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滴滴出行起步價8塊錢,及時出行最高要價15塊錢。如今網約車訂單價格過高已經成了一些乘客在選擇出行方式的阻礙因素??杉幢闳绱司W約車司機們仍直呼不賺錢。錢,都到哪去了呢?01網約車公開計價規則出爐早在2021年的5月5日,新華社就針對網約車的收
滴滴出行起步價8塊錢,及時出行最高要價15塊錢。
如今網約車訂單價格過高已經成了一些乘客在選擇出行方式的阻礙因素。
可即便如此網約車司機們仍直呼不賺錢。
錢,都到哪去了呢?
01
網約車公開計價規則出爐
早在2021年的5月5日,新華社就針對網約車的收費問題進行了解密。
像滴滴、曹操出行這類大型網約車平臺,其平臺抽成非常高。
一般而言都在25%左右,高的還能達到30%。
也就是說,司機每單掙1塊錢的話,平臺就要拿走3毛錢。
早在2019年的時候,湖北隨州一位網約車司機就曾公開發出過質疑。
“我這一單收費25塊錢,為什么到我手里的連17塊錢都不夠?”
類似的情況并不少見,很多網約車司機對于自己的實際收益并不了解。
甚至還有人以為自己能夠拿到90%以上的車費。
絕大多數司機都只顧著多接單,多拉客人。
在他們看來,“多接單總沒錯,跑得多掙得多。”
可事實并非如此。
因為除了網約車平臺的抽成,油費、吃喝都要算在每天的成本里面。
根據調查,北京等一線城市的司機每天平均收入大概是300塊。
可如今油價和物價上漲的趨勢加快,這就意味著最終結余到司機手里的錢更少了。
對此國內交通部門決定針對網約車行業的計價規則進行整改。
今年2月24日,交通部在發布會上正式公開了細則。
首先就是要對網約車平臺的計價規則進行公開。
2020年7月,江西南昌一位乘客曾在朋友圈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原來他支付了一筆價值45塊錢的訂單,可是網約車司機的態度并不是特別熱情。
“我想不通,這45塊錢的單子為什么沒有換來一個較好的服務態度。”
其實究其原因,無非是因為平臺超高的抽成比例,最終司機到手的錢并沒有那么多。
所以公開計價規則,也是提升司機服務意識的一個舉措。
其次交通部要求平臺對抽成比例進行重新調整。
在國內,25%的抽成已經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平臺了。
而且不少平臺抽成比重還能高達50%。
曾有網約車司機表示,“跑一單賺的錢,平臺吃一半,剩下的被加油費吃一半,再剩下的才是我的”。
所以如果平臺的抽成過多,導致司機到手的錢不足以維持生計,對于行業的發展而言也是弊大于利的。
隨著交通部對網約車行業進行重新管控,各大網約車平臺似乎已經坐不住了,尤其是滴滴。
02
扣除3100人年終獎
今年2月23日,也就是網約車計價規則更新的前一天,滴滴宣布了裁員計劃。
按照公司的裁員指標,預計要裁撤20%的員工,各個部門的裁撤比例也不盡相同。
據了解,一直到2021年的年中,滴滴公司上下有1.59萬員工。
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裁員,那么至少有3100多名員工要離開公司。
不過更重磅的消息還在后面。
被裁撤的員工,整個2021年的年終獎全部扣除,裁撤補償只給3個月的薪資。
一時間滴滴裁員,和克扣年終獎的消息在社會上引發了較大的反響。
眾所周知,在今年日本企業佳能宣布要關停珠海大廠。
對于中國員工,佳能高層不僅按照超出《勞動法》補償上限的標準來補償,甚至還羅列了整整5大類補償款項。
有在工廠干了30年的員工,能夠一口氣拿到150萬的賠償金。
而幾乎是在滴滴宣布裁員的同期,佳能的員工們就已經領到了補償款。
佳能的高層表示,“大家都很開心,沒有人表示不樂意。”
論經營規模,滴滴和佳能雖然不好比較,但起碼是目前國內首屈一指的網約車大平臺。
而且佳能在華經營情況不算好,以至于到了關門停業的地步。
在這樣的背景下,佳能依舊能拿出巨款來補償員工,也就難怪大家對滴滴議論紛紛。
如今滴滴的做法雖然不近人情,但是能夠看出,公司為了降低運營成本,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
眼下交通部要求網約車平臺公布計價規則,目的也就是為了讓這個已經發展成熟的行業更加合規。
而滴滴在行業生存和企業口碑面前,自然要做出一個選擇。
不過大規模裁員,還扣發年終獎,賠償只有三個月的薪資,這樣的做法是否會冷了其他員工的心,也是滴滴要考慮的一個潛在問題。
未來滴滴這類自顧不暇的大平臺,該如何在這場網約車規則變更的浪潮中順利轉身呢?
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