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據說我國的養老金制度是終身制的,但牽扯到生老病死的問題時,有很多人仍然屬于糊涂的態度,因為他們對于這個制度里面的相關規定不是特別了解,所以有很多家屬在自家退休老人去世之后,認為老人的養老金以及其他相關補貼全部都沒了,其實在退休老人去世
前言:據說我國的養老金制度是終身制的,但牽扯到生老病死的問題時,有很多人仍然屬于糊涂的態度,因為他們對于這個制度里面的相關規定不是特別了解,所以有很多家屬在自家退休老人去世之后,認為老人的養老金以及其他相關補貼全部都沒了,其實在退休老人去世之后,還有很多錢是家屬們可以領取的,而且具有合法的繼承權。
在領取過程當中,只要找尋相關的社保部門進行詢問和協調,就可以將這幾筆錢拿到手里。而且需要注意的是,退休老人的去世之后千萬不要有不交社保的想法,這不僅不會讓你省錢,很可能還會讓你吃虧,因為在停止繳納社保一段時間之后,我們說的這些款項就已經無法被領取了。
賬戶余額:3類余額都可領取
在退休老人去世之后,有很多賬戶當中的余額是可以被家屬領取的,養老金個人賬戶里的余額就是一部分,因為養老金賬戶是兩個部分組成的,有一部分是單位繳費存款的錢,還有一部分是個人承擔存款的錢,我們可以經過統籌計算之后,看看單位繳費的這筆錢是否在養老金賬戶當中還存在余額退休老人在去世之后這筆款項是可以被一次性領取出來的,但只能由法定繼承人操作,這個規定不僅適用于城鎮養老金賬戶也適用于城鄉養老金賬戶,但要注意的是一定是法定繼承人才行。
除了養老金賬戶余額之外醫保內的除了養老金的賬戶余額之外,醫保內的個人賬戶余額也是可以被領取的,職工醫保內,除了共同賬號外還有一個個人賬號,在個人賬號之中,每個月會有返款打入,而這筆錢雖然不能提現,但同樣可以用來買藥和看病,和養老金賬戶余額同樣的道理,必須由法定繼承人才可以,除非老人沒有兒女才能被其他家屬所繼承。
至于其他的賬戶余額當中,也可以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提取,比如銀行卡賬戶余額或者是一些網絡金融平臺的賬戶余額,在不知道老人支付密碼的情況下,老人一旦去世就可以通過提交相關的材料,將賬戶余額提到其他的指定賬戶當中。
撫恤和補貼
除了這些賬戶余額之外,國企員工在退休之后還有一個家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在企業退休的人員去世之后,有些家屬的生活會陷入困難的境地,而這個時候家屬生活困難補助費就起到很大的作用,在1937年7月6號之前參加革命的工作者們,每個月的補助費是2705元,而抗戰時期和參加革命工作的人,也都有2000元以上的相關補助。如果自身不符合條件,但仍然屬于去世者的家屬,那么每個月也可以領到1185元,雖然這筆錢不多,但也能夠負擔一部分生活支出。
另外一類錢就是撫恤金,這部分錢采用一次性的發放性質,在老人退休去世之后,無論老人是否有子女或其他直系親屬這一筆撫恤金都會一次性發放,在發放過程當中,按照去世老人的繳費年限進行計算,每滿一年在發放的過程當中,就會多加入一個月的全省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時間不足一年的按照一年計算,但最多只計算20個月。
上述兩類補助都能領取之后喪葬補助也可以進行領取,退休老人的去世之后可以按照本市的喪葬補貼標準,向老人的家屬發放補助金,金額等同于老人生前兩個月的基本養老金,如果低于這個錢數自動補貼為兩個月的平均養老金,并且將差額補平,而在今年養老金的改革之后,養老金的基礎額度有了相關的提升,喪葬補助金也會有所提升。
商業保險
除了社保系統內的一系列福利和補助之外,有很多老人也單獨購買了商業保險和補貼,老人在去世之后如果這些商業補助沒有發放完畢或仍有余額沒有進行領取,那么家屬也可以通過相關的證明到保險辦理的相關機構進行領取,畢竟這筆錢不像社保,所以說很多保險公司不會特意進行通知,家屬們一定要記清楚,及時的將這筆錢領取出來。
總結:值得一提的是,想要領取社保里的養老金,去世的退休老人必須年滿60周歲,而且配偶也要年滿60周歲,在滿足了這兩項條件之后,領取者還需要滿足無職業和無工作能力等細節證明,但各地的相關政策不同,所以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會有一些差別。
張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