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傳統品牌在電動車領域何時發力?這已經是前兩年的問題。特斯拉的盤子越做越大,也直接影響了很多傳統品牌,畢竟先入為主的因素已經讓特斯拉變成“豪華電動品牌”。是不是要到氫動力的時候才能迎來一次洗牌?就目前看來還是未知數。但除了蔚小理以及自主品牌的
傳統品牌在電動車領域何時發力?這已經是前兩年的問題。特斯拉的盤子越做越大,也直接影響了很多傳統品牌,畢竟先入為主的因素已經讓特斯拉變成“豪華電動品牌”。是不是要到氫動力的時候才能迎來一次洗牌?就目前看來還是未知數。但除了蔚小理以及自主品牌的一些車型,馬路上大眾ID系列車型的能見度確實是越來越高了,所以扉旅汽車小編也決定拿臺試駕車體驗一下。
本期內容的重點依然是大燈測試,因為在扉旅汽車測過幾臺電動車后,后臺網友對電動車大燈的關注度明顯變高,ID系列在私信中不止出現過一次,那就這樣,咱們先來看ID.4 CROZZ的大燈表現,后半部分小編再和大家分享一些日常體驗感受,總之,如果你對這臺車有購買意向,那不妨騰出幾分鐘看到結尾。
車型:2021款長續航PRO兩驅版 指導價:23.99萬元
燈源:遠近光均為LED 特色功能:矩陣式 自適應遠近光 隨動轉向 高/低速近光
車燈報價:測試車型的大燈報價為5910元,該報價來自4S店售后的訂購價格,也就是大家購買一只車燈的價格。一對大燈的價格約占車價的4.1%。相比我們此前測試的沃爾沃XC40純電版(28.6萬),大燈價格(17000元)真的可以說是相當實惠了,從側面也能看出傳統合資品牌與豪華品牌之間零整比的差異化。
另外,目前ID.4 CROZZ的終端沒有優惠,賣的最好的車型是長續航版本,長續航版本的綜合續航里程為550km,以長續航版本的低配車型為例,價格只比標準續航的車型貴了2萬元,綜合續航多了145km,價格真心不貴,這點每天上下班開電車通勤的朋友就能理解!
燈組構成&配置解析:
IQ.Light矩陣式大燈組的構成和點亮效果,看起來都非常出彩。同時也具有濃濃的科技感,可自動調整照射光型,還支持智慧燈語。示寬燈和日間行車燈圍繞大燈最外側一周,轉向燈則被集成在示寬燈和日間行車燈的下半部分。大燈模塊由18個單獨的LED組成,其中11個可以單獨關閉和調光。
前貫穿式燈組目前為止還見得不多,ID.4 CROZZ不僅在兩側大燈之間利用燈帶進行貫穿,中間的大眾LOGO也能點亮,夜晚看來很有特色,偏向冷光的色調也很前衛,特別能突出ID家族的身份感,贊一個。
另外,貫穿式尾燈雖說在目前看來并不算是有特色的設計了,但ID.4 CROZZ的尾燈非常具有辨識度,特別是點亮后。而且在解鎖車輛后,尾燈具有3種動態點亮效果。
車燈亮度測量單位:勒克斯(Lux)
定義:被光均勻照射的物體,在1平方米面積上所得的光通量是1流明時,它的照度(光照強度)是1Lux。
在車燈照射距離環節,我們以10Lux的亮度為最低照明限度,取達到此亮度時的距離值,也就是最終測得大燈成績的照射終點。
20cm一般是車輛前保險杠離地的最小高度,我們選擇這個位置為燈光照亮的最低位置,從此位置到車頭大燈的距離,即為照射距離。
照射距離測試:
近光:表現超出同價位車型
筆直的車道上,我們取了左中右三條基準線進行近光燈的左中右三個寬度的距離(車道寬度為3.5米)ID.4 CROZZ的近光表現雖然稱不上驚喜,但也超過了不少價位相仿的車型,例如本田CR-V、沃爾沃XC40純電版等。一般近光能超過45米算良好,超過50米就算很給力了。不過大多數車型的近光都是副駕駛一側照射最遠,ID.4 CROZZ則是中間位置最遠。
遠光:超出想象,超越百萬級旗艦車型!
