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前言國內老齡人口增加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在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年滿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近3億。在未來的五年內,超出3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與老齡人口增加相對應的就是會新增退休人員。退休的人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同,很多身體不好的老人在退休
前言
國內老齡人口增加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在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中,年滿60歲以上的人口已經近3億。在未來的五年內,超出3億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與老齡人口增加相對應的就是會新增退休人員。退休的人身體健康狀況也不同,很多身體不好的老人在退休后去世,子女一是可以繼承他社保賬戶中的余額,二還可以得到一筆喪葬撫恤金,有的人甚至可以領到相當于40個月工資的撫恤金,這是真的嗎?
什么是喪葬撫恤金?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喪葬撫恤金,這筆福利是以社會保險法為依據的,法律中有細則規定,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凡是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確認死亡之后,他的遺屬就可以向相關部門提交資料,申領喪葬相關的補助費用或者是撫恤金。這筆錢主要就是為了安撫子女們的,而且考慮到有的家庭生活都比較困難,為了避免老人去世后無人安葬的情況出現,有一筆撫恤金還是很有必要的。
每個人都可以領到相當于40個月工資的喪葬費用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仔細想一想就可以理解,畢竟連養老金都是按不同的情況進行發放了,喪葬費用的補償標準各地肯定也會是不一樣的了,畢竟40個月的工資可不能算一筆小數目,不太可能會人人有份的。不然對于那些交了很多社保的人來說很不公平。
究竟是哪個群體可以在死后領到近40個月的撫恤金?
按照相關規定,目前國內只有這兩類人可以在去世后拿到這么多錢。
1.屬于從國家機關單位退休的相關群體可以拿到這么多錢。
早在2011年國內人社部就有牽頭公布過一則關于機關工作人員的死亡撫恤金發放的相關通知,在這個通知中有提到,如果退休人員是國家機關單位工作并退休的話,在其病故的時候,其子女或是遺屬可以提交材料,申請撫恤金,這筆錢=(上一年度可支配的人均收入)x2+個人生前的40個月工資。
2.因為公共事業而犧牲的單位退休群體可以得到這么多錢。
根據上文提到的通知,像之前的撫恤金公式只是普通人的計算公式而且,如果屬于烈士或因公犧牲的遺屬,除了上述的費用之外,還可以得到可支配收入再乘以20的費用。
比如李大爺是從事業單位工作到退休的,按照原來退休工資是5000元來計算的話,如果他是正常病故,他的子女或是遺屬只能獲得5000x20的費用=10萬元人民幣。如果他在退休之后也積極有愛心,并且因為公共事業而犧牲,他的子女或是遺屬可以領到5000x40的費用,也就是20萬元人民幣。
以上兩個領取條件都是單位上退休的人才能享受到的感覺,畢竟沒有一條是專門針對企退人員來提出的,他們難道不能享受這個條件嗎?
國內對于這部分在企業干到退休的群體,一直都沒有出臺過統一的法律法規或實施細則,所以每個地區的標準也就會有所不同,但是哪怕是再高恐怕也很難達到一次性得到40個月工資的這個標準。
綜合地來看各地的撫恤金執行標準,有些地區采取與退休工資相聯系的方法,比如吉林地區,他們會給過世老人的家屬發相當于十個月退休工資的費用,如果退休人員的供養親屬在三個人及以上,則會發相當于12個月的費用。有些地區采取的是與社平工資相關聯的方法,比如山東地區,他們有規定,為過世老人家屬發放的一次撫恤金,一般是以社平工資為基數,發十個月的上一年度社平工資。
撫恤金和喪葬費是一樣的嗎?
撫恤金主要針對國家機關單位的退休人員,有些企業單位也可以領取,多少的區別而已;喪葬的補助金相對趨于同質化,不管是企退群體還是事退群體,他們收到喪葬補助費用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喪葬的補助金發放標準是比撫恤金要低出一些的。
有許多地區采取的是固定定額的包干制。比如:北京地區會一次性發5000元人民幣的喪葬補助金。山東地區會一次性發1000元的喪葬補助金。吉林地區會一次性發1200元的喪葬補助金。
總結
綜上所述,退休人員在去世后,確實都是可以領到一些錢的,但是沒有每人都能領40個月那么夸張。每個地區和不同的工作性質之間都會有差別。
馬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