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對于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繳納社保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個是農村養老保險。由于職工社保繳納的費用比較高,不少人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每年萬元左右的費用難以承受,于是就選擇了“物美價廉
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繳納社保的重要性,對于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繳納社保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個是農村養老保險。由于職工社保繳納的費用比較高,不少人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每年萬元左右的費用難以承受,于是就選擇了“物美價廉”農村養老保險,該種保險由于繳費低,得到了部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喜愛。
根據人社部發布的數據,2020年末為止,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99865萬人,其中城鎮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45621萬人,居民養老參保人數為54244萬人,在參加居民社保的人中,實際領取待遇人數為16068萬人,共支出居民養老保險3355億元,平均每人為2088元,折合每月174元。
農村養老保險是以前的叫法,現在統一稱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2014年2月,由新農保和城居保合并而來。由于繳費低,在廣大農村地區很受歡迎,參加人數眾多,目前已經超過了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數。
既然參加人數很多,那么城鄉居民社保在退休后能實際享受的待遇問題,就成了大家非常關注的焦點。如果每年繳費居民養老保險500元,那么到60歲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錢呢?答案清楚了。
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條件
參加居民養老保險,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隨意參加的,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具體來說,有3類人員可以參加城鄉居民保險。一是必須年滿16周歲,不包括在校學生;二是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三是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人員。
從以上三個條件可以看出,參加居民保險除了年齡不能低于16周歲外,城鎮職工保險和城鄉居民保險不能同時參加,兩者只能二選一,另外,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由于能夠享受到國家的各種待遇,根本就不需要城鄉居民保險。
領取居民養老待遇的條件
目前,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有三個:
一是年齡條件。我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領取養老待遇的條件男性60周歲,女職工50周歲,女干部55周歲,但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年齡條件只有一個,無論男女,統一在60歲時辦理退休,領取養老保險待遇。
二是繳費年限。和城鎮職工保險繳費年限一樣,都是最低15年。如果到60歲時,繳費不足15年,可以逐年繳費,也可以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
三是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人員。比如,領取了城鎮職工養老待遇,就不能領取居民保險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否可以斷繳?
斷繳也是可以的,只要在60歲之前能夠累計繳費滿15年就可以了,但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斷繳,也會造成不好的后果,可能會影響退休待遇,各地的具體政策可能會有所不同。為了防止城鄉居民隨意斷繳,某些省份就出臺措施,抑制大家隨意斷繳,否則就降低待遇標準,比如安徽省就規定,如果斷繳后再補繳社保,補繳部分的社保就沒有補貼了,也就是說,個人賬戶的錢就少了。
如何選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檔次?
與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有60%-300%檔次的道理一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有多種繳費檔次,按年收費,每年繳費一次。具體檔次,各省份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大致情況也都差不多。比如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等,檔次很多,這也是為不同經濟條件的人準備的,經濟條件好的人可以選擇高檔次的繳費標準。
500元繳費檔次,退休時,每月能領多少錢?
在各檔次中,500元的繳費檔次是比較低的,絕大部分人都不會有繳納困難。
城鄉居民養老待遇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由國家統一規定,各地不能低于國家規定的標準,但是可以高于國家規定的標準。北京、上海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明顯高出其他低于很多,比如2020年的上海地區就是1200元,北京為850元,其他省市基本上在200元以下,另外,雖然各省也有最低標準,但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各省內城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比如去年江蘇是160元,南京就是47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39計算得出每月應發數。個人賬戶的資金來源有很多,具體來說有個人繳費、繳費補貼、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等,此外,個人賬戶也有利息。
假如某居民退休時,該省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月15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500元繳費15年為7500元,補貼為70元,15年為1050元,為簡化計算,不考慮賬戶利息,集體補助等因素,個人賬戶在60歲時為8550元,個人賬戶每月發放8550/139=62元(取整),居民每個月可以領取212元養老待遇,每年可以有2500多元的養老金。
但因為各地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差距大,導致不同地區的居民養老待遇待遇差距也比較大。比如在上海,每個月最低也能領1000多元,相當于許多地方的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鎮職工的養老待遇水平了。
結語
也許有人認為居民養老金待遇低,但其實我們應該看得遠一些,國家每年都在提高養老待遇,我們可以從基礎養老金的變化就可以看出來,國家規定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已經從55元增加到93元,各地實際的標準要更高一些,雖然從理論上計算,500元的繳費檔次只有200元左右,但是今后實際退休的時候,肯定要比這個數值要高,北京上海能給當地居民帶來不錯的居民養老金,其他省市也會越來越高。
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