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3月28日,無錫市濱湖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王一博訴黑粉侵權案,法院判決被告人朱某等向王一博公開賠禮道歉,賠償王一博精神損害撫慰金4萬元。
職業黑粉,網絡流行詞,也被普通粉絲簡稱為黑子或職黑,是指被有償雇傭的專業黑粉。近年來,隨著網紅文化的不斷發展,甚至還出現了專門以此盈利的團隊。文娛消費中的粉絲經濟,職粉職黑都有資本支持,只要以粉絲名義分享明星的作品以及八卦就可以得到流量得到平臺或者后臺的資金支持,但如果一不小心出圈兒了,破壞了法律的紅線,可能面臨的是法律的制裁與經濟的懲罰。
被告朱某等人應當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后,立即刪除2022年7月11日發布的與王一博有關的朋友圈內容;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后,7日內在微信朋友圈置頂發布致歉聲明,朋友圈設置所有人可見,刊登時間不少于10遍。被告應當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7天后,在《人民法院報》發布致歉聲明;被告于本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后7日內賠償原告王一博精神損害撫慰金4萬元以及律師費3萬元。駁回王一博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網絡名譽權侵權糾紛案件。被告把原告本人的名稱跟貶損性的言論放在同一段的文字里面,可能會讓一些不明真相的瀏覽者發生相關不良聯想,該朋友圈截圖被網絡平臺大量轉發,由于互聯網具有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特點,相關不良言論對原告本人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中國的網民已經超過十億了,在網上相關人格權的侵權,大多是關于名譽權、隱私權等等,如果情節嚴重的會造成網絡暴力。去年九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及公安部已經發布了關于治理網絡暴力的相關的指導意見。
本案中,不管是在朋友圈這種半公開的載體,還是在微博這種完全公開的載體,網民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論,要理性、客觀、真實,不要觸及道德和法律的底線。如果觸犯了相關的人格權益的話,將會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
這起案件的判決結果提醒著每一位網絡公民,網絡言論自由并非無邊界。在數字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成為負責任的網絡公民,共同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網絡空間。
晚報君近期精選推薦(戳鏈接)
這個無錫人,進京履新
最新消息:致死人數升至4人
500個!免費開放!
點亮
江南晚報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