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民間收購隕石1萬塊1克。就連德克薩斯州月球與行星研究所從印尼購得的一塊隕石,都價值18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200萬元。北京一位藏家,更是報價4000萬,直接收購了中國最好的一塊黑寶綠隕石。一塊隕石,竟然這么值錢,不少“隕石獵人”都聞風而
民間收購隕石1萬塊1克。就連德克薩斯州月球與行星研究所從印尼購得的一塊隕石,都價值18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近1200萬元。
北京一位藏家,更是報價4000萬,直接收購了中國最好的一塊黑寶綠隕石。
一塊隕石,竟然這么值錢,不少“隕石獵人”都聞風而動,爭先恐后地搜尋著隕石的蹤跡。
貴州90后女孩楊可欣,也順勢加入其中,開啟了一段長達五年的“追星記”。
這5年間,她124次進出羅布泊,踏遍13萬公里戈壁無人區(qū),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重重艱險之下,她共撿到了600多顆隕石,重達400多公斤。
400多公斤的隕石,如果將其變賣,楊可欣絕對能成為一個妥妥的富婆。
但楊可欣卻并沒有這么做,相反,她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
拒絕一切天價收購,把這些隕石帶回家鄉(xiāng),自己開一家公益隕石科普館。
楊可欣
那么,這名貴州女孩為何,甘愿克服重重困難與危機,花費五年的青春搜尋這些隕石?最后又為什么要拒絕天價收購,反而開起了公益隕石科普館?如今,楊可欣的現(xiàn)狀又如何呢?
與隕石結(jié)緣,成為“隕石獵人”
1990年,楊可欣出生于貴州印江自治縣的一個小山村里。
楊可欣從小就喜歡晚上躺在院子里的竹搖椅上看星星,每當流星劃過的時候,爺爺總會對年幼的楊可欣說,對著流星許愿,愿望就能實現(xiàn)。
所以,那個時候的楊可欣總是期盼著能快點見到下一場流星雨。
這些在天上閃閃發(fā)光的星星,也就成為了楊可欣童年時期最美好的記憶。
或許從這個時候起,楊可欣就已經(jīng)開始夢想著將來能擁有一顆屬于自己的星星了。
后來,楊可欣憑借著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大學,她不假思索地選擇了自己喜愛的礦石專業(yè),畢業(yè)后成為了一名煤礦電器設(shè)備代表。
直到2012年,楊可欣因為工作調(diào)動前往哈密駐外。也就是這次經(jīng)歷,讓楊可欣在哈密實現(xiàn)了自己擁有一顆星星的夢想,徹底與隕石結(jié)緣,同時改變了她的人生。
新疆哈密臨近羅布泊,因其獨有的地理環(huán)境和地質(zhì)結(jié)構(gòu),不少的煤炭、鐵礦都在這里應運而生。并且在這里,隱藏著不少的名貴隕石。
因此,撿石活動在哈密當?shù)厥质⑿校?strong>經(jīng)常會有不少的隕石愛好者以及收藏家來這淘寶,想要碰碰運氣。
楊可欣在哈密駐外工作時,也會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和同事一起前往戈壁,撿撿石頭,游玩一圈,因而結(jié)識了不少的石友。
不僅如此,楊可欣還添加了一些石友群,和大家一起在群里交流著各種有關(guān)隕石的知識還有搜索隕石的經(jīng)驗。這些都讓楊可欣對于隕石產(chǎn)生了向往,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擁有一顆屬于自己的隕石。
突然有一天,一位石友在群里爆出了一個消息:有一個石友撿到了貨真價實的隕石,還通過了專家鑒定!
這讓楊可欣興奮壞了,長這么大,自己還只在晚上遙望天空的時候見過它們,沒想到還真的有人撿石成功了,這還是自己第一次聽說呢。于是楊可欣馬上就尋找那位石友的聯(lián)系方式,想要找到他當面欣賞一下他撿到的那塊隕石。
過了一段時間,楊可欣果真聯(lián)系到了那位石友,石友也爽快地答應了楊可欣的請求。
幾天之后,楊可欣終于親眼見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隕石。
這就是自己從小遙望著夢想著的星星嗎?當那塊沉甸甸的隕石被放到楊可欣的手中,她輕輕地撫摸著它的紋理。就在這一瞬間,楊可欣便徹底愛上了這塊隕石。
“擁有一顆屬于自己的星星”的想法,在楊可欣的頭腦中已經(jīng)不再模糊了。
她打定主意:無論如何也要擁有屬于自己的一顆星!
楊可欣從這位石友口中得知,原來他是一名隕石獵人,這塊隕石就是他在羅布泊中心地帶找到的。要知道,羅布泊是一片戈壁,氣候環(huán)境惡劣,那簡直就是危機重重,更不要說能不能找到隕石了。除了自身的體力和技巧,這還是一件靠運氣的事呢。
但楊可欣沒功夫和心力考慮那么多,既然成為隕石獵人,就有機會找到隕石,那么自己也要加入!
