堅守。
#點贊生活英雄#
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