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CCWE)發布的《2018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消費金融公司作為發展普惠金融的中堅力量在市場上表現越來越明顯。E都市錢包認為,隨著消費金融進入下半場,技術和風控顯得愈發重要,而通過科技手段提升風控能力有望成為消費金融公司的“護城河”。
近幾年,一度處于風口的消費金融,可以說是一路高歌猛進。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年到2016年交易規模一度從60億元增長到436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317.5%。
“在金融服務趨于同質化的時代,未來科技金融機構的核心競爭力比拼,將會回歸到科技金融的本質——利用科技驅動業務模式創新,彌補傳統金融難以涉足的盲點和痛點。”E都市錢包相關負責人說到。
作為業內知名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E都市錢包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為驅動,通過提升技術、業務與服務水平,不斷增強風控實力,為用戶資金保駕護航。E都市錢包創新性的退出蜂巢智能分工體系,基于大數據和金融科技自主研發,通過3個風控模型、多道篩選環節、200多個風險數據維度全程護航用戶資金安全。
走在行業最前沿,在用科技不斷驅動金融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E都市錢包還一直堅持合規發展。自平臺成立以來,E都市錢包就始終堅守金融信息服務中介的定位,積極遵行網貸行業監管“ 一個辦法、三個指引” 體系要求,緊跟監管步伐、積極響應政策號召,不斷夯實合規基石,在合規工作中處于行業前列。目前,E都市錢包已高效完成了資金銀行存管、信息披露等多項合規工作的升級,并按照監管要求完成了合規自查、自律檢查及行政核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