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結緣收藏醉心翰墨愛好音樂——“雜家”吳霞的多彩人生春誦夏弦(國畫)■汕頭日報記者陳文蘭攝影報道吳霞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印象,他能與你侃古玩談文化,也能娓娓分析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勢,言談間透著一股韌勁和睿智。今年64歲的吳霞融畫家、收藏家、鑒賞家
結緣收藏醉心翰墨愛好音樂——
“雜家”吳霞的多彩人生
春誦夏弦(國畫)
■ 汕頭日報記者 陳文蘭 攝影報道
吳霞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印象,他能與你侃古玩談文化,也能娓娓分析當前的社會經濟形勢,言談間透著一股韌勁和睿智。
今年64歲的吳霞融畫家、收藏家、鑒賞家于一身,如今的他是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書畫鑒證專家、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國博文物鑒定中心書畫部副主任)專家、中國逸苑美術館大庸堂主,也是汕頭市收藏家協會會長,平時從事書畫文物的收藏和鑒定。
初夏時分,走進大庸堂,一股翰墨馨香迎面撲來,記者立即就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書香和藝術氛圍。潘天壽、關山月、黃胄……墻壁上一幅幅中國畫壇巨匠的作品映入眼簾,讓人大飽眼福。
與收藏結緣四十余載
吳霞與收藏結緣已40多年。1980年,他畢業于潮陽師范學校,成為一名美術老師。幾年后,他利用工余時間創辦彩瓷壁畫工藝廠,生產的彩瓷板壁畫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海外。一天,一位曾在上海經營當鋪生意的掌柜許伯告訴他,“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國家經濟正高速發展和繁榮,必將迎來一波收藏熱潮。”“收藏?要藏什么?”見吳霞一臉疑惑,許伯把他帶到家里,拿出自己收藏的名家字畫讓他鑒賞。
“許伯告訴我,做收藏必須先知先覺。在他的指點下,我對字畫收藏有了透徹的了解,同時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吳霞從許伯手中買下鄭板橋的書法和明代沈周的《雪景圖》,回家后越看越喜歡,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上北京、到江浙,去新加坡……搜尋字畫珍寶,他陸續收購到散落民間的一大批名家字畫。
為了學習更多的“斷代”知識,用更專業的眼光去甄別藏品,吳霞結識了徐邦達、楊仁愷、單國霖、史樹青、孫軼青、謝稚柳、黃養輝、劉建業、金運昌、蘇庚春等業界大咖,不厭其煩地討教,久而久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坦言,某種意義上來說,收藏改變了他的人生,讓他認識了中國傳統文化,領略到了其中無窮的魅力,也使他結交到很多文化人、很多同道,讓他開闊了視野,受益匪淺。
博采眾長妙筆繪神韻
在吳霞看來,鑒賞他人便是不斷提高自身,他將收藏鑒賞之樂化為繪畫之功,取歷代名家之法為己用,其繪畫創作匠心獨運,別具風格。采訪中,吳霞拿出一本畫冊說:“這是10年前出版的,請多多指正。”記者接過一看,書名《吳霞畫集》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主任金運昌親筆題寫,書法家張虎作序。翻開畫冊,李可染、吳作人、吳冠中、楊仁愷、沈鵬等書畫名家都題了詞。
吳霞的作品,既有瀟灑的李白,也有線條空柔、法相端莊的“觀世音人相”,還有豪邁的水滸圖,其朱砂畫更是用筆凝練,頗具宋元之風韻。不管是佛像、僧人、好漢,還是鄉村女子、宮廷貴妃,皆形神兼備。他以奔放又細致的筆觸,創造了和而不同的個性化語言形態,使觀者不知不覺地被引入水墨畫的魅力世界中。
“繪畫和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需要靈性和天賦,同時也要和勤奮結合起來。”吳霞告訴記者,年輕時的他擅長繪制陶瓷壁畫與工藝品。他早年師從楊國生老師,打下扎實素描基礎,而后師從嶺南畫師孫文斌、楊和明、蔡敬翔諸名家,博采眾長,汲取藝術精華。后又得嶺南大師關山月、黎雄才的指導,藝術造詣突飛猛進。1996年,吳霞赴京求藝,蒙名師周令釗、雷正民、啟功、張虎等悉心指導,技法、風格更趨成熟。
幾十年來,吳霞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鐘,常常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閑,筆耕不輟。師其師又能出其師,使之成為獨有的形式,是吳霞書畫作品最大的特色。他擅畫人物,習古學今,古學陳老蓮、今學戴敦邦,再吸取民間繪畫和連環畫技法,設色古雅,畫作雋永而有意趣。細看他的字,剛勁渾厚,灑脫飄逸,富有底蘊,起筆行文落筆,總給人一種酣暢淋漓之感。
多形式傳承傳統文化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吳霞用40多年的堅守闡述著對古玩藝術的初心和熱愛。他熱心文化公益活動,如多年贊助中國文聯《百花迎春》中央電視臺春節大聯歡紀念禮品,贊助多場公益畫展等。與此同時,他還經常前往世界各地博物館參觀訪問,到拍賣會了解市場價格。
一代巨匠徐悲鴻不僅是書畫大家,而且文史兼修,博學多才,對中國現代藝術史研究來說是一筆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采訪中記者獲悉,吳霞作為《悲鴻遺韻》執行主編,他集結近二十位享譽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組成一支具權威專業化的鑒賞隊伍,用數年時間投入大量精力資金,收錄徐悲鴻在南洋及我國生活期間精品畫作。
《悲鴻遺韻》至今已出版4集,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范迪安題寫書名。此書不僅可領略大師高超的藝術風采,且填補了國內徐悲鴻藝術研究上諸多史料的空白。
除了書畫古玩,吳霞對潮州音樂也情有獨鐘,特別熱衷演奏傳統樂器椰胡。“潮州音樂源遠流長,保留了很多中原古樂的內容,以其表演形式靈活多變而享譽海內外,是中國民間音樂中的瑰寶。”吳霞說,潮州弦詩鄉音韻味濃,給聽者一種回憶,內心充盈著許多言語所無法表達的感情。他希望通過多途徑的傳承和弘揚,讓更多人能夠欣賞到這門美妙的藝術。
劉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