遠光環節,ID.4 CROZZ的表現超出想象,甚至比之前測試過落地價超過100萬元的頂配奧迪Q7距離還遠(101米),這也再一次證明了車燈價格對實際表現沒有參考意義的結論。根據現階段大燈測試的車型來看,能夠超過ID.4 CROZZ成績的,目前有奔馳S500L、雷克薩斯LS500h。
功能真不少,但這次有些遺憾
這臺長續航的高配車型,大燈的配置非常豐富,矩陣、自適應遠近光、隨動轉向、大燈高度可調等功能全都有,但遺憾的是這臺試駕車的燈光輔助系統出現故障,所以以上很多功能也受到了限制,這次就沒辦法替大家體驗了。
高/低速近光模式:
矩陣式LED大燈相信關注扉旅汽車的朋友也已經非常了解了,它能夠對燈組內的獨立LED燈進行單獨控制,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但ID.4 CROZZ的矩陣式大燈則更加智能。大燈可以根據車速以及傳感器收集的實時信息,自動調節大燈高度和寬度,從而提供高/低速近光兩個模式。
低速近光模式下,照射距離變近,寬度增加,應用場景主要為城市,目的是讓駕駛員更好的對兩側昏暗環境有更好的視野。
高速近光模式下,照射距離更遠,目的是為了讓前方的視野更好,提早識別前方路況信息,應用場景主要是環路以及一些快速路,周圍環境光不強也不弱的情況下。
ID.Welcome light燈光交互功能,帶來人車交互效果,比如攜帶鑰匙走近車輛,大燈會自動點亮,并向主駕駛一側進行照亮。而啟動時和斷電后的動態效果細節方面很花心思,比如啟動時是大眾LOGO位置先進行點亮,隨后兩側光帶點亮直到大燈點亮并進行掃射。斷電后則是大燈熄滅-光帶熄滅,最后是LOGO位置熄滅。
兩側外后視鏡下方,還配備了可以照射到地面的迎賓燈,分為兩種模式,一個是解鎖上車時候出現的Welcome模式,還有一個是Goodbye模式,這種互動的感覺,很能討好用戶!
一些使用感受:
1.續航標定挺靠譜
聊電車肯定還是得先緊著大家最關心的續航問題。除了官方對綜合續航里程的標定外,日常用車中的續航里程很重要。拿到這臺車試駕車的時候,表顯電量91%,剩余續航里程422km。測燈前小編通勤實際大約跑了120km左右,基本上全程都是開著空調(26℃)和前排座椅加熱的狀態,結束行程后,表顯剩余續航里程掉了140km。當然了,小編并沒有相對暴力的去駕駛,全程80%為市區路段,氣溫在-5℃到3℃之間。整體表現其實很不錯,續航標定還是靠譜的,剩余續航里程具有參考意義。
長續航PRO兩驅版車型的電池容量為84.8kWh,剩余續航里程是動態顯示的,根據車輛實時能耗、空調使用情況計算剩余里程,比如開啟空調和關閉空調,里程數會直接有變化,所以也會出現“越跑越多”的情況。以26℃暖風為例,開啟后剩余續航會降60km。
2.比特斯拉Model Y舒服太多了
說實話,手握30萬買電動車,確實很難繞過Model Y,身邊也不止有過一個朋友向小編問過Model Y。但這些朋友在試駕過Model Y之后,都被勸退了。理由有兩點,第一個是“太顛”,第二個是接受不了只有一塊屏幕的內飾。
在體驗過ID.4 CROZZ之后,其實兩臺車之間的選擇問題便很好地解決了。首先,Model Y并不便宜,基礎版也要過30萬(可真不是20多萬),而ID.4 CROZZ長續航高配版車型價格可是23.99萬元。其次,傳統品牌的設計理念和產品的真實反饋和特斯拉的區別還是很大的。ID.4 CROZZ其實與探岳相比,除了硬件與驅動方式不同外,來自底盤方面的反饋挺接近的,老牌德系車的厚重感和底盤調校是Model Y給不了的。所以,在乎舒適性和好開的朋友,ID.4 CROZZ是個合適的選擇,這點也適用于價格相仿的新勢力車型。
3.車機系統功能豐富,但速度不快、沒那么好上手
ID.4 CROZZ這套車機系統功能很豐富,就功能性來說,不輸自主熱門車型。大屏的顯示風格、界面的感覺都挑不出啥問題,但運行速度和上手的感覺并不友好。大屏的反應速度比較慢,特別是打開應用的加載時間以及退出時間,都得等。空調系統也被整合在大屏內,且得在二級菜單內才能操作,而且其它一些相對常用的功能,大多都需要滑動或者是點開菜單再進行操作,初次上手確實覺得有些麻煩,這點有充足的可優化空間。
全文總結:
總的來說,ID.4 CROZZ在本次測試中的表現是挺令人驚喜的,尤其是遠光表現,接近120米的成績已經超過車價過百萬的一些車型。另外,大燈不僅功能夠豐富、顏值和互動性也令人滿意,但遺憾的是試駕車很多功能無法進行體驗,實際表現也有待考證。就使用感受來說,ID.4 CROZZ符合大家固有認知中對大眾品牌車型的印象,且長續航版本不到25萬元的售價,相信也能正中不少家庭的購車預算。
了解更多
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