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系財說得明白”獲得授權在2021年,中國的人口僅僅增加了48萬。這個數據到底有多低呢?我們來看一看,到去年年底全國人口一共14.12億人,對比起這個14億的基數,僅僅增加48萬人,增長額度和增長比
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系財說得明白” 獲得授權
在2021年,中國的人口僅僅增加了48萬。這個數據到底有多低呢?
我們來看一看,到去年年底全國人口一共14.12億人,對比起這個14億的基數,僅僅增加48萬人,增長額度和增長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能想象得到,以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進入2022年,我們的人口可能就會變成負增長。從放開二胎到放開三胎,新增人口數字卻一再下跌。
假如給予更多的現金補貼,你會生二胎三胎嗎?
01
很多人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經濟層面,認為如果我們能夠在經濟上面,進行適當的補貼和引導生育問題,應該可以得到改善。
最近看到有不少的相關提議。例如,按照平均工資補助20%,直到三胎滿18歲為止。另外也有人提議,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發放一定金額,直到小孩滿六歲為止。
但是,怎么補貼才有效呢?
是否能夠負擔得起這樣的補貼呢?
前段時間,浙江曾經做過一份問卷調查。其中的一個問題是,每月補貼1000元,你是否愿意生多一個小孩。
可能對于大家的選擇,我們都心中有數。有些網友開玩笑說,我差的并不是那1000元,我差的是一個小孩長大所需的100萬元。的確如此,這些補貼如果太少的話,僅僅是蜻蜓點水,并不能夠真正的拉動生育的意愿。
但是,假如補貼的金額高一些,又會對當地的財政形成非常大的壓力。
我們就以浙江省為例,在2019年浙江出生人口達到60萬。假設,其中有50%是二孩的話,那么需要補貼的金額就達到35億元以上。還需要考慮的是,有關的補貼并不是只在出生的第一年,很有可能需要持續補貼到三周歲或者六周歲。那么這個金額就有可能導致當地政府一年的補貼金額達到105億元。
105億元算不算多?
我們來做個對比就知道了。2019年,浙江的科學技術支出不過才516億元。浙江作為一個創新大省,科技方面的支出500億元。如果生育補貼就達到了100億元,可見這個補貼的壓力會有多大。
02
而且這還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有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省份推出生育補貼。那么最后的享受者就一定是這些省份嗎?不一定。
這些補貼會變成消費的形式留在當地的經濟循環當中,但是當小孩慢慢長大,就有可能跨省外出讀書,未來甚至可能會在其他省份工作。
也就是說人口增長的紅利,并不是100%的留在了本省。因此各地在生育補貼上面,態度并不太明朗。壓力是一方面,未來的收益毫無疑問也是重要的考量點。
其實,很多經濟問題都不能夠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處理。
生育意愿很顯然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
03
大多數的家庭并不是不愿意生,而是覺得未來的養育非常的困難。我們不能只計算小孩生育時的費用,還要考慮它在成長當中的費用,
在未來教育的費用。而且每個家庭只要增加一位小孩,就必然導致住房面積增加的需要,這也牽扯到房價的問題。另外還有很多相關的醫療費用的問題,教育費用的問題以及養老的問題都是需要我們考慮的。
比如,一對夫妻在27歲時完成了首胎生育。當他們32歲時再生第二胎,35歲時生第三胎。持續的養育壓力會一直延續到,這一對夫妻即將退休為止。
35歲生育的第三胎,當他大學23歲畢業時,夫妻倆已經快到60歲。60歲之前的所有收入,大部分都已經用完了,沒有太多資金儲備的情況下,就馬上迎來了退休生活。以目前的社保養老水平,很有可能導致這一對夫妻一退休就只能維持溫飽。
有網友說,如果非常悲哀生了三個都是男孩,那就全都是建設銀行。當三個男孩依次長大,都面臨著結婚買房的問題時。估計父母不但沒有辦法考慮養老,連怎么把首期款借的債務還清都是一個大問題。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解決生育問題是一個更加系統的工程,需要全國各個省份協同努力,也需要各個項目同時得到改善。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后的真相。
關注財說得明白公眾號,交流更多基金理財知識。
長按下方大拇指有驚喜,你的每個點贊都是我們創作的動力,點贊越多更新越快。
何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