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無論是童年時期施瓦辛格《終結者》里的那臺路王883,還是《復聯2》里寡姐騎的哈雷LiveWire,都賺足了大家的眼球。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摩托車也和汽車一樣,正在加速步入新能源時代。以往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酷炫超現代產品也慢慢進入到人們的消費
無論是童年時期施瓦辛格《終結者》里的那臺路王883,還是《復聯2》里寡姐騎的哈雷LiveWire,都賺足了大家的眼球。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摩托車也和汽車一樣,正在加速步入新能源時代。以往只能在電影里看到的酷炫超現代產品也慢慢進入到人們的消費市場。這不,林姐最近就去美國試駕了寡姐騎的那臺純電哈雷——LiveWire。
基本參數
作為一臺電動大哈雷,我想大家一定對它的動力參數非常感興趣。LiveWire搭載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78kW(105匹),最大扭矩116N·m,0-100km/h加速只要3秒。電池組容量15.5千瓦時,在城市公路行駛可以有235公里續航,而擁堵路段和高速公路行駛則只能跑152公里。
永磁電機帶有一個小的水冷裝置散熱,并且安放在最底部,有利于降低重心。沒有傳統的變速箱和離合器,操控變得非常容易。只需要右手一擰,就可以讓LiveWire飛馳起來。
加速感
LiveWire的加速感,就一個字“快!”。簡單直接的快,平穩舒適的快,風馳電掣的快!因為動力非常直接,可以隨時提供100%的扭矩輸出。所以一開始騎行的時候,我特意提醒自己要緩擰電門。但實際上,工程師對這一點是有考量的,電門給人體一個適應的小區間,你手掌甚至能感受到小小的脈沖,接下來才是隨心所欲的能量輸出。
聲音
LiveWire是有聲音的,只不過不是轟鳴聲,是電磁脈沖高頻的聲效。而且哈雷對這聲音效果下了功夫,希望它能在純電時代成為新的,有辨識度的標簽。伴隨著電動機電池脈沖的高頻聲音,瞬間就到了速度巔峰。有意思的是,當你極速行駛時突然收電門,原來傳統車回火的突突聲,被脈沖的突聲代替。這聲音,特別像科幻電影里宇宙飛船降落瞬間,引擎減速并伴隨沖擊波聲音。
電機的輸出曲軸匹配了一個9.71:1的減速齒輪機構,齒輪機構又通過一個齒輪皮帶將動力以3:1的尺比輸出給后輪齒輪。這種設計可以為LiveWire加速和急馳的時候,提供一種獨特的、具有辨識度的聲音。
電池組&充電
LiveWire的電池是車上重量最大的部件,大約有220磅(約180斤)重。鋁合金的電池包里是由三星提供的72塊鋰電池組,鋁合金外殼本身也是電池組散熱皮膚,電池前面還有一個小小的風冷裝置。電池包的容量是15.5千瓦時,可供Livewire在城市公路行駛235公里,擁堵路段和高速公路行駛152公里。
充電口在傳統油箱位置,充電口Level 1,可以在家中使用民用電,每小時充的電量可以跑13英里,充滿大約需要12-13小時。Level 3的快充比較給力,0-80%的電量只需要40分鐘。官方說0-100%需要60分鐘,但是有外媒說最后20%相對時間會長一點。另外LiveWire還單獨有一個12V的小的鋰電池包為車上轉向燈、大燈、屏幕、車把上的點火機構等電器件供電。這樣的好處就是省去了直流交流以及電壓轉換機構。
操控部件
回來看看和操控相關的部件。首先是鋁合金車架,一共有三個部分。兩邊的大片輕量化做的很好,在外部還能起到保護電池的作用。前面小的部分負責聯接前叉和電池組,結構強度要求高一點,相對重一點。
前后都采用的Showa的可調懸架,前面是41毫米的倒叉,官方叫SFF-BP。這套獨立功能前叉可以說是中高檔街車的標配。后懸掛BFRC-Lite被稱為自由平衡后緩沖式。因為車輛提供7種駕駛模式,前后懸掛也會根據需求有所變化。
輪胎都是米其林ScorcherSport系列,前面尺寸120,后面尺寸180。
對于一臺百公里加速3秒的機器,制動系統尤為重要。前面采用雙碟制動,配合Brembo Nomoblock4活塞卡鉗。后面采用的是單碟。要說制動效果,前輪的制動力還是很顯著的,不過又不像杜卡迪那么突兀。后剎的介入相對緩和,需要配合使用。
和一臺電動特斯拉有共同之處,由于直接的動力輸出,更好的重心控制,以及更利于運動的先天結構,LiveWire能夠在第一時間帶給使用者迅猛、靈活、運動的騎行感受。另外設計師和工程師也考慮到它的主要使用場景主要在城市,在懸掛系統調校方面更注重舒適性。當然電的車天生良好的NVH也是關鍵。
電控穩定系統
LiveWire擁有一套稱為RDRS的反應防御系統,它是由增強型ABS、牽引力控制系統、車輪限滑系統以及阻力扭矩控制系統等4套軟件組成。在極限或者特殊路況下,這套系統可以盡量確保車輛姿態,以保護騎士。其實從車輛動力輸出方面,我們就能體會到LiveWire在車輛調校方面的用心和注重細節。新的騎行體驗也是哈雷工程師設計和調校這款車時一直反復考慮的事情。
運動特性
對于那些喜好騎運動摩托的騎士和專業人士,它們會感覺LiveWire運動特性不錯,但仍舊無法與一臺真正的運動摩托相提并論。我覺得這很正常,畢竟它的設計初衷是一部街車。一部電力驅動,制作精良的中高檔街車。
價格
那么問題來了,這樣一臺高逼格的電動大玩具要多少錢呢?北美地區27977美元起售,并且2021年才會進入中國市場。至少在你吐槽之前,可以心里平衡一點,這貨是賣給有錢的年輕人的玩具。而且兩年后才能買到。
借用一位專業人士的觀點:
如果用女人類比,有人覺得LiweWire像個單純小姑娘。鮮活、充滿能量、還聽話。所以他提供給你的騎行快樂是簡單、直接的。無論城市山路支線彎道上坡下坡,她都表現如一的順暢。
可有些老炮,車騎多了,就偏偏喜歡熟女。城市山路支線彎道上坡下坡,不同檔位不同速度會有不同的震動和反饋。并且美其名曰溝通感。甚至連發動機烤腿的溫度都讓他們覺得熟悉。必須承認,這樣不是LiveWire擅長的。
不管怎么樣,年輕化是LiveWire很重要的氣質。反正這車不是給當年看《終結者》,視施瓦辛格為偶像的大叔大嬸準備的。畢竟現在施瓦辛格已經70多歲了,現代年輕人追的都是《復仇者聯盟》、《阿麗塔》這樣的角色。
張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