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人為了錢可以有多瘋狂?深更半夜抓捕毒蝎算不算?在賀蘭山,每年被吃掉的蝎子重量高達100噸。近年來更是曝光出不少非法捕捉野生蝎子的案件,而這背后是數百萬的產業鏈。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一斤蝎子能夠賣上數百元不等,更是有一晚賣蝎20萬元的致富神話
人為了錢可以有多瘋狂?深更半夜抓捕毒蝎算不算?
在賀蘭山,每年被吃掉的蝎子重量高達100噸。近年來更是曝光出不少非法捕捉野生蝎子的案件,而這背后是數百萬的產業鏈。市場行情最好的時候,一斤蝎子能夠賣上數百元不等,更是有一晚賣蝎20萬元的致富神話。
深更半夜出去抓蝎子的人
毫不起眼,且令人懼怕的蝎子如何就成為了一種違法產業?賀蘭山的野生蝎子為什么禁止捕捉?悶聲發大財產業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隱患?蝎子在今天又是怎樣的狀態?
本文接下來將會從賀蘭山的捕蝎故事中,從蝎子的繁殖、生長以及相關的生物特性等方面來解答這些問題?
賀蘭山毒蝎
蝎子在人們的印象中都被認作是毒物的象征,晝伏夜出,靜悄悄地盤踞在獵物周圍,尾部的毒刺劇毒無比,一旦被蝎子尾針叮中,通常都會面臨生命危險。這些介紹我們經常能夠在不少紀錄片中看到,事實上,對人類有著致命毒性的蝎子大約只有28種左右。
盡管其他蝎子的毒性并不致命,但依舊能夠讓人疼痛難忍,并可能出現過敏問題。在賀蘭山這里,人們從不懼怕蝎子這種生物,相反還在這里開辦各種餐廳,以及在地方風俗的影響下都把蝎子當作寶貝。由此制成的藥酒能夠祛除風濕疾病帶來的損害,油炸蝎子什么的更是當地的地方特色小吃。
不過當地居民在早期并沒有把捕捉蝎子當作一種產業,第一是費時費力,第二是沒有相關的市場。至少在上世紀90年代,這里的蝎子產業僅是部分居民的小生意。但是隨著蝎子的相關研究,以及相關市場豐富起來后,人們越發地意識到蝎子居然這么值錢。
很快,賀蘭山便掀起一股捕蝎熱潮,蝎子的市場價格從最初的幾十元不等,逐漸發展成一兩百,三四百,最夸張的時候甚至達到了每斤1000元。 不少人因捕蝎獲得的財富很快傳遍了周圍,于是捕蝎隊伍一次又一次壯大起來。
盡管我國有養殖蝎子的農戶,但架不住人們更熱衷于野生的蝎子,人工養殖還存在許多困難,并且還要投入不少資金和時間,這自然就比不上去野外捕捉。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開始,一直到2015年,賀蘭山的蝎子每年幾乎都有數千人捕捉,一夜暴富的傳說成為了這些捕蝎人的動力源泉,而在巔峰期,賀蘭山每年被吃掉的蝎子重量也高達100 噸。
但歷史告訴我們,對自然無節制的使用,終歸是要受到影響的。很快,賀蘭山便出現了問題。
瘋狂活動背后的隱患
過去在龐大的利益鏈支撐下,賀蘭山的野生蝎子數量急劇減少。雖然沒有專人進行仔細估算,但是從實際行動中就能看出,野生蝎子無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遠不如以前。
據當地人描述,過去抓捕野生蝎子一晚上就有數十斤,蝎子個頭又大,但是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不多見,就算是捕蝎的老手,一晚上能抓回來幾斤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成績了。
要說蝎子為啥這么貴,那是因為蝎子的醫療價值已經被科學界證明有非常高的治療作用,真要說吃蝎子,那也只是一小部分群體,蝎子最大的市場是在醫療方面。
蝎子的潛在治療用途包括鎮痛、抗癌、抗菌、抗真菌以及各種免疫抑制藥物。這些醫療效果普遍來源于它們尾部的神經毒素。有了科研加成,蝎子的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這種瘋狂的捕蝎行為自然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警示,很快相應的地方管理條例就出來了,禁止捕捉野生賀蘭山蝎。但這仍然架不住金錢對人們的誘惑,非法捕捉野生蝎子的行為仍然存在。就在2021年,公安機關就查處了當地一起非法捕蝎案件,涉案人員高達500多人。
據當地有關部門記錄,賀蘭山過去因這種捕蝎活動已經嚴重威脅到野生蝎子的生存,部分地區甚至已經出現區域性滅絕。如果不進行管控,很快賀蘭山便會陷入蝎子滅絕的情況,同時還會帶來嚴重的自然風險隱患。
為什么蝎子的消失會給當地帶來隱患?蝎子在生態中扮演著什么角色?
