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拍電影、上綜藝、接廣告、談戀愛……明星的一舉一動總是能牽動著無數粉絲的心。為了表達對偶像的喜愛,粉絲們可謂是煞費苦心。有人用退休金幫愛豆刪差評;有人為給偶像刷票,將大量新鮮牛奶倒入水溝中;有人直接送珠寶和現金;還有人不顧底線,給外國偶像所服
拍電影、上綜藝、接廣告、談戀愛……明星的一舉一動總是能牽動著無數粉絲的心。
為了表達對偶像的喜愛,粉絲們可謂是煞費苦心。有人用退休金幫愛豆刪差評;有人為給偶像刷票,將大量新鮮牛奶倒入水溝中;有人直接送珠寶和現金;還有人不顧底線,給外國偶像所服役的軍隊應援……
為了給偶像花錢,他們不惜節衣縮食、省吃儉用。追星,逐漸淪為了一場氪金游戲,而粉絲們的行為也愈加瘋狂。
最近,中國粉絲對泰國小鮮肉的應援,又玩出了新花樣,讓人直呼好家伙……
1、
前段時間,泰國男星蘇帕西·宗澈瓦(Mew)迎來了自己的31歲生日。
在生日派對上,蘇帕西非常開心地向大家展示自己收到的禮物。
其中,奢侈品和鮮花多不勝數,工作人員一趟趟地往返搬送禮物,因為禮物過于繁多,他們甚至還動用了卡車。
更夸張的是,中國粉絲們為了給他過一個難忘的生日,提前幾個月就開始集資,為他打造了多款“鈔票禮物”……
高達31層的蛋糕,用的不是奶油,而是紅燦燦的鈔票堆砌而成。上面還點綴著花朵和蘇帕西本人的照片,盡顯用心。
好幾個壯漢才能抬起來的生日應援板,定睛一看,竟然也是用鈔票組成的。
還有這束比人還高的巨型藍色鈔票花束,直接將氛圍感拉滿。
除了這些用鈔票打造的禮物之外,中國粉絲還貼心地給蘇帕西準備了8塊實心金條,和一枚超大克拉的鉆戒,僅是這枚鉆戒就價值120萬泰銖(約23萬人民幣)。
這哪里是什么生日宴會啊,簡直是妥妥的鈔票盛會。
但粉絲們卻并不在意自己為偶像掏空腰包,他們覺得送禮就應該送一些精致又實惠的,奶油做的蛋糕不一定能吃完,還是換成現金比較實在。
可是,蘇帕西真的在意粉絲的良苦用心嗎?
有細心的網友發現,蘇帕西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形形色色的禮物,唯獨不見鈔票蛋糕的蹤影,而運輸禮物的卡車里卻裝滿了疊放整齊的鈔票。
原來,蘇帕西直接把蛋糕拆掉丟棄,把錢運走了。
他完全不在意粉絲設計、擺放這個蛋糕花了多少心血,在他的眼中,金錢的意義遠遠超過形式主義。
即便如此,粉絲仍在為他開脫,表示只要“自家哥哥開心就好。”
那么,這個蘇帕西到底有什么魅力,竟能讓無數粉絲為他爭相解囊呢?
1991年,蘇帕西出生于泰國。父親是華裔,母親是泰國人,他從小在泰國長大,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
可戲劇化的是,蘇帕西長大后,卻跟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9年,一部同性愛情劇《愛的著陸》,讓蘇帕西一炮而紅。
之后他接連主演了《愛的著陸2》《與愛同居》等一系列耽美劇,不僅紅遍泰國,甚至收獲了大量中國粉絲的喜愛。
他在中國的影響力,甚至遠超過了泰國本土。
蘇帕西的高顏值,配上甜虐的劇情,令一大波中國粉絲神魂顛倒。
為了表達愛意,中國粉絲不遠萬里,為他送去了現金應援。
表達喜愛偶像的方式有很多種,為什么中國粉絲非要大把的鈔票來證明呢?
其實,給泰星“送錢”,早已成了飯圈約定俗成的應援方式。
那么,中國又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刮起“泰流風”的呢?
