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3月28號一大早,朋友圈被團貸網暴雷刷屏了:一個待收145億的大平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除了這個19年的驚天第一雷,深圳紅嶺創投也發布了主動新盤的消息,這無一表現出,網貸行業的行業正在處于收縮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所以,大家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不必對P2P網貸行業感到惶恐,這是行業走向健康的必然趨勢。小編接下來就給大家根據175號政府文件,清楚地告訴大家良性退出是怎么回事!
良性退出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原由:2019年1月21日中午左右,一份名為《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175號)的文件開始在各大行業群內廣泛流傳。
小編做了一個表格為大家展示175文件對平臺的一個分類:
圖中出現險情的機構不在我們這次的討論之中,畢竟已經立案了也沒有什么好說的了。我們來討論下未出現險情的機構分類:1、僵尸類機構 2、規模小機構3、規模大機構。
1、僵尸類機構
監管對“僵尸類”平臺明確提出定義:待償余額(即貸款余額)或新業務發生額超過三個月為零,或者關閉發標、投標功能等。
而對于被明確為“僵尸”的平臺,文件里有這樣一句話:“公告期結束,未出現出借人主張存量債權的,依法提請吊銷營業執照,關閉網站、下架APP”。所以也沒有什么好說的,如果自己投的網貸平臺超過3個月都沒有發過標,胖友們就知道是怎么肥事了吧~
2、規模小機構
規模小是多小,175號文件并沒有給出具體數值。各省根據轄內實際情況,綜合待償金額和出借人數等因素確定。
網傳,2018年年末北京地區待收5000萬元以下、杭州待收1億元以下、將被清退,2019年深圳地區待收1億以下平臺將被清退,而小編所在的廣州也是在引導部分平臺在良性清退的。
所以小編對于已經出臺規模限定線以下的平臺,處于警惕狀態,希望出借人也要對不同城市要求待收以下的平臺保持觀望狀態,切勿隨意出借了!
3、規模大機構
大平臺,即我們說的頭部平臺,早從16年開始,主要流量流向頭部平臺就已經慢慢成為P2P網貸出借人以及出借資金主要的流入方向,所以頭部平臺中合規的平臺也必定是網貸平臺發展的主線,沒有之一。
BUT~船大難掉頭呀各位,18年暴雷期間,頭部平臺暴雷給我們帶來的驚嚇還少嗎?所以,頭部雖然是趨勢,但是也不是沒有踩坑的可能。
如何判斷高風險的頭部平臺,判斷標準有:資金流向不明;項目逾期超過10%國負面輿論偏多;拒絕、放棄、不配合政府合規備案工作的(一票否決)。所以,大家可以從平臺的新聞資訊就能嗅到平臺是不是有很積極的備案意愿的了。
以上就是小編對這次網貸大洗牌中關于重復出現“良性退出”四個字的理解了。在監管下引導的退出,都是行業向好的預示,不會影響小編對網貸行業的正面情緒。胖友們,你們也是嗎?
哪種類型的平臺比較推薦?
那當然是頭部中的正常機構啦!
175號文件提出存量規模和出借人數的“雙降”,督促開展信息披露,積極引導轉型等。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未來正常運營平臺將采取“名單制”,如果平臺未正常報送信息,會被移送到“非法集資工作機制”。因此,小編建議出借人,關注在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和數據報送情況,對于信披不完整、報送情況遮掩的平臺,及時遠離和止損。
出借人可以從待收規模(增量數值)、出借人數(增量數值)、信息披露、數據報送等指標維度,對自己在投的平臺做一次全面檢查,優先選擇背景雄厚、嚴格合規的頭部平臺。
但其實,在備案完成之前,我們并沒有類似于標準的公式去判斷哪家平臺是值得出借的,所以大家很多時候都是靠朋友或者自己信任的P2P公眾號推薦來出借對吧。
那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個小編出借很多年的平臺吧,不過是否出借,還是要請各位自己去查閱多一點的資料,多看底層的數據,多關注平臺的動態和報告,最重要的多關注政府出臺文件的動向,從符合要求的平臺里面再挑選要出借的平臺才是大家現在理智選擇。
咳咳,講遠了。講回要推薦的平臺。小編自己是廣州人,所以對本地的平臺有比較大的安全感,畢竟可以實地考察和快速知道動態。今天要推薦的就是小編家鄉的平臺——民貸天下。
民貸天下,2014年成立于廣州,已穩健運營4年多。
董事長央行出身,ceo在商業銀行干了24年,道德風險比較低,畢竟傳統金融出來的,做事兒一般都比較踏實。
當然,這些都只能作為可投的參考,主要看的是資產端。你得弄清楚平臺靠什么業務賺錢,畢竟我們的每一筆收益,是靠對應的“借款人”賺來的。
民貸主要做的是小微企業經營貸和有場景的消費貸。
小微經營貸的客戶一般是小企業主,比如餐館老板,借錢擴大店面等,抵押物是房子,一旦違約,第三方擔保會把錢墊付給平臺,然后把房子處理掉,業務邏輯比較安全。平臺借款集中在50-80萬,抵押率控制在70%以下,借款時間集中在6-12個月。說直白點,只要借款后半年到一年內,廣州地區的房價不腰斬,風險性還是很小的。
有場景的消費貸就更好理解了,比如借錢租房,單筆借款一般只有幾千塊,經濟上不會有太大考驗。
風控這塊,平臺通過反欺詐技術、場景風控等對借款主體的資料進行交叉驗證。大白話,利用大數據甄別借款人是否有違規信息、逾期記錄,然后通過模型系統,從借款人的借款目的、還款能力等多方面,給出一個綜合的評估。考察合格了,才能借款,大大降低了壞賬率。
平臺在去年就接入了廣東省金融風險監管系統,實現實時數據對接,確保資金運作透明,不建資金池。最近存管銀行也更換成了第一批進入白名單的新網銀行,足以見得合規建設的完善。
整體來看,民貸業務合規,風控到位,后續的備案壓力不大,1年內風險可控。
以上就是小編這一期關于網貸行業最近的一些看法和認知啦,希望可以對大家有用!
劉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