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幾乎所有成功的企業都誕生在一個好的時代。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一批批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彼時的中國,不說百廢待興,但很多領域都可稱作藍海市場,壟斷、巨頭的概念還沒有普及。時至今日,幾乎所有的行業藍海變紅海,要想殺出一條血路,談何容易。不過,即便如此,只要順勢而為,振奮精神,仍然可以再造輝煌。
1
一、他們趕上一個好時代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體制改革成為最大亮點,民企將迎來重大的發展契機。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先行者和“弄潮兒”,也是推動時代變革,改變中國面貌的重要力量。
柳傳志和聯想誕生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依靠20萬元的啟動資金,柳傳志將聯想打造成了世界500強,把聯想鍛造成了全球第二和中國最大的PC廠商。
張瑞敏在1984年——1991年期間,抓住了改革開放的機遇,以”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的觀念,為用戶提供當時最渴望的高質量產品的體驗,帶領海爾成長為全球大家電第一品牌。
2000年前后,中國加入WTO,新經濟體崛起,風險投資和互聯網經濟蓬勃發展。
20世紀90年代,線下零售仍是主流,電子商務的概念在中國還很模糊。1999年,馬云創辦了阿里巴巴,以“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愿景,成長為世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
90年代,中國的互聯網剛剛興起,社交工具幾乎沒有。1998年,馬化騰注冊了“騰訊”公司,依靠QQ這塊社交軟件,騰訊成了行業巨擘。
如果說,以柳傳志、張瑞敏為代表的企業家趕上的是改革開放的春風,那么以馬云、馬化騰為代表的企業界搭上的是互聯網經濟的快車。順勢而為可以理解為順應時代潮流。
他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2
二、 處處紅海,創業不易
也正是趕上好時代的這一批人,讓如今的市場格局大局基本面形成,在大的行業領域,似乎已經很難再出現“攪局”者。
但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今日頭條、拼多多、滴滴打車、江小白等品牌異軍突起,他們不走常規,善于捕捉細分領域的風口,反倒在時代的紅海里殺出一條血路。
今日頭條通過信息分發的模式建立起內容、短視頻、社交、電商、搜索等多維度業務體系,并有挑戰BAT的火藥味;拼多多通過社交電商的鏈路,把熟人經濟和消費降級玩到了極致。
滴滴打車暴露了資本的殘酷性,有錢就能任性,但抓住風口后,投資的人已經在排隊。江小白本是重慶的一個小酒廠,通過差異化戰略塑形成功,“剛好我有酒,有話對你說”讓中國年輕的力量聚集在它身邊。他們似乎正在沖出紅海的桎梏,打破常規找機會。
但,每年創造的神話有多少,倒下去的“尸體”就有多少倍!成功不易,成功畢竟是少數。
時至今日,行業處處是紅海,創業也變得非常艱難。
對于如今大部分中小微商戶來說,我們沒有趕上他們那樣的時代,很多甚至連活下去都變得異常艱難。
在傳統互聯網流量觸頂天花板的時候,流量需要用錢買,并且越來越貴,電商變得越來越難做;傳統門店受電商沖擊,以前門庭若市,現在人跡罕至。
新入局的創業者們,在選擇行業的時候,越來越迷茫,幾乎每個領域都有數不清的競爭對手,他們有人脈有資源有渠道,而自己,似乎都沒有,創業變得無從下手。
“喪”文化似乎正在占領生意人的頭腦,他們眼前無光、四肢無力,前景一片黯淡。
3
三、 振奮精神,輝煌再造
不,我們要驅趕“喪”文化!我們需要振奮精神,再造輝煌!
如果說每個時代都有“弄潮兒”,那么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就是個人流量!
公域流量已經觸頂,未來將加快進入“個人流量時代”!
誰先把握“個人流量”的時代契機,誰就會在當代紅海里殺出一條血路。
未來,是塑造個人IP,流量為我所用時代!
未來,是沉淀數字價值,流量變現時代!
未來,是數據驅動運營,數據價值時代!
...
無論如何,我們需要順勢而為,把握方向!
無論如何,我們需要振奮精神,再造輝煌!
丁夕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