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今天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高效、省水、省人工——這樣的水溶肥非常適合目前中國農業的需要,因此國家政策對于水溶肥的發展給與了大力支持,“水肥一體化”也成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發改委等部門一系列新政的關鍵詞。水溶肥是一
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 今天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高效、省水、省人工——這樣的水溶肥非常適合目前中國農業的需要,因此國家政策對于水溶肥的發展給與了大力支持,“水肥一體化”也成為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發改委等部門一系列新政的關鍵詞。
水溶肥是一種可以完全溶于水的多元復合肥料,它能迅速溶解于水中,更容易被作物吸收,而且其吸收利用率相對較高,可以應用于噴滴灌等設施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達到省水、省肥、省工的高效功能。水溶肥的好處顯而易見,它的有效吸收率高出普通化肥一倍多,且肥效快,可解決高產作物快速生長期的營養需求。
然而市場上的水溶肥的價格也是不等的。是什么因素導致價格差距這么大,原因在哪里?
市場水溶肥類型多?
確實多,自從水肥一體化被提出后,水溶肥一直都在被模仿,不說咱們農民,有時候農資銷售人員(包括經銷商和廠家業務)都沒有分清楚水溶肥類型!很多很籠統的一句,我是做水溶肥的!這一點值得我們思考,因為不同類型的水溶肥,它的價格、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不能混為一談。
便宜的和貴的是不是含量一個樣?
不一樣,正規廠家含量足,各樣含量只高不低,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有些廠家喜歡打擦邊球,缺斤少兩,濫竽充數。而且肥料來源也不同。
6000元一噸的水溶肥與20000元一噸的差在哪?
一、原料級別
原料是決定水溶肥價格的最根本的因素。生產水溶肥的原料有4個層次:食品級、飼料級、工業級、農業級。原料檔次直接決定了水溶肥的價格是有很大的差別。以磷酸二氫鉀為例,食品級的價格是13000元左右,飼料級的價格在12000元左右,工業級原料是8000左右,農業級的價格是7000左右。高品質的水溶肥料一般都采用工業級的原料進行生產,原料價格高,并且在肥料養分含量、水溶性、吸收效率、重金屬含量、產品穩定性等方面明顯優于農業級原料。差些的水溶肥料采用農業級別的原料進行生產,價格低廉,品質很難保障,更有不法廠家利用全水溶做文章,裝上純硫酸鎂、氯化鉀或者硝酸鉀等原料牟取暴利。
二、磷源
水溶肥里,磷的來源非常重要,磷源對于促花保果,促進根系發育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溶肥里面的磷含量都以五氧化二磷來表示。合格的水溶肥料應該是100%全水溶,主要強調產品無雜質,不會堵塞滴灌管微小滴頭,水不溶物≤0.1%-0.2%,這說明各種水溶肥料的原料來源是高純度的化學品,一般達到工業級(TECH-GRADE)水平,也有的稱為滴灌級或者溫室級。
選擇差的磷源意味著流動性差,產品容易結塊,也容易堵塞滴灌管道及滴頭,導致用戶肥料罐的固體沉積和結垢。差的磷源作為復配原料與其他原料混合不均勻,吸收率低。
三、鉀源
鉀來源主要有四種:氯化鉀、硫酸鉀、硝酸鉀與磷酸二氫鉀。一般來說,用氯化鉀型的肥料價位最低,其次是硫酸鉀型,最好的是硝酸鉀與磷酸二氫鉀型的。因為硫酸鉀型及氯化鉀型含大量的硫酸根離子及氯離子,長期施用很容易導致作物缺鈣,容易導致裂果、爛頭、根尖發黑停止生長、黃葉、臍腐等病害發生。此外,長期使用含硫酸根離子及氯離子的肥料會使硝態氮的吸收效率大大降低,大棚土壤鹽分會富集加重,土壤板結而不利于作物根系生長。而用硝酸鉀與磷酸二氫鉀型的水溶肥料,這兩種類型中的任一元素都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不會出現鹽分積累等上述癥狀,相應的價位也最高。
四、配方
在配方基礎上,根據每個生產廠家的技術優勢不同,好的水溶肥會增加一些助劑組合把水溶肥料制劑化,防止產品結塊,添加螯合劑防止元素淋溶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小胡同里的廠家則擅長在水溶肥料里面添加激素等物質,沖施激素肥后會促使細胞過度膨大,破壞植物的生長狀況,前期效果非常明顯,但是在中后期容易造成早衰,降低植株抵抗力,嚴重影響植株的中后期產量,還容易引起藥害,最終的受害者卻是農民。對此,高品質的水溶肥料一般不會有明顯的氨味和刺鼻的激素味道,這一點也很關鍵。
由此看來,水溶肥并不像我們想的那么簡單。種類多、品牌多、價格差距大,購買時不得不“擦亮眼”。
不過,由于門檻低、行業標準缺失等亂象,水溶肥也面臨著行業洗牌。
對此,評論員徐春暉表示,我國水溶肥行業的發展,需要行業共同努力,揚長避短,正面引導市場、增進企業間的合作,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共同維護并打造水溶肥市場的廣闊前景。
徐春暉:對農民朋友來說,水溶肥并不陌生。從2006年開始,水溶肥已逐步在我國推廣。業內人士也指出,隨著人們對環保意識的進一步提高,肥料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減少損失、提高利用率是重要的指標。所以,隨著我國農業設施的不斷完善,水溶肥將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水溶肥市場能漸入佳境,也一定離不開這三點。“天時”應該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大背景,“地利”是行業發展的市場空間,“人和”就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與行業企業在水溶肥技術與推廣中的不斷創新與實踐。
從農業農村部的登記產品數目以及上市的產品來看,水溶肥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是,在這一派繁榮的背后,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由于水溶肥行業門檻太低、市場監管不力、生產標準存在缺陷、技術含量要求不明確等原因,導致水溶肥市場出現質量參差不齊、亂象叢生的現象;市場上甚至出現國產水溶肥被冒充進口水溶肥,打著進口的旗號賣高價等現象。這些亂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行業標準。因此,水溶肥行業新標準修訂與出臺勢在必行。
據了解,水溶肥標準修訂工作已經被提上議事日程,預計2020年上半年可以完成。這次修訂要做到三個促進:一是促進水溶肥產品質量的提升,二是促進水溶肥行業健康發展,三是促進減肥增效。
業內人士同時分析指出,新標準出臺之際,也會是水溶肥洗牌之時。近年來,受政策紅利、利潤高以及進入門檻低等因素的影響,水溶肥市場增長非常迅速,尤其是一些上市農資企業布局水溶肥的態度更為積極、布局更為產業化。我想,在此次洗牌效應下,這些農資企業將會不斷促使企業更加重視技術投入及產品品質,生產企業應深入田間地頭,增加研發投入,更加注重農民對高品質水溶肥差異化功能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當然,我國水溶肥行業的發展,還需要行業共同努力,揚長避短,正面引導市場、增進企業間的合作,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共同維護并打造水溶肥市場的廣闊前景。
來源:農資與市場雜志
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