需要被拯救的毒蝎
先從蝎子本身的生物學來講吧,大多數蝎子都出沒在夜間或者黃昏,白天就躲在洞里。這是因為蝎子喜歡相對潮濕陰涼的地方,盡管沙地蝎能夠承受四十多度的高溫,但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它們更愿意生活在洞穴中。
蝎子的角質層通過表皮腺體的脂質和蠟來保持水分,并防止紫外線輻射過量。同時它也能夠承受身體中血液的高滲透壓,另外也能承受高劑量的核輻射。
盡管在生物界中,蝎子能力獨特,生存能力頑強,但面對人類的大量捕捉還是沒有一點辦法。這是由于蝎子自身的繁殖能力完全跟不上被捕捉的速度。
蝎子普遍為卵胎生,并由雌性照顧后代,一只成年蝎子育雛的數量從3~100只不等。除了有效的受精卵限制外,幼蝎需要在雌蝎背部生活一段時間才能獨立,這也是它們數量普遍不會太多的原因。
幼蝎至少需要經歷一次蛻皮才能成為幼蝎,在此之前它們只是發育不完全的胚胎,并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逐漸蛻皮、成長、硬化,最終成為成年蝎。蝎子完全成熟前可能需要經歷6次蛻皮,這個過程十分緩慢,整個生長過程會有6~83個月不等,具體取決于物種本身。
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就算賀蘭山的蝎子成長迅速,至少也要半年才能完成一個循環。而蝎子的最活躍的時期恰巧就是繁殖期,這時捕捉蝎子的人是最多的。好在蝎子的壽命還算長,普遍都有7、8年的壽命,最長的物種可以存活25年。
說到捕捉,這里還得提一個當地捕蝎的秘密武器,那就是紫外線燈。由于蝎子在生長過程中體內會聚集一種β-咔啉等相關的熒光物質,當它暴露在合適的波長光線下時,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淡藍色熒光。而這種物質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在蝎子體內越聚越多,因此用紫外線射燈也成為了賀蘭山捕蝎人的一種手段,在科技和經驗的雙重加持下,使得蝎子無路可逃。
至于捕蝎帶來的隱患,這是因為蝎子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小型昆蟲,比如蟋蟀、蝗蟲、白蟻和黃蜂。看見了吧,這里面大部分都是對人類有害的昆蟲。賀蘭山的自然生態需要野生蝎子去平衡,如果蝎子一旦消失,那么就意味著當地少了一個捕食生態位,極有可能造成大面積的蝗災、白蟻災害。
因此,當地才施以法律重壓來制止這種無節制的捕蝎行為。現今的賀蘭山由于過去瘋狂的捕蝎行為,野生蝎子數量過少,專家估計這至少需要十年左右才能恢復至原來的水平。另外相關的管理條例也指出,像蝎子這樣的三有動物一旦私自捕捉超過20只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最后,文章要指明一個問題就是,蝎子在當下其實有不少養殖戶在進行飼養,而野生的蝎子和人工養殖的蝎子在藥理作用上并沒有什么不同。相反,在人工養殖的精確控制下,蝎子成長會更好,毒素質量會更高。
因此也不必太過迷信野生蝎子的治療作用,此外野生蝎子還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包括寄生蟲。蝎子自身的免疫系統可以讓它們抵抗這種威脅,但是人就不一定了。
說起來,只要有利益存在,人就一定會去追逐。托馬斯·約瑟夫·唐寧說過,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只要有300%的利潤,資本便會使人不畏懼犯罪,甚至甘愿冒絞首的風險。類似非法捕蝎這樣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但我們需要時刻警惕這樣的外來誘惑,由此帶來的后果會傷害周圍的一切。
金龍明