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來,A股一改之前的頹勢,從2月1號跳空高開開始,連續放巨量上漲,到3月7號創出階段性新高,上證綜指累計漲了20%。對于這輪迅猛的上漲,市場都是一片嘩然,由開始的驚訝,到之后的不顧一切的進入,A股將迎來大牛市之說不絕于耳,那這輪A股上漲的邏輯到底為何呢,這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看A股去年大跌的原因是什么,兩大原因:第一,就是國際局勢的快速變化,導致大家對中國的經濟前景有很大的不確定感。第二,就是美聯儲縮表加上加息,使得全球資本往美國回流,導致新興市場出現整體性下跌。那2018年底到2019年初,市場發生了什么樣的改變呢。
首先,是國際局勢明顯緩和,雙方高級代表團出現了8次互訪,且成效顯著,美國方面延遲了原定于3月1號的加稅最后截止期,繼而又傳出中美元首在不久的將來簽署正式貿易協定,使得大家對國際局勢變化達到相對圓滿的結局表示樂觀。
其次,在去年10月之后,美股出現大跌,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也出現了明顯的轉向,對于2019年加息的前景,已經由原來可能的3到4次加息,轉變為可能結束加息周期,而關于縮表,也由原來的繼續縮表,到縮表可能結束,也就是說,美聯儲的整個貨幣政策轉向了鴿派,這對市場傳遞了非常重要的信心。以上兩點,等于是對2018年制約市場最大的兩個因素做了糾正。那接下來兩點,就屬于助推器了。
首先,是MSCI指數宣布擴大A股的占比,由原來的5%擴張到20%,這將為A股帶來幾千億的長線資金,這是對A股價值中樞的穩定起重要作用的。
其次,從經濟數據看,內地的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經營也就有比較明顯的改善,這對資本市場的鼓舞也是非常大的,因為民營企業活,中國經濟活,這是非常容易得出的結論。
以上幾點,對于判斷A股這輪行情的上漲原因,是有很重要參考作用的。當然,在中國,股市本質上還是反應了政策的導向,相關領導在進博會上宣布在上海開設科創板,引起全國轟動,因為這代表著大量的新經濟公司除了去美國和香港上市之外,也可以留在A股上市,這對企業和對A股市場都是有非常巨大想象空間的事情。但是,如果A股長期處于非常低迷的狀態,科創板的成功就會有很大挑戰,再加上今年是建國70周年大慶,所以,從這些角度出發,可以認為這輪行情一定不是偶然的。隨著行情的不斷演進,期待A股能夠走出真正的長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