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網紅項目又雙叒叕出事了!6月14日,湖南邵陽一網紅吊橋突然斷裂,幾十人全部落水。據悉,該項目運行一年多,體驗人數較多。當日吊橋上有20多人體驗,吊橋突然斷裂疑似是因為兩端繩索老化發生斷裂,才全部落水,沒有人員傷亡。來源:燃新聞目前,吊橋所在
網紅項目又雙叒叕出事了!
6月14日,湖南邵陽一網紅吊橋突然斷裂,幾十人全部落水。據悉,該項目運行一年多,體驗人數較多。當日吊橋上有20多人體驗,吊橋突然斷裂疑似是因為兩端繩索老化發生斷裂,才全部落水,沒有人員傷亡。
來源:燃新聞
目前,吊橋所在農莊已停業整頓。據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受傷,但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按照政府有關部門要求,我們已經停業整頓,暫時閉園,將對園內所有項目進行整改檢修。”
事實上,網紅項目出事并不是個例。2020年10月,重慶夢幻奧陶紀景區一名工作人員在乘坐景區高空速滑拍攝視頻時不幸墜亡;2019年,青島水準零點景區玻璃棧道整修,有孩子差點掉進海里;2018年,武漢的齊先生參與蹦床項目時,第四節頸椎粉碎性骨折,第五節骨折……盡管事故頻發,但是高客流量仍然吸引大批商家引入網紅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的玻璃棧道、吊橋、觀景平臺的數量已經超過2000個。
除此之外,文創雪糕、沉浸式體驗劇本殺、夜游等項目也在不斷地進入景區,成為新的打卡引流項目。種種現象背后,其實是景區想要更快恢復營收,增加客流量,改變目前的困境。盡管五一與端午假期國內旅游迎來客流量高峰,但是放眼全年來看,景區依然處于艱難的恢復期,如何解決當下流量困境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1、景區被“困”
眾所周知,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旅游行業遭受重創,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的景區收入出現大幅度的下降,甚至虧損,這也意味著景區“靠天吃飯,坐地收錢”的經營模式需要改變。
一直以來,門票收入是自然景區的重要收入來源。然而,2018年掀起的重點國有景區門票降價熱潮,推動著去“門票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中國大多數景區屬于旅游觀光型,基本都是“一次性”游覽景區,游客去了一次之后基本不會再有第二次,甚至有的景區還被游客吐槽“不去遺憾終生,去了終生遺憾”。
另外,自然景區大多也受環境的影響,比如天氣惡劣會導致營業收入的下滑;再加上傳統觀光游產品單一、游客停留時間短、旺季客流量有限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景區的收入。
來源網絡
聞旅通過觀察梳理發現,近年來景區正在積極求“變”,不斷進行嘗試,試圖解決流量困境。就剛剛過去的端午節來說,三星堆“面具冰淇淋”新款上市,“神秘味”大立人受游客追捧,在端午節小長假第一天,2000多支被游客排隊一搶而空。其實從2021年春天開始,“文創雪糕”的話題熱度就居高不下,諸如玉淵潭的櫻花雪糕、故宮瑞獸雪糕、武漢黃鶴樓雪糕、杭州西湖許仙白娘子情侶雪糕等等,一度成為熱搜話題。而拿著景區博物館推出的特色雪糕拍照,也成了眾多游客出游打卡的方式之一。據人民日報報道,全國大概有上百種文創雪糕,年產量上千萬支。
談到景區打卡,不得不提的另外一個項目就是玻璃棧道。2020年9月7日,湖南張家界天門山景區發布公告,施工人員對西線玻璃棧道進行更換玻璃施工。據悉,該玻璃棧道從2011年正式對游客開放,2012年,該景區年游客量首次突破100萬人次,其后幾年客流量依然保持快速增加勢頭,玻璃棧道的作用不容忽視。至此,眾多景區跟進,比如河北淶源白石山,北京平谷天云山等等。一時間,玻璃棧道成為各大景區的“香餑餑”。
互聯網時代下,短視頻+直播也是景區引流重要因素之一。像最近爆火的“宇宙中心”曹縣,搜索關鍵詞,抖音上僅這兩個字相關的播放量就達到了7.7億次,也有像重慶、西安等被抖音捧紅的網紅城市。還有一些景區利用短視頻的形式來拓展流量,例如2019年才開放的黃石天空之城景區,結合“七夕、國慶”等熱點,通過一系列的線上線下營銷,利用“短視頻+直播”,使得這家景區成為區域愛情“網紅打卡地”。
除此之外,很多景區也在積極開展夜游項目,以大唐不夜城為例,根據支付寶報告顯示,2019年,大唐不夜城夜間客流活躍度近50%,成為中國第一“人氣王”。其中,夜間支付筆數達51.1%,是唯一夜間支付過半的街區。
種種跡象表明,對于當下的困境,景區正在積極改變自己的運營方式,尋求新的破局之道。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是景區的大環境發生變化,一方面是“去門票化”的大政策趨勢下,很多景區降價甚至免除門票;另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響,景區的經營壓力較大;還有疫情期間很多景區都在嘗試“云旅游”,轉為線上營銷。
2、求變的“掙扎”
