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方亦落
盡管距離6月18日尚有十幾天,但各大電商平臺之間已經燃起了“戰火”,各家的“戰報”也紛紛出爐。從各大電商平臺公布的數據來看,手機等硬件設備格外受青睞。
在天貓平臺中,手機品類1分鐘銷量破4萬臺,90秒銷售額破億,其中蘋果全品牌在2分45秒之內成交量過億。在京東平臺上,手機在所有商品類別中下單量居首,其中榮耀20、華為P30、realme X在搜索量中排名前三。
從這些數據可以感受到手機在中國市場上的熱度。這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硬件設備在技術和功能方面的成熟分不開。根據工信部給出的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年底,中國的手機普及率達到112.2部/百人,這意味著人均手機擁有量為1.12部,較2017年同期提升了9.7部/百人。而中國在2018年的手機用戶數達到了1.49億,總數為15.7億,并且還在持續增長中。
手機普及率提升帶來的結果,必然是人們在手機上花更多的時間。 《2019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國人人均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長達到了每日5.69小時。其中短視頻花費了人們最多的時間,占整體時長增量的33.1%,其次是即時通訊,占整體時長增量的18.6%,這兩個領域加起來市場增量超出了50%。
4G網絡的普及、流量資費的下降必然會導致手機在極大程度上的普及。從技術和人類發展的角度來看,這當然是進步的表現,然而這種“進步”恐怕并非完全正向。
在最近接受 CBS News 的采訪之時,庫克表示自己每周花費在手機上的時間遠超想象,因為收到越來越多的推送消息,拿起手機的頻率也就逐漸增加。這其實是許多現代人在使用手機時共同的狀況,每天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之中,雖然已經非常疲憊,但還是忍不住受到手機的“誘惑”。
這種狀態我們似乎習以為常,但這種“習以為常”卻恰恰是不正常的表現。手機,以及所有的智能硬件設備,它們在本質上都應該是人類的工具,它們的作用應該是幫助人類接收更多知識,認識廣闊的世界,并豐富人類的精神家園。
然而現在的局面是,手機上的消息推送像“黑洞”一樣吸引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力。 大街上、公交車上、飯店里到處都是“低頭族”,睡覺之前躺在床上也必須要刷手機。有人表示這是在工作和生活忙碌之余一種很好的放松方式,然而又有多少人因為看視頻、刷微博、聊天睡眠不足損害了身體?多少人借助手機“放松”之后,卻并不覺得放松,反而精神上更加空虛?
面對這種問題,庫克表示自己的解決方案就是關掉那些像黑洞一樣吸引注意力的消息推送,并且告訴自己“如果我看手機的時間比我看著別人眼睛的時間要長,那我就是在做錯誤的事情”。手機雖好,但使用也需有度,這樣才能讓手機充分發揮其存在的積極意義,避免讓人類成為手機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