楊可欣的這一想法,馬上就遭到了石友的制止。獵隕本來就是個苦差事,向來都是他們一群糙老爺們做的,像楊可欣這樣的女孩子哪能干得了。萬一路上再發(fā)生點意外,那可真是得不償失。
楊可欣面對石友們的質(zhì)疑,馬上就說:“你們怎么樣我就怎么樣,我絕不矯情,只要能帶我去獵隕,我就能證明給你們看!”
此后,楊可欣便開始參加各種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還會查閱學習大量有關(guān)隕石的資料,學習尋找和鑒別隕石的專業(yè)方法。
正是這個過程,讓楊可欣明白了隕石自身別樣的美以及所具有的科研價值。
楊可欣日復一日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
2012年10月,楊可欣接到了石友們向她發(fā)出的邀請,希望可以一同前往羅布泊獵隕。
年僅22歲的楊可欣,終于成為了一名隕石獵人,開始了她長達五年的“追星記”。
五年“追星記”危機四伏,好在收獲頗豐
接到邀請的楊可欣感覺自己就像是在做夢一樣,這種感覺真的太不真實了。自己真的被接納了嗎?自己真的能成為一名隕石獵人和大家一起去獵隕了嗎?這是不是意味著自己和那顆屬于自己的星星越來越近了呢?
楊可欣在一遍遍地反復確認著,心中的激動全都溢于言表。
22歲的楊可欣,現(xiàn)在還不知道,自己將要為這些隕石付出自己五年的青春。
之后,收拾好心情的楊可欣,馬上就開始為這次的獵隕行動做準備。
要知道,羅布泊向來被稱為死亡之海,地表溫度常年高達45攝氏度,稍不留神就會出現(xiàn)曬傷、中暑的現(xiàn)象。再加上風沙漫天,晝夜溫差大,一旦發(fā)生意外,后果簡直不堪設(shè)想。
于是,楊可欣立馬將GPS和金屬探測器打包好,帶上面紗、眼罩等工具,仔仔細細地檢查著自己的物品清單。確認無誤后,便前往指定地點與團隊進行匯合了。
等到全部匯合完畢后,這個加上楊可欣共四人的小團隊,在凌晨四點就踏上了前往羅布泊獵隕的征程。
在這個團隊中,不乏有多次獵隕經(jīng)驗的老人。
之所以凌晨四點出發(fā),就是為了避免到達羅布泊時的高溫暴曬,便于下車徒步進行搜尋。
果不其然,楊可欣一行人到達羅布泊中的隕石散落帶時,太陽才剛剛出來。
在其他石友的帶領(lǐng)下,楊可欣和他們一樣裹好了衣服,帶好了面紗、眼罩等防曬工具。拿著金屬探測器在地面上開始緊鑼密鼓地搜尋起來。
幾個小時過去了,大家還是一無所獲。
盡管拿著先進的儀器,但是隕石也不是到處都有,發(fā)現(xiàn)隕石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能不能找到就只能憑借運氣和經(jīng)驗了。這樣類似于大海撈針的工作,要做起來肯定不是一件易事。
直到中午,甚至是半夜,楊可欣依舊一無所獲。
她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第一次的獵隕行動居然會這么失敗,垂頭喪氣的她一直都跟在隊伍的最尾端。卻沒有注意到,石友們早就已經(jīng)把車開走了。
等到楊可欣回過神來的時候,石友們早就已經(jīng)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眼看著天越來越黑,自己又沒有一點野外求生的經(jīng)驗,等到夜幕降臨的時候,無論是這里的晝夜溫差,還是夜間出沒的兇猛野獸,都能讓自己命喪黃泉。
自己還是在原地等著石友們來救自己吧。
抱定想法的楊可欣,馬上就靠在了一塊石頭旁,給自己尋求安慰。
直到天邊最后一絲光亮即將消逝的時候,石友們終于開車回到了這里。他們仔細搜尋著楊可欣的蹤跡,最后終于在這塊石頭后面找到了她。
就在這一刻,楊可欣的淚水奪眶而出。
修整了一晚之后,楊可欣便又跟隨石友們開始了再一次的搜尋。
這一次,他們換了一個方向。
一段時間后,楊可欣在一個戈壁灘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和隕石特征相符的黑石頭。她馬上將石頭撿起來再三觀察,還叫來了經(jīng)驗更為豐富的石友進行辨認,最終確定這就是一塊隕石。
那一刻,楊可欣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開心的手舞足蹈。
自己終于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顆隕石,這就是屬于自己的那顆星星,雖然它只有20克,卻成為了楊可欣最珍惜的寶貝。
至此之后,楊可欣對于隕石的搜尋就更加熱衷了,只要是有工作之余的閑暇時間,她就全部都用在了獵隕上。
楊可欣經(jīng)常會去羅布泊,因為那里滿是戈壁,有更大的可能性能發(fā)現(xiàn)隕石。除此之外,眾多隕石散落帶以及塔克拉瑪干沙漠,青海芒崖都是楊可欣的目標。
楊可欣就這樣慢慢成長著,由一個經(jīng)驗不足的小白成為了一個經(jīng)驗豐富的“隕石獵人”。
穿梭在沙漠戈壁中,楊可欣也經(jīng)常會迷路,遇到沙塵暴等極端惡劣的天氣,強烈的晝夜溫差以及幾近燒傷的暴曬都讓她吃了不少的苦頭。
但楊可欣都咬牙堅持了下來,而且一堅持就是五年。
在哈密的五年里,楊可欣撿到各類隕石600多塊,重量高達400多公斤,簡直收獲頗豐。
那么楊可欣又是因為什么才堅持了五年?既然她得到這些隕石這么不容易,又為什么會拒絕天價收購,反而是拿出自己全部積蓄,甚至不惜借錢也要開一家公益的隕石科普館呢?
