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0年,中國市政工程對透水磚的采購量可能減少。”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陶瓷信息》,2000年中國第一條透水磚生產線正式投產,但在此后多年間一直不溫不火,2015年以后在“海綿城市”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了較快的發展,但似乎還未被廣泛接受
“2020年,中國市政工程對透水磚的采購量可能減少。”一位行業資深人士告訴《陶瓷信息》,2000年中國第一條透水磚生產線正式投產,但在此后多年間一直不溫不火,2015年以后在“海綿城市”國家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了較快的發展,但似乎還未被廣泛接受,就開始走“下坡路”。
據《陶瓷信息》不完全統計,發展至今,中國透水磚生產企業已有27家、組建近33條生產線。多位知情人士一致認為,透水磚屬于小眾產品,市場容量有限,很多企業早已深陷“供大于求”的困局。
水泥磚漸成替代品
2020年市政工程或減少采購透水磚
目前,透水磚的主戰場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多半應用于政府樣板路段建設,應用范圍相對有限。
透水磚,是海綿城市建設所需材料之一,但并非是“不可替代”的材料。就當前情況而言,各地政府都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而選擇適用的材料,或者是普通的水泥、花崗巖、10公分厚“水泥磚”等。
廣東英超集團副總經理黃毅能告訴《陶瓷信息》,深圳某一道路提升項目雖沒有選擇透水磚,而是選用10公分厚“水泥磚”,但仍會使用透水磚。嘗試的原因是:“水泥磚”不僅不透水,而且單位價格、工程綜合造價更高,深圳政府依然嘗試選擇的原因是,考慮到10公分厚“水泥磚”的產品性能及使用壽命等問題。
當前海綿城市建設可選用的材料范圍較廣,不僅包括透水磚,而且還有普通的水泥、花崗巖、10公分厚“水泥磚”等。現階段,各地政府將根據實際情況而選擇合適的產品進行試點。
近幾年,透水磚未能乘“海綿城市國家政策”的東風而快速發展。
自2015年起,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范圍不斷擴大:2015年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包括遷安、白城、鎮江等16個城市,2016年又繼續增加北京、天津、大連等14個城市。
與此同時,海綿城市建設面積也逐漸增加:
截至2020年4月,昆明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面積已達92平方公里,建成374個海綿型建筑與小區、120條海綿型道路、103個海綿型公園綠地。
截至2020年1月,重慶完成42.1平方公里“海綿城市”試點建設。
截至2019年年底,石家莊市已經有44萬平方公里融入了海綿城市理念……
而且,由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10月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
與海綿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相悖的現實是,透水磚似乎已經開始在走“下坡路”。據業內知情人士透露,2020年及未來,市政工程會減少透水磚的采購。
90%的訂單來自市政工程
未來幾年,透水磚生產線增長緩慢
“目前,透水磚在廣東深圳、江西、杭州、江浙一帶的應用比較廣泛。”黃毅能說道,超90%的訂單來自市政工程,主要是用于道路、公園等建設。
發展至今,透水磚產品大概發展第四代,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花色,例如建設公園、廣場的時候可以定制一些特殊的圖案。但目前還處于研發階段,并未廣泛推向市場,而且生產成本較傳統的透水磚高近5倍。
目前,市場流通更多的還是第二、第三代透水磚,色澤相對鮮艷、顆粒度相對小一些。當前單位價格銷售區間是100~160元/平方米。不過,據介紹,透水磚的單價還包含稅金、運輸費用,因而具體銷售價格還得因客戶而異。
發展至今,透水磚的生產成本基本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與普通水泥相比,價格成本依然較高。
“而且透水磚的應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還需要與碎石等其他產品搭配,并結合排水系統,總的整個工程造價還是挺高的。”佛山市德力泰科技有限公司國內營銷總監戴躍飛如是介紹到。
值得一提的是,透水磚主要生產原材料是廢瓷磚的顆粒。目前,陶瓷廠的成品率越來越高,而且內部也能消化一些廢瓷磚的顆粒。由此可見,透水磚生產原材料在逐步減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透水磚的發展。
據知情人士透露,新建一條400米長、日產能2500平方米的透水磚生產線,投入大概是2000~3000萬元。
近幾年新建的透水磚生產線日產能大概是2500平方米,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很多生產線的日產量大概是1500平方米。假如以5萬平方米的工程訂單量、日產量1500平方米來計算,一條生產線僅需34天左右便能生產完成。
從市場大環境來看,透水磚的市場容量有限,而從企業產銷的角度出發,很多透水磚生產企業已經深陷“供大于求”的困局。
黃毅能表示,“當初英超之所以建透水磚生產線,其戰略意義:一方面是回收消化廢磚,另一方面則是響應政府環保號召,率先改造窯爐,使用天然氣。”《陶瓷信息》統計發現,超九成透水磚生產線是燒天然氣的。
因而,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傳統透水磚生產線的增速將非常緩慢。不過,現階段還是出現了新型透水磚的生產線。
“我們在江西開發了具有透水功能的新型廣場磚,與傳統透水磚不同,其主要利用礦山固廢生產。”戴躍飛介紹到,該整廠項目不僅可用鎢尾礦、鎢渣生產300×300mm、300×600mm、厚度達50mm帶透水功能的新型廣場磚外,還可以生產100×100mm、100×200mm、200×400mm、300×600mm厚度50~80mm的輕質墻材磚,為當地鎢尾礦處理找到了一條新路徑,也填補了江西鎢尾礦利用技術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原料采用的先進干法制粉工藝,是德力泰突破傳統工藝首次使用的專利技術。坯體粉料細膩、表面顆粒之間間隙較小,不存在常規陶瓷顆粒5~20目的大間隙,一般的粉塵顆粒無法阻塞微孔,很大程度地延續了透水性能,具有顯著的優越性。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