3、
早在2003年,以泰劇為代表的“泰流”開始走進觀眾的視野。當時,中央八臺和湖南衛視先后引進了泰劇《俏女傭》和《出逃的公主》,可效果卻并不理想。
沉寂了6年后,一部名為《天使之爭》的泰劇被安徽衛視引進,一經播出便廣受好評,從此開啟了“泰流”新時代。
各大視頻網站紛紛開辟了泰劇專區,與此同時,泰國電影也開始在中國市場發力,2010年《初戀這件小事》更是成為不少中國觀眾心中的經典之作。
電影中扮演阿亮學長的泰星馬里奧,因“白月光”的形象迷倒了一眾中國迷妹。
電影爆火后,馬里奧應邀現身中國出席活動,活動現場頓時被圍堵得水泄不通,粉絲見面會一票難求。粉絲不惜花費大價錢找“黃牛”,只為見一眼“阿亮學長”。
回泰國后,馬里奧還是不斷地收到來自中國粉絲的禮物,他也經常在社交平臺上表達感謝。
接機、送禮物、給偶像瘋狂打榜……
漸漸地,中國粉絲的熱情,讓很多泰國明星嘗到了甜頭,也從中看到了商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顏值高人氣泰星,開始前赴后繼來中國舉行粉絲見面會,有的甚至直接來華發展。
Mike作為較早打入中國市場的泰星,如今的身價比在泰國時暴漲數十倍。
他過生日時,粉絲們為他送上一捧高達2米的現金花束,還有許多價值高昂的禮物。
除此之外, 中國粉絲還在泰國包了100多臺“突突車”,上面貼著Mike的照片。
泰國籍歌手Lisa新專輯上線前期,為了給她應援造勢,粉絲們不僅花費大價錢給她的新專輯沖銷量,甚至還誘導未成年人前去購買,僅是預售專輯籌集到的資金就高達916萬元人民幣。
見識過中國粉絲的“壕”后,和蘇帕西合作的泰國某口腔護理品牌宣布開啟特別應援活動。
粉絲只要花錢沖銷量,就能為自家偶像買下代言人身份,還能為偶像拿到泰國市中心118塊LED屏幕的廣告位。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方是在中國社交平臺上發布的文案,購物平臺也是中國的,很顯然,雙方早已達成了協議,靜待中國粉絲乖乖買單。
這種明目張膽向粉絲“要禮物”的行為,早已讓追星文化變了味,可粉絲們卻偏偏樂此不疲。
泰國男星周浩德走紅后,有位粉絲找到了他媽媽的社交賬戶,并索要了他的收件地址。
接下來的日子里,這位粉絲就開啟了漫漫的打錢路。
給偶像買禮物還不算,甚至還要給偶像的媽媽買奢侈品。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位偶像的媽媽還要自己挑選禮物的款式,從項鏈到名牌包,最后更是讓這位粉絲幫忙一起還車貸……
從暗示到明示,再到直接張口問粉絲要禮物,逐漸扭曲的應援文化背后,是一群貪婪的泰國明星。
4、
據悉,泰國一線明星拍一集電視劇的片酬在10萬泰銖(1.9萬人民幣)左右,就算他們費心費力地拍電視劇、拍電影,拿到的片酬,也遠不及中國粉絲送的錢多。
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泰國明星帶著他們為數不多的作品投入中國市場。見面會、預售、標價應援……他們每發動一次“圍剿”,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即使在關于整頓飯圈亂象“清朗行動”的大力推行下,為了博偶像一笑,仍有很多粉絲們想盡辦法為他們花錢。
面對粉絲們的瘋狂舉動,不少明星非但不制止,反而變相鼓勵。在每次收到應援費用或者貴重禮物后,他們都會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表示感謝,似乎在告知粉絲們,應該多多益善才是。
藝人作為公眾人物,一舉一動都會對社會產生影響,他們更應該恪守藝德,真正成為粉絲們的榜樣。
作為一個包容的國家,我們歡迎有作品、有實力的外國友人,但不歡迎為了賺錢而失去底線的流量明星。
粉絲不該是偶像的“提款機器”,飯圈文化本應該向著更積極、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說到底,我們對偶像的欣賞,其實更該源于對其人格力量的認同,而不僅是外在條件。
追星沒有錯,追星是每個人的自由。
撒貝寧就曾在一檔節目中談起對“追星”的看法:
“追星,就是在追你心中想要成為的樣子,我希望他們能成為鼓勵你們的一個目標。”
所以,追星決不是盲目崇拜,好的那顆“星”,會成為我們的引路燈,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希望大家理智追星,做一個更好的追夢人。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