拒絕天價收購,回家鄉(xiāng)開公益科普館
五年的時間過去,楊可欣在哈密也算是收獲頗豐。
2017年,楊可欣再次因工作原因離開了哈密,帶著這些隕石回到了自己的老家——貴州。
回到貴州之后,楊可欣并沒有像一般的隕石獵人那樣,將自己手中的隕石賣掉,那些天價求購隕石的信息也都被楊可欣一口回絕了。
因為從一開始,楊可欣就沒有抱著發(fā)財?shù)南敕ㄈゼ尤脒@個團體。她知道,這些隕石的收藏價值,尤其是科研價值,遠比它的經(jīng)濟價值要高得多。
其實回來之前,楊可欣就已經(jīng)將自己找到的那些隕石中的一部分捐贈給了中科院,為貴州的深空探測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如今自己回來了,既然沒有想要靠著隕石變現(xiàn),發(fā)家致富的想法,那么這些隕石又要怎么辦呢?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楊可欣最終決定:自費開一家公益隕石科普館。
于是楊可欣把自己存了好多年,準備買新房的首付款全部拿了出來,剩下不夠的又去找親朋好友借,這才給600多顆隕石安了家。
之后,楊可欣又找到了中科院地化局的李世杰專家,請他來為自己出謀劃策,共同籌謀。
2017年6月,27歲的楊可欣終于創(chuàng)辦完成了西南首個隕石文化科普館——貴州隕石文化科普館,并擔任館長。
這所科普館完全是免費對外開放,不需要門票,楊可欣從未從中盈利。而且還專門聘請了五位講解員,專門為參觀者進行講解。
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隕石文化,尤其是那些孩子,她希望孩子們能夠?qū)﹄E石的研究多些興趣,將來有機會為深空探測做出貢獻。
這樣一座科普館,有時憑借楊可欣一個人的力量實在難以支撐,很多時候光房租都要把她拖垮了,家人和朋友見狀都在勸說楊可欣放棄。
但是她卻表示:這是件好事,自己寧愿賣房也要把這件事堅持下來。
為此,楊可欣在工作之余為自己找了不少兼職,來維持科普館的正常運作,在館中也會銷售一些隕石制品。她說:“畢竟一半是現(xiàn)實,一半是理想。”
隨著時間的流逝,楊可欣的科普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學校學生和參觀者每天都絡(luò)繹不絕。甚至還有很多人被楊可欣的行為所打動,想要為隕石文化的傳播貢獻力量,紛紛向館內(nèi)捐贈隕石藏品。當?shù)卣矔〞r對楊可欣的科普館進行補貼。
五年的時間過去了,楊可欣還是在堅持著自己當初的夢想,將科普館辦得有聲有色。
有時還會走進校園,進行公益、免費的隕石知識的科普講解。
“無論將來有多少困難,我都要把它辦下去。我作為一個保管者,更要把這些隕石真正的價值發(fā)揮出來,要引進更多更先進的隕石儀器,舉辦更多的活動,讓大家明白隕石不僅有金錢上的價值!”
如今的楊可欣依舊奔忙在自己的“追星夢”中,不斷地引領(lǐng)更多人加入。
正如當初31歲的楊可欣所說:“如果你問我,年紀輕輕該去干啥,我會回答,去闖蕩!”
楊可欣值得我們每個人敬佩,希望楊可欣在接下來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幫助,讓她的這份事業(yè)更加紅火。
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她一樣勇敢追夢,不為金錢名利,始終不忘初心。
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帶著前人的希冀矢志不渝地奮斗。
劉熙林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