在網紅經濟的推動下,游客到網紅景點打卡成為旅游的消費熱潮之一。在這股浪潮之下,許多景區憑借一到兩個網紅項目,或者是借助短視頻營銷,迅速成為“網紅景點”,吸引眾多游客前來體驗。“跟風效應”之下,景區爭相效仿,各種新奇、驚險、刺激的項目陸續進入各大景區,成為打卡的標志。
然而,在景區積極轉型求變,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客流的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急于求成、影響生命安全的問題。
來源網絡
比如引發網友爭相熱捧的“文創雪糕”,則在近期頻頻被網友吐槽“不僅難吃,還很貴”。同一個景區中,文創雪糕是普通雪糕價格的2-3倍。有網友在吃過文創雪糕后說道,“買的時候怪不得收銀員不報價格,只說我掃你,原來比我想的還要貴。”此外,香山公園曾經推出一款楓葉雪糕,也曾遭到網友吐槽“楓葉的形狀不算特別,拿來拍拍照就好,口感也不好”。
其實,不單單是文創雪糕,很多景區的文創產品給人的感覺總是“千篇一律,叫好不賣座”。一方面,雖然各地文化特色不同,但是推出的產品卻是一樣的,諸如扇子、帽子、背包等一些大眾商品;另一方面景區商品的價格過高,甚至有一些景區費盡心思研究出一系列的中高端文創產品,但終歸是不如人意。
來源網絡
事實上,除了文創產品,還有景區因網紅項目虛假宣傳而受到懲罰。此前湖南臨縣滴水源景區就因“天空之境”被湖南省市場監督管局通報,且當事人被處罰款12萬元,據悉這個對外宣稱是斥巨資打造、國內首創的“天空之鏡”,其實就是簡單的將一些鏡子鋪在地上,與網上圖片相差甚遠。除此之外,還有景點宣傳的“夢幻燈光節”,結果只是“土味皮卡丘”,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宣傳的“浪漫的薰衣草花海”,現實中就是一些盆栽而已……
網紅項目的不斷翻車,盲目跟風之下,也讓我們看到低成本投入之下,為了快速賺錢,在安全運營、設施維護等方面的不足;也表現出了很多景區“投機取巧”,部分游客盲目消費的心理。除以上因素外,頻繁的效仿也導致“網紅項目”僅僅出現在幾種品類中,產品雷同現象嚴重,復購率低,一定時間后,再火的項目也逐漸無人問津。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聞旅采訪時表示,國內自然景區大部分有總體的發展規劃藍圖,項目的建設引進也都是經過層層審核和嚴格把關,以確保景區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協調性。網紅項目更多像是一種短周期的引流方式,并不是長久解決之計,尤其像玻璃棧道類的項目大多都是要提前進行規劃的,很難快速的引入。另一方面網紅項目的投入并不像索道是景區的必需品,一旦游客對此失去興趣,重資產的投入對于景區而言也是一種負擔。
3、引流的正確“姿勢”
受疫情影響,傳統的觀光旅游已無法滿足游客的需要,逐漸走向大眾休閑、度假的方式,這也給景區提供了一次反思的機會,到底該如何正確的引流?
1、要有創新概念。比如目前市面上的文創雪糕,大多都是以景區IP為主,且都是屬于季節性產品。中國冰淇淋及冷凍食品行業研究者李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現有IP能夠更快吸引粉絲、形成品牌,但市場上的文創雪糕依舊沒有突破地域性限制。而文創產品要想“長久紅”,業內人士認為,不單單只是追求形態上的二次復制,而是應該有創新,因地制宜,從吃中去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2、探索綜合旅游消費。一直以來,我國景區長期依靠“門票經濟”,受疫情影響,很多景區選擇免門票吸引游客,在此背景下,也是一次思考的機會。景區可以拓展其他方面消費的渠道,在旅游紀念品的開發、旅游景區游玩設施的創新、飲食消費的拓展等方面下功夫,吸引游客帶動各方面的消費增加,這樣也可以彌補門票免費帶來的損失。對于一個目的地來說,如果外來游客多了、本地居民進入旅游景區的頻次也提升了,那么綜合旅游收入也會上升。
3、政策影響。近年來,關于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的呼聲日漸高漲。2018年6月,國家發改委專門印發《關于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的指導意見》。其實景區門票價格回歸理性,除了依靠政策發力,也需要市場的推動,只有找到新的增長效益點,才能使景區逐漸擺脫對于門票收入的依賴,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達成景區和游客的雙贏。
4、高質量是景區發展必經之路。景區跟風網紅項目,一定程度上固然可以吸引游客,但并不持續,更不是高品質的項目,對于景區未來長遠發展和升級起到的作用有限。未來景區應該根據自身特點,做出差異性項目,以及考慮市場特點和投資回報,才能夠真正帶動景區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景區的流量困境以及收入都很難在短期恢復到正常,但可以看出,景區在優化提升上還存在增長空間,而如何合理精準匹配利用空間,解決目前的困境,也考驗其整體運